宜賓縣:下沉一級巡問題 巡成羣衆貼心人

四川新聞網宜賓8月6日訊(方鴻 唐何娟)宜賓縣作為宜賓市首批巡察工作試點區縣,自巡察工作開展以來,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政治巡察,探索出了富有宜賓縣特色的“發現、交辦、驗收”巡察工作模式。截止目前,該縣開展了三輪、18個單位的巡察,其“下沉一級”的巡察方式,將巡察工作進入村社一級,把探視鏡深入“神經末梢”,聽取群眾心聲,摸到問題線索,通過立巡立改聚力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巡成群眾的貼心人。

“白+黑”工作模式 “下沉一級”訪民情

“好得你們,好得你們來巡察,你們來我家瞭解情況後不到一個星期,村幹部就來我家把我交的400元一分不少的退給我了……以後我有啥子政策方面的疑問還要打電話問你們……”李場鎮石壩村光榮組村民張某打通接訪電話,一個勁的向縣委第一巡察組“報喜”。

張某所說的400元錢,是該村村幹部在為群眾辦理《集體土地使用證》換證過程中,收取了部分農戶400-900元不等的“超標準使用住房面積”費。得知這一情況後,巡察組人員隨即在全鎮進行核實。為打開問題線索的突破口,該縣第一巡察組人員採取“白+黑”工作模式,白天查看資料、受理信訪舉報等,晚上下沉到群眾家裡夜訪,與他們拉家常、擺龍門陣,圍繞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微腐敗、涉及民生的突出問題,瞭解惠民政策落實情況,解決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最初的“閉口不提”到最後的“知無不言”,巡成了群眾的貼心人。

據走訪核實瞭解,2011年至2012年期間,時任李場鎮石壩村和金馬村的村幹部張某某、汪某某、朱某某在開展農戶宅基地換證外業工作過程中,利用工作之便,違規收取張某、伍某等25戶農戶共計9870元,並將此款私分,用於個人日常開支。巡察組隨即將此線索移交李場鎮紀委處理。截止目前,李場鎮紀委已對張某某等人分別給予黨內嚴重警告、黨內警告處分,向農戶違規收取的款項已全部退還。

緊扣民生實事 劍斬低保亂象

緊扣民生實事,即問即查即改,是巡察工作的重點。該縣第三巡察組入駐雙龍鎮開展集中巡察期間,反映雙龍鎮雙龍社區低保中存在大量“關係保”“人情保”的信訪舉報不斷。針對該社區圈子小、熟人多、容易跑風漏氣的情況,巡察組本著可控制不驚動的原則,一是喬裝入戶不暴露巡察工作人員身份,二是多問多看多擺談不偏聽偏信,三是不直面問題,從側面蒐集佐證資料。發現該社區老場鎮140多戶居民都在享受低保,“關係保”、“人情保”氾濫,低保政策在這個社區被嚴重曲解。

為了徹底斬斷低保亂象,巡察組向縣委巡察領導小組報告後,立即向雙龍鎮黨委開出了巡察整改督辦卡,要求該鎮黨委限時整改落實,雙龍鎮黨委迅速行動,嚴格按照低保程序,將不符合條件的71戶140人全部清退,對違規領取的61560元低保金全部追繳,對雙龍社區原兩位優親厚友、履職不到位的違規違紀幹部分別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和黨內警告處分,對該鎮原民政辦主任楊某進行立案查處。

“沒有想到你們巡察組辦事那麼較真逗硬,當真把不符合吃低保的人員清退了。”來自宜賓縣雙龍社區的梁阿姨對巡察組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說。

堅持特事快辦 送證上門解民憂

突出巡察重點,緊密結合基層實際,著眼於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是宜賓縣巡察工作的一部分,同清退違規款項、斬斷低保亂象一樣,巡察工作還著力解決群眾身邊難題,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憂。

宜賓縣第二巡察組工作在集中巡察該縣觀音鎮時,接到村民楊清福關於殘疾證辦理的電話反映,巡察組隨即詳細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村民楊清福的妻子曹傳華患精神分裂症已有十多年,且生活不能自理。今年2月,楊清福及子女將曹傳華送到該縣精神病醫院進行醫學鑑定,鑑定結果為精神殘疾二級,隨後楊清福便將辦理殘疾證的相關資料交給了鎮民政辦,然而時間過去了4個月,卻遲遲沒有拿到殘疾證。經核實,由於該鎮民政辦協理員工作疏忽,未及時將申報資料上報,造成了殘疾證未及時辦理,回訪結束後巡察組立即與觀音鎮黨委和縣殘聯溝通協調,堅持特事特辦,隨即將殘疾證辦理好了。

“我才跟你們反映幾天,這就幫我辦好了,還送上門來。不曉得該說什麼才好!謝謝!感謝你們!......”楊清福一手緊緊地捏著嶄新的殘疾證,一時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群眾利益無小事,巡察干部一定要堅持問題導向,走訪群眾,巡訪問題線索,沉下去找問題,實現立巡立改,解決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這是宜賓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李元虎在縣委第三輪巡察工作動員部署會上對巡察干部提出的明確要求。

自巡察工作開展以來,宜賓縣將巡察發現的問題按“七分法”分類處理,驗收問題,按照“345”處置辦法,三輪巡察累計個別談話1979人(次),受理信訪舉報722件(次),發現問題線索70件,立巡立改41件,已立案21人(次),組織處理29人(次),追繳違紀資金879餘萬元,發揮了巡察利劍作用和震懾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