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好吃的麵食?

寓公的退休生活


上海的好麵館不少的呀,面的種類也蠻豐富。喜食麵食的壹周君去到上海也品嚐了不少特色麵食。魔都麵條大賞,各位看官可要瞧好了。

舊時上海最大眾化的麵點之一陽春麵是很多人記憶中垂涎三尺的,上海陽春麵更注重湯料,它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澆頭,只是“清湯光面”蔥翠湯清,看上去甚至有點不上臺面,但依舊阻止不了師傅做出的湯的鮮味。


正是因為沒什麼澆頭,所以一碗陽春麵的湯就顯得尤為關鍵。湯料大多是用骨頭熬出來的高湯,而且上海的陽春麵基本上分成紅湯和白湯兩種,正宗的上海陽春麵應該是白湯,紅湯則是加了醬油的,大抵是從蘇幫面傳過去的。

壹周君最愛的一款是黃魚面,去上海吃麵之前壹周君是做過功課的,發現上海面食排行榜上都有黃魚面的身影,所以就毫不猶豫去拔草了。魚片無疑是黃魚面的精華所在,魚肉去骨,口感細嫩。據說湯底也用魚熬製,所以鮮味自然少不了。黃魚面裡的雪菜也是點睛之筆,它本身會帶一些清香味道,配著魚肉融合得也蠻好。


總覺得辣這一味道和上海美食沒什麼關係,但吃了在上海還蠻火的辣肉面的壹周君被打臉了。辣肉面算是上海的一特色面了吧,“紅紅火火”的一大碗,看著就很有食慾。肉糜或是肉丁是提前炒好的,配上滿滿一層的紅油辣椒,吃得讓人過癮。

在上海一眾澆頭面中,大腸面是最出色的那一個。上海的麵館做大腸面,有用腸尖的也有用直腸的,不同的用料口感稍有不同。


武漢壹周


上海本幫面發源自蘇式面,習慣上喜歡寬湯細面,另外加澆頭,蘇式面裡紅湯較多,到上海也已改良,紅白湯兼而有之。本幫面澆頭品種較多,常見的辣肉辣醬,素雞大排,素澆麵筋等,高檔點的象蝦仁鱔絲,黃魚等都可以,還有象大腸豬肝等吃的人也較多,另外拌麵在上海叫幹挑,同樣可以加上澆頭。至於外地來滬的面也很多,但都不能稱為本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