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方法判断我们的生活真实与否?

现代计算机技术极其复杂,而量子计算的出现使其更加复杂。通过这些强大的机器,我们将能够大规模地模拟更加复杂的物质系统,其中可能包括完整的生物体,甚至人类。但是,为什么要在这里止步不前呢?

这一想法并没有它听起来那么疯狂。最近,两位哲学家表示,如果我们承认电脑硬件最终会变得极为复杂,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已经是一种“先人模拟”,即未来人类对过去的虚拟重现的一部分了。同时,三位核物理学家以“所有科学程序都要做出简化假设”这一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检验这一假说的方法。他们认为,如果我们活在一个模拟之中,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检测出这些简化假设。

是否有方法判断我们的生活真实与否?

然而,这两种观点,无论从逻辑角度出发,还是从实证角度出发,都只是留下了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模拟之中的可能性,无法指出真实生活和模拟生活的区别所在。不过,即使我们不生活在一个模拟世界中,核物理学家们提出的模拟实验的结果也依旧可以得到解释。因此,这一问题仍悬而未决:是否有方法判断我们的生活真实与否?

是否有方法判断我们的生活真实与否?

我们都知道,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人类会不复存在。或许我们会完全灭绝,没有进化的后裔,也可能会有一种或多种后人类物种作为我们生命的延续,但是我们人类终会消失。然而,如果未来我们确有后裔,他们或许会有兴趣创造先人模拟,即由有意识的人类居住的虚拟宇宙。如果创造这种模拟的技术足够普及,模拟人类便会大幅激增,以至模拟中的第一人称经验会比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的第一人称经验要丰富得多。

是否有方法判断我们的生活真实与否?

如果你偶然发现,你自己有亲身意识经验,一个有趣的问题便产生了:你如何才能知道你到底是人类本身,还是一个先人模拟,尤其是在后者大大多于前者的情况下?哲学家尼克·博斯特伦提出了一个思考这一问题的框架。他认为,以下三种可能必居其一:第一,人类或者类人物种在取得模拟技术之前就灭绝了;第二,“后人类”文明对创造或使用这一技术兴趣寥寥;第三,我们“可能”就是一个模拟的一部分。我说“可能”是因为,在同等条件下,一个意识经验就是模拟经验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其他两个可能性(灭绝说和缺乏兴趣说)不成立,那世界上就会有数量极为庞大的模拟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