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佳电影《我不是药神》:生命之重,厚不可背

如果是你,

正版与盗版,你选哪边?

法与情,你站哪边?

人命与人生,你走哪边?

年度最佳电影《我不是药神》:生命之重,厚不可背

01 正版与盗版

1、正版

为了创新与发展,

多少研究人员,前仆后继?

而他们大多一生艰苦。

没有成果,就没有研究的资金;

没有资金,研究就很难进行。

可是社会要发展,就需要有人去做这些事,就要有人愿意去做这些事。

他们站了出来,日以继夜。

研究分很多种,有的由国家支持,有的由资本家支持。

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由资本家支持的研究,更为普遍。

譬如各种芯片,AI智能,各种品牌衣服、包包、香水......再比如,瑞士格列宁。

你说正版贵?

可是正版贵,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如果正版不贵,有多少人能愿意做这种性价比过低的研究呢?

如果正版不贵,资本家又怎么愿意投资呢?

2、盗版

套用一句老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来说,

正版与盗版的关系就是,“正版十年功,盗版一分钟”

盗版的确是不对的,

它盗用了别人的成果来获取自己的利益,却伤害了那些辛苦耕耘的人的努力。

可盗版也是有功劳的。

做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

可是正版的诞生,只造福了少部分人;

反而是盗版,造福了更多的人。

不过,盗版也分人。

有的盗版者,唯利是图,卖面粉做的假药,比如张长林;

有的盗版者,逐利中又有良心,卖真正有疗效的‘假药’,比如程勇。

年度最佳电影《我不是药神》:生命之重,厚不可背

3、谁是谁非

正版与盗版,在人命面前,到底谁是谁非?

《我不是药神》说:“你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下,格列宁的定价是否合理?”

是的,打击盗版,最好的做法不是单一的法律制裁,而是需要更合理的定价。

薄利多销,才更顺应民心。

02 矛盾的抉择

1、法与情的抉择——曹斌

曹斌在得知所谓的“假药”真的有效果的时候,

他忍不住问自己的领导:

“这个药好像不是假的,是真的有疗效。”

“那它上过册吗?它是走正规渠道的吗?它有向专利方支付使用经费吗?”

“没有。”

“那它就是假药。”

曹斌狠下心肠,决定依法办事。

他找不出那个卖假药的家伙,只好将买了假药的人都抓起来,逼供。

可是面对着那一双双眼睛,

面对那个满面皱纹,眼含泪水的老人,

他,根本做不到。

年度最佳电影《我不是药神》:生命之重,厚不可背

“4万块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

“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第三次,好不容易摸着了假药贩子的影子。

却生生看着那个刚满20岁的青年,倒在了自己的面前。

程勇质问他:“他才二十岁啊,他只是想要活着,犯了什么罪?啊?啊?”

年度最佳电影《我不是药神》:生命之重,厚不可背

2、人命与人生的抉择——程勇

程勇只是个普通的药贩子,他或许还称不上是个好人:

没有靠谱的工作,还会时不时地家暴妻子。

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认识了吕受益,一个慢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面对天价药以及贫穷的生活,

吕受益不得不拜托程勇去帮他跑去印度带假药。

而程勇也为了能给父亲治病,决定冒一次险。

年度最佳电影《我不是药神》:生命之重,厚不可背

卖假药虽然赚钱,也救了很多人的命,可是卖假药的刑期长达8-15年。

看着睡梦中孩子的面庞,程勇决定收手。

5个人因此不欢而散,分道扬镳。

可是数年之后,这道选择题又再次摆在了程勇的面前。

那个受病痛折磨的吕受益自杀而亡,

那个终于鼓起勇气特意剃了头发、想要回家的孩子,代替他,死了。

生命逝去的沉重,压得他再也无法选择独善其身。

年度最佳电影《我不是药神》:生命之重,厚不可背

他送走了好不容易争取来抚养权的儿子,

继续卖起了药。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只要做过,必然留有蛛丝马迹。

程勇最后被告上了法庭,他说:

“卖假药,是我错了。”

“可是看着这些病人,我心里难过,他们吃不起天价药,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杀……我相信今后会好的,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年度最佳电影《我不是药神》:生命之重,厚不可背

3、谁对谁错

法错了吗?没有。

如果没有法来归束制约,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如果不严格执法,那么法就形同虚设。

如果法不保护正版,那么谁又愿意将药卖给你们呢?

那么,死的人只会更多。

情错了吗?没有。

面对生命的重量,面对那些渴望活着的眼神,

有多少人可以真的视而不见?

作为个人,你可能可以牺牲自己来选择情;

可是,作为执法人,你只能坚守岗位,选择法。

法与情,不是不能共存。

只要时间足够,建立起更健全的机制,一切都能解决。

03 穷与穷病

张长林在警方的追捕之下找到了程勇。

他虽然不是个好人,可是他也有良心,他说:

“我卖了这么多年的假药,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你治不了,你也没法儿治!”

年度最佳电影《我不是药神》:生命之重,厚不可背

1、穷

以前的穷,可能是指吃不饱穿不暖。

可是现在的穷,却是比较下的穷。

社会若想进步,就得设置奖励引导竞争。

所以,虽然人人平等,但其实人人无法平等。

资源只有那么多,最公平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多得。

所以穷没法治啊,必须有人富,必须有人穷。

2、穷病

人总有生老病死。

可以说人之一生大多都要生上那么几场病。

有的病可以治,有的病治不起,有的病没法治。

富人的病,只有有法治和没法治之分。

穷人的病,只有治得起和治不起之分。

还有一种穷病,是心理上的。

穷人与富人相比,穷人更多,也更容易走上歪路。

他们嫉妒那些富有的人,不甘于贫穷;

他们为了变得富有,开始迷失本心,开始不择手段;

他们缺少好的教育,他们难以坚守自己的良心。

年度最佳电影《我不是药神》:生命之重,厚不可背

以前的穷病,大多是生存都受到威胁。

你说,如果一个人连命都要没了,那他还怕什么呢?

而现在的穷病,更多的是因为虚荣。

人都有七情六欲,而灭欲,没人能做到。

04

昨天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触良多。

各种矛盾的纠葛,

每个人面对各种困境时所做的选择。

他们只是这个世界之中,平凡的普通人。

一如我们。

谁还没有走进困境的时候呢?

谁还没有遇到过岔路呢?

谁还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做过选择呢?

除却选择,这部片子还有更多的含义:

如果没有人从事研究,那么所有的病痛都将成为绝症。

如果没有人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那么程勇根本不可能在吕受益的帮助下认识思慧,认识那些因为病痛而团结在一起的人。

他们散布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却因为同样的病,同一个即时通讯工具,聚集在了一起。

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一起走过了那漫长的的一天又一天。

只有努力才能收获果实,

只有进步才能看到可能,

只有社会持续发展,我们才能等到更合理的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