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有一個墓地,裡面埋著4個跪著的日本人,日本多次抗議被拒

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弱國無外交,在滿清王朝無能的統治下,中國成為了列強瓜分的對象,也對中國的軍民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特別是日本,自九一八事變起,對中國造成了無法抹去的傷痛,每次聽抗日老兵講起,都義憤填胸。儘管現今有部分日方對侵華的歷史還不承認,但在中國大地上還存在著許多他們無法狡辯的證據。

雲南有一個墓地,裡面埋著4個跪著的日本人,日本多次抗議被拒

在雲南的騰衝,在二戰時期,這裡為發生了很激烈的戰鬥。這裡曾經是日軍最重要的據點,日軍在這裡準備了兩年,建立了固若金湯的城池,儲備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準備拼死抵抗。1944年5月開始,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實施攻克騰衝城歷時127天,所歷大小戰役40餘次,共俘獲敵軍官4員,士兵60餘名。斃敵少將指揮官及藏重康美大佐聯隊長以下軍官100餘員,士兵6000餘名,國軍第二十集團軍共陣亡9168人,最終收復了騰衝,使騰衝成為滇西最早光復的縣城。

雲南有一個墓地,裡面埋著4個跪著的日本人,日本多次抗議被拒

在戰役結束後,時任國民政府委員兼雲貴監察使的李根源倡議興建陵園以祭悼國軍陣亡將士。此後在印度華僑的援助下開始修建墓園,於1945年7月7日正式落成。李根源根據《楚辭》中的“國殤”一篇,為之起名為“國殤墓園”。這座墓園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戰時期正面戰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

在這座墓園裡有一處景十分的特別,在墓園的大門的一邊有這麼一個墳墓,它上面刻著“倭塚”二字。原來是 戰後,我方戰士為我軍犧牲的英雄們下葬,英雄墓立滿了整座山。於是為了告慰犧牲的戰友,特意將148聯隊日軍4名,包括藏重康美,一起綁成了跪姿,朝著滿山的英雄墓而埋葬。上將李根源親自在日寇的墓碑上寫上“倭冢”兩字,見證這段日本侵略者戰敗的歷史。

雲南有一個墓地,裡面埋著4個跪著的日本人,日本多次抗議被拒

日本戰敗後至今,也有不少日本人到過倭冢。他們有的來是為了懺悔,但這是少數。有的來是為了見證那段歷史,他們既紀念遠征軍,也在倭冢墓前默哀,還有一種人不認罪,偷偷的祭拜,把祭品放在倭冢的後面。

雲南有一個墓地,裡面埋著4個跪著的日本人,日本多次抗議被拒

“倭塚”這兩字讓日本人非常氣憤,因為這兩字傷害了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倭寇”是我們很早以前對日本的稱呼,日本人至今也不接受這個稱呼。後來日本還多次要求請回倭塚裡日本軍官的屍骨,結果中國不答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