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白登之圍是怎麼突圍的?

莘海269


漢高帝劉邦雖然善於識人、用人,但不擅長領軍打仗,在戰場上曾犯下過不少嚴重的戰略失誤。在這一系列戰略失誤中,最低級、最可怕的,發生在對匈奴作戰期間。那麼,這是一個怎樣低級的戰略失誤?它最壞的結果會是什麼?劉邦最終又是如何破局的呢?一切,還要從劉邦征討反王韓信說起(此韓信非彼韓信)。


韓信本是韓國的貴族,後隨張良入關,在劉邦手底下擔任將軍。劉邦利用韓信的身份和威望,派他攻取韓國故地,隨即便封他為韓王(此後史書為跟名將韓信區分開,便稱呼韓王韓信為“韓王信”)。劉邦稱帝后,考慮到韓王信的封地全是戰略要地,便將他改封到太原以北,並以馬邑為國都。



馬邑靠近匈奴,由此經常遭遇對方的侵襲,韓王信抵擋不住,便屢次派人向冒頓單于求和。劉邦雖然派援軍救助韓王信,但在得知後者曾多次向匈奴求和後,便認為他有外通匈奴、內侵中原的嫌疑。韓王信無以自明,又擔心皇帝會處死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真的就投降匈奴,並援引對方南侵太原。


太原是抵禦匈奴、捍衛中原的軍事要地,一旦陷落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劉邦在聽聞太原被圍的消息後,馬上便率大軍32萬北征,同行的還有陳平、婁敬、樊噲、周勃等一干謀臣名將。劉邦於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天出兵,此時距離漢朝正式建國才只有兩年時間。



漢軍進入太原郡境內後,連戰連捷,並在銅鞮戰役中重創韓王信的主力,並迫使後者狼狽地逃奔匈奴。緊接著,漢軍又在太原、離石、婁煩接連擊潰匈奴與韓王信的聯軍,戰績非常輝煌。一連串的勝利讓劉邦熏熏然,誤以為匈奴兵不堪一擊。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場大災難轉眼即到。


原來劉邦聽聞冒頓單于駐軍代谷的消息後,便派人以出使的名義前往偵察敵情,而冒頓單于早就料到這點,便將其精銳士兵、肥壯牛馬等隱藏起來,只對外展示老弱病殘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以此來迷惑漢軍。劉邦前後派出十餘批使者,而他們回來後都說匈奴可擊。劉邦信以為真,便親率數萬騎兵先行,結果剛到平城白登山,便被設伏已久的冒頓單于“包了餃子”。



冒頓單于圍住劉邦後,馬上指揮40萬大軍將漢軍後續主力攔截住,然後拼命地攻打陷入包圍圈內的漢軍。此時,困守在白登山的劉邦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再加上天氣極寒,將士們尚未開戰,被凍掉手指的竟佔十分之二三,人員減損情況令人堪憂(“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見《史記·卷一百一十·匈奴列傳第五十》)。


冒頓單于雖然一時間沒能拿下白登山,但漢軍七天內被斷水斷糧,無論是身體還是士氣早已嚴重透支,用不了多久便會被對手圍殲,而貴為皇帝的劉邦自然也不能倖免。一旦匈奴俘獲劉邦,便會挾持他南下入侵中原,彼時漢朝恐怕難以抵禦,中原有可能再度陷入土崩瓦解的狀態中。



正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大謀士陳平獻上一計,請求劉邦派使者賄賂冒頓的閼氏(即匈奴王后),並請她遊說冒頓放漢軍一條生路。閼氏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隨後以“兩主不相困、漢地難守”為由,勸說夫君解除圍困,使兩國重新和好。先前,韓王信跟冒頓單于約定聯合夾擊漢軍,但到期卻沒有出現,令單于心生猜疑,如今再聽老婆這樣講,便真的打開包圍圈的一角,放劉邦一條生路。


冒頓與韓王信之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又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亦取閼氏之言,乃解圍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滿傅矢外鄉,從解角直出,竟與大軍合,而冒頓遂引兵而去。引文同上。


劉邦僥倖逃出生天後,從此再不敢提對匈奴用兵之事,對於冒頓的肆意欺凌,只能以和親的方式來籠絡。不僅如此,漢朝每年都要奉送給匈奴大量的財物,以此來換取冒頓停止南侵。既送美女又送財物,要說劉邦對匈奴採取的外交手段,與宋朝對遼夏金採取的“歲幣外交”相比,其屈辱程度恐怕更深。



當然這裡面也有“積極”意義,那便是使漢朝得以擺脫滅亡的危險,贏得喘息、發展的機會,併為將來的復仇不斷地積蓄力量。半個多世紀後,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連番出擊匈奴,給對方帶來毀滅性打擊,一雪漢初之恥,這也是後話了。


史料來源:《史記》、《漢書》、《資治通鑑》等


文史磚家


劉邦被冒頓單于圍困於白登,五萬騎兵圍得水洩不通,外面的衝不進來,裡面的突不出來。匈奴圍而不打,想困死劉邦。劉邦命懸一線。

在危急時刻,陳平獻奇計,幫助劉邦僥倖逃脫,漢朝王室對此諱莫如深,司馬遷寫史記時,尚不知究竟何計。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時,才將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披露出來。

據記載,劉邦萬般無奈之際,陳平想出一計:嘗試利用女人的弱點突圍。陳平認為,女人有兩大弱點,一是愛財,二是嫉妒比自己漂亮的女人。冒頓單于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女人,隨軍出征。陳平決定利用她的弱點尋找突破口。

徵得劉邦同意後,他召集隨軍畫師,精心繪製中原美女圖,越漂亮越好。同時,收繳隨軍攜帶的黃金,越多越好。

準備停當後,他找來一個能說會道的軍士,告訴她找單于的隨軍老婆,怎麼說話。然後派遣幾個士兵抬著黃金和畫像,抹黑找到了單于老婆的住處。

單于老婆見到漢軍大驚,剛要驅逐,漢軍士卒亮出大筐黃金。單于老婆看在錢的份上,請漢使進屋說話。

單于老婆問漢使何干。漢使按照陳平的囑咐,從容編道:夫人有難,特來相救。單于老婆大笑:來救我?你們自己自身難保了吧,是來求救的吧!漢使說:我們皇帝被困,朝不保夕,的確危急。所以,我們皇帝想用他最寵愛的妃子、中原美女十人,換取單于放我們一條生路。這個方法很可能成行,單于喜歡更漂亮的中原美女,你必然失寵,你的處境就危險了。

單于老婆聞聽此言,大驚失色,急忙要求看看中原美女長相。漢使拿出圖冊,看的單于老婆心驚肉跳,一個比一個好看。她下定決心壞掉這樁好事,不能讓這幫女人壞了自己的飯碗。

她對漢使說,你們不就是要單于放你們皇帝一條生路嗎?我可以幫你們辦到,但條件是,這些女人不能落入單于手裡。漢使答道,皇帝但凡有一條生路,不會捨得送出自己的女人。

於是,單于老婆緊急面見單于,說道:你和漢朝天子都是天子,都是上天的兒子,是兄弟倆,怎麼能互相殘殺呢!你如果殺死漢朝皇帝,上天一定不高興。

冒頓單于一聽,知道自己老婆收了漢使賄賂,但不忍心殺她,決定送她一個人情。他說,你轉告漢使,下半夜某時(決漏知時),包圍圈的西北角軍士換防,我讓替防的部隊晚一會到,屆時會出現一個缺口,讓他趁此機會逃跑,只有一次機會!

劉邦得知消息,帶領親兵狼狽逃走。雖然撿了一條命,但也留下了汙點,成為漢朝王室的奇恥大辱。

後來漢朝皇帝臥薪嚐膽、隱忍待機,直到到漢武帝時期誓滅匈奴,才一雪恥辱!


高尚濤


白登山,不是突圍出的,是匈奴撤圍的。 (能擋住匈奴10倍以上的攻擊是漢軍的勝利!) 據《史記》記載,白登山,漢軍因輕敵冒進,遭匈奴40萬大軍圍困。根據白登山考古,白登山平臺只有一萬平米,所以實際上跟隨劉邦被圍困的先鋒部隊只有數千精銳騎兵。(跟記載是吻合的)在野外開闊山地,匈奴連小小的先頭部隊都圍打不贏,(7天了,有皇帝在內,“擒賊擒王”,拿下意義非同小可)當然,漢,普遍1漢抵5胡!(白登山是,1漢抵數10胡以上。畢竟匈奴是部落連盟的奴隸社會對戰漢的封建社會。生產力國力相差甚遠!最主要還是環首刀、強弩……等先進裝備)匈奴王 考慮到40萬大軍的糧草問題和有皇帝在內,必定是非常猛烈的攻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還是攻不破漢軍的防禦。冒頓單于就是領教到了漢軍非常強大的戰鬥力!(比預期強大得多)再打也佔不到便宜。援軍快到,有臺階下,(陳平計)趕緊撤退。撤遲了,說不定被漢軍消滅!邏輯上看,如果說匈奴軍整體比漢軍強,毫無疑問,無論如何會先拿下有皇帝在內的先鋒部隊。再想辦法吃援軍。或至少一直 打到援軍到來再說,也可對其展開決戰。再退一步,打不贏再跑也不遲(匈奴機動性強)…………事實是,匈奴數十萬的兵力,圍住了,都打不贏拿不下漢軍小小的先鋒部隊。不敢打到援軍的到來。(展開決戰)很明顯,匈奴主力是怕打不過漢軍主力!(前面的交手,已見識了漢軍強大的軍力)很顯然,漢初,漢朝的軍力國力至少還是比匈奴強的。 按邏輯看,這樣更接近真相。 (和親,是“結為兄弟親家”,為了免於騷擾,因制止不了騷擾,又不容易消滅匈奴。最主要是,漢初,需要休養生息) 白登山,匈奴40萬,數十倍於漢軍先鋒部隊,圍住了,都打不贏,拿不下,至少是漢軍的勝利。


H趙張劉關蘇呂陳範杜


劉邦是個非常有骨氣的皇帝。漢朝開國之初,他敢用餘兵去驅逐為患己久的,日益猖獗的匈奴,己經是繼趙武靈王之後親身上陣的皇帝了。秦始皇那麼厲害,也只是讓蒙恬築長城,屯兵三十萬於要塞備胡。而秦始皇並沒有親自上前線督戰。漢高祖以高齡上陣,又事先準備己久,動員的兵力數量又多。可見漢朝對此戰的重視。

匈奴冒頓單于積前幾代的力量,在秦末戰亂裡找到"坐大"的機會,蒙恬死後,王離當上長城邊防軍總司令。又久,王離率整個軍團南下趙攻趙國的趙王歇和張耳陳餘,並把趙歇和張耳包圍在鉅鹿城中,想一舉平定趙國後,回防長城。不料攻打不力而不下。項羽引兵來攻,消滅秦軍主力兩大軍團。章邯投降,王離被俘,蘇角戰死,涉間自殺。四大將為之一空。匈奴入長城,如入無人之境,把防線推到陰山南麓的廣大地區,把蒙恬收復的地域全部佔去。秦楚,楚漢,漢初的戰亂,讓北方匈為空前強盛,邊患日益惡化。


此時,張良復立起來的韓國的國王韓王信,由於這個封國位置處在漢帝國的中心地帶,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加上淮陰侯韓信因為雲夢事件藉口有病,不為國為朝出力。劉邦就在國內戰爭基本平息後,調遷整個韓國於北方邊境,企圖讓這個封國屏障匈奴南下擾邊。韓王信去了,建都馬邑,匈奴前來侵犯,韓王信疲於奔命。便揹著中央政府與敵人和談。朝廷知道後大怒。就派使追責,韓王信就謀反了。成了敵人侵犯漢朝的先鋒。

漢高祖劉邦不顧年老,集合32萬兵力前去平叛,並藉此給匈奴人一個警告。不料,輕敵冒進後被圍平城白登山,七日不得出。陳平使計謀,冒頓網開一面,漢高祖劉邦才引眾出圍。漢援軍大至,匈奴解圍而去。自此之後,劉邦不談匈奴之事。匈奴為害擾邊讓漢朝飽經痛苦,此後文帝景帝積累國力,休養民生,強化力量。把所有的財力,物力,人力交付給漢武帝劉徹。於是漢匈戰爭開打,打了幾十年,才給後來者艱苦卓絕地拚來一個廣闊的疆域,代代相傳,流傳至今……


劉一千五


首先,劉邦在白登之圍中嚴格來講不叫突圍。劉邦被圍後接受陳平的計策,同匈奴講和。冒頓單于答應議和條件,並給劉邦打開了一個缺口,劉邦才脫離險境。所以準確的說,劉邦是被匈奴人放出來的

劉邦丟下主力大軍輕敵冒進,導致陷入危險的境地,被匈奴40萬大軍困在白登,差一點丟了性命。

但是,白登之圍困住劉邦的並不是40萬匈奴騎兵,而是嚴寒的天氣。當時天氣寒冷,劉邦的軍隊有將近30%的人手指都凍掉了。也就是說劉邦在進入白登的時候,因凍傷失去戰鬥力的士兵就已經達到了30%,二戰的時候號稱精銳的德軍在傷亡超過30%的時候都難以繼續作戰,更不要說上古時期的漢軍了。

所以,當時困住劉邦的不是匈奴人,而是天氣。

再看匈奴人,劉邦脫離主力大軍,白登的漢軍遠少於匈奴軍隊。而白登城並不是一座大城,不要說和長安相比,恐怕和馬邑這樣的邊塞名城都比不了。如果匈奴猛攻白登,這座小城恐怕凶多吉少!

冒頓單于明知道白登城裡的是漢朝皇帝劉邦,自己坐擁40萬大軍,竟然沒有一舉攻城,只是派兵圍困,是不是很奇怪呢?

答案是匈奴人面臨著和漢軍同樣的問題:天氣也將他們困住了!

當漢軍有30%的士兵被凍傷的時候,匈奴人想必也不好過。而且匈奴人屬於騎兵部隊,他們在抵禦寒風的時候,還要負責將馬匹照料好。所以,匈奴人已經難以對白登守軍進行攻擊。他們能做的只有將這座城市圍住,與裡面的漢軍對峙,直到其中一方堅持不下去。當時韓王信的部將王黃和趙利不來匯合,估計就是看到匈奴人所面臨的困難,知道他們早晚會撤軍,畢竟這些人久居代地對遊牧民族還是很瞭解的。王黃後來又成了陳豨的部將繼續在漢朝當官,直到4年後隨陳豨謀反被殺!

匈奴人除了圍困白登,還要防備自己的背面。漢軍主力馬上就開過來了,他們為了解救劉邦肯定會拼命攻擊匈奴人,如果劉邦再趁機殺出。內外夾擊之下匈奴人肯定會被殺的大敗。所以,當劉邦提出議和後,冒頓趕緊同意,並讓出一條通道。

劉邦回長安的時候,匈奴人也趕緊會草原貓冬去了!


歷史風暴


白登之圍可以說是漢朝人巨大的恥辱,漢高祖皇帝劉邦被圍困7天7夜,無奈採用陳平的計策,向冒頓單于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還令漢朝人感到恥辱的是後來多年的對匈奴送公主和親政策,這一情況從西漢初年一直延續到漢武帝時期。

起因:公元前201年,因無力抵抗匈奴的進攻,同時又害怕劉邦會乘機誅滅自己,於是韓王信以馬邑之地投降了匈奴,然後一同進攻漢朝,兵鋒已經過雁門關,攻下了太原郡。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出征,試圖一舉擊敗匈奴和韓王信聯軍,以收復自秦末丟失的北方之地。

由於出征初期大軍連連取勝,劉邦開始輕敵冒進,不肯聽從劉敬等人的勸阻、中了匈奴人的計策,最終導致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即白登之圍。

脫困原因:

其一:當時正值冬季,漢朝軍隊很多人被凍死、凍傷,而且被圍7天后糧食也快吃完了。在這危急時刻,陳平獻計賄賂冒頓單于寵愛的閼氏,藉以脫險,這一計策最終被劉邦採納。

其二:雖然匈奴已經圍困漢軍多日,但只是騎兵機動性強於漢軍而已,並沒有辦法一下子消滅劉邦大軍,所以才圍而不攻。在聽到閼氏的枕邊風后,冒頓單于產生了猶豫!

其三:而且跟韓王信的部下王黃和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是他們卻遲遲沒有到來。擔心情況有變的冒頓單于最終聽從了閼氏的建議,劉邦等人得以脫險。

這之後漢朝為了休養生息、恢復國力,採納劉敬的建議,送公主給匈奴和親,並每年送大量的財物給匈奴。直到漢武帝時期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封狼居胥,這一情況才得以改變!


小凌說史


白登之圍是在劉邦打敗韓王信後發生的,是中了匈奴單于冒頓的疑兵之計。劉邦先到了平城,大部隊還沒到齊,就被冒頓的四十萬鐵騎圍在了白登山上。


劉邦被困達七天之久,糧草都送不進來,真是欲哭無淚。這時陣平給劉邦出了一個主意,派人拿了非常貴重的禮物去收買冒頓的闕氏(差不多皇后的意思),並跟闕氏說劉邦斬了白帝之子白蛇的故事,繪聲繪色說一通,還說匈奴就算奪了漢人土地也是住不慣的。又說冒頓單于是北方的霸主,漢帝更是天神護佑的君主,兩人不應該互相迫害。闕氏收了禮物,就把這些話照本地跟冒頓說了一遍。

冒頓此時本來與韓信王的部下王黃、趙利約定會師的,但王、趙的軍隊卻遲遲不來,正懷疑他們是不是跟漢軍勾結有什麼陰謀,又聽闕氏如此說,就下令包圍圈開了一個角。


正好此刻是大霧天氣,劉邦命士兵外兩邊射箭,自己跟在中間,總算從這一角脫出了包圍圈。這時漢軍的大部隊也到了,匈奴的騎兵也就撤走了。
注:我是詩雯,熱愛中國歷史與美文,歡迎交流指點,謝謝!


心靈小築重名


劉邦之所以白登山被圍是因為輕敵冒進。匈奴單于非常狡猾,把自己強壯的士兵和牛羊都隱藏起來,把老弱病殘展現出來。出使匈奴的使者把這一些假象報告劉邦,劉邦信以為真。

劉邦手下有個謀士叫婁敬的,提出反對意見,對方把自己弱的一方展現出來,是在示弱,對房肯定油準備,這一仗咱們不能打,劉邦不信帶小股部隊,進了白登山,被匈奴包圍。

劉邦被圍之後據說是陳平拿著重禮行賄單于的老婆,說劉邦已經回國準備絕世美女,送給單于,帶時候有了這個美女,你們呢單于就不要你了,單于老婆一聽感覺很油危機感,馬上跑到單于哪裡說了三點,單于覺得有道理,就在白登山放開一個口子,劉邦走了。

據說解救劉邦的計策,保密很高,陳平這個計策現在史學界也在爭議這個問題。


事業宏圖


最近寫了很多漢朝與匈奴戰爭的問答,其中一些事受到白登之圍的深遠影響。在戰國七雄混戰時,北方草原也處於多部落亂戰,秦始皇統一六國期間,北方匈奴逐漸強大,秦末大亂至漢朝重新一統,北邊也出現雄才大略的冒頓單于統一草原,枚平漠北後,把目光瞄向漢朝。201年秋季,冒頓單于親率10萬鐵騎圍攻馬邑,韓王信抵擋不住,多次私下派使者向匈奴求和。劉邦懷疑韓王有異心,逼得韓王信造反並與匈奴勾結,突破雁門,攻破太原。


這個韓王信並不是軍事家韓信,他是戰國時韓襄王的孫子,秦末大亂時跟隨劉邦,劉邦答應幫他復國,漢朝建立後封他為韓王,先封在原韓國翟地,(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後來覺得翟地戰略位置過於重要,便徙封到太原郡,定都馬邑,接近北境,屢被匈奴侵略,終於與匈奴同流合汙。當時軍事家韓信,正被貶為淮陰侯,軟禁長安。


前200年,劉邦帶著樊噲周勃夏侯嬰陳平婁敬等,率領32萬大軍,鎮壓韓王信和討伐匈奴。大軍初接戰,勢如破竹,連敗韓王信大軍和韓匈聯軍,一路挺進,韓王信逃亡匈奴。冒頓便把大軍佈置在晉陽北面一帶以逸待勞。劉邦派出十多批探子偵察,冒頓故意示弱,擺出些老弱殘兵給斥候看到,探子們都報說匈奴兵衰弱,可以攻打。

劉邦又派婁敬出使,婁敬回來報說其中有詐不可攻打,並說,兩軍對陣,本該耀武揚威,彰顯實力嚇阻敵人,可到匈奴軍中所見,都是老弱病殘,此是故意示弱,欲有所圖。劉邦聽了破口大罵:你這沒膽的齊國人,看幾本書憑一張嘴老子賞賜你官做,你現在竟然胡說八道亂我軍心?下令把婁敬關起來,與眾將率領騎兵前往平城。


來到平城白登山,埋伏好的匈奴大軍突然出現,切斷劉邦前後軍,把劉邦他們包圍起來,漢軍多次組織突圍都被擋住。當時,匈奴騎兵西面的全是白馬,東面全是青馬,北面全是黑馬,南面全是紅馬。劉邦與眾將看得目眩不已,劉邦當上皇帝后要出行,還找不到四匹同樣毛色的馬!漢軍在白登山紮營,以步兵列陣阻攔匈奴騎兵,適值嚴寒,有近二三成軍士被凍掉手指“墮指者十之二三”,被圍了七天,飢寒交迫,危在旦夕。匈奴兵多日攻不下白登山,冒頓的決心也漸漸動搖。(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陳平在山上看到冒頓與閼氏出入成雙,想得一條美人計稟報劉邦施行,便蒐羅了軍中僅有的金珠寶玉,命使者黑夜下山面見單于的閼氏,獻上寶物並取出一幅美女圖,說為了脫圍,願獻上美女給單于,“雲漢有美女如此,今皇帝困厄,欲獻之”。閼氏見到美女圖,醋意大發,又喜金珠寶玉,便說美女不必送了願代為美言。


閼氏便對冒頓說,兩主不相困,我們縱然取得漢地,也無用處,並且大軍圍了多日,未能擊破漢軍,可見漢朝皇帝有上天庇佑,不如放他們回去,多拿些珠寶玉帛等物。冒頓本來與韓王信手下約定合圍會師,過了期限不見他們來到,也懷疑有詐謀,便令軍士解開一角,劉邦軍趁大霧離開白登前往平城。回師時斬了說匈奴可伐的人,赦免婁敬加封關內侯,十二月派婁敬當使者,獻上漢朝公主,與匈奴和親。

讀史鑑今,修心明性,歡迎關注南方鵬共同探討。


南方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