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對聯對仗的種類比較多,自對是其中之一。自對是相對於互對而言的。互對即上下聯之間的相互對仗,自對則是指上下聯分別在相同位置各自形成的對仗。例:

鶯啼燕囀春時曲;

蛙鼓蟬鳴夏令歌。

上聯中“鶯啼”與“燕囀”自對;下聯相同位置上“蛙鼓”與“蟬鳴”自對,“鶯啼燕囀”又與“蛙鼓蟬鳴”互對。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下面從兩個方面對“自對”進行簡要分析。

第一,關於“自對”的作用

王力先生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如果上聯句中自對,則下聯也只須句中自對,上聯和下聯之間不必求工。”又說:“甚至於上聯和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只要句中自對是一種工對,全聯也可以認為工對了。”這段話的意思告訴我們,當上下聯之間的相互對仗不能夠達到“工對”的標準,或者根本上就不像對仗,此時可以用自對的方法彌補缺陷和不足,從而使整聯滿足對仗要求。由此可見,自對的主要作用就是“補工”。下面來分析兩種情況下自對的補工作用。

一是在上下聯寬對情況下,例:

雪白松梅詩裡畫;

月明山水畫中詩。

上聯中“松”、“梅”成自對,下聯中“山”、“水”成自對。但“松梅”是草木門類的名詞,“山水”是地理門類的名詞,因此上下聯互對只能算寬對。然而由於上下聯自對的“工”,補充了上下聯互對的“寬”,所以總的來講該聯的對仗屬於“工對”。就如王力先生所說的:“有些對仗,看來頗象寬對,其實是工對或鄰對,因為先在出句裡用並行語作為頗工的對偶,然後在對句裡也用並行語作為頗工的對偶,這樣,即自對而又相對,雖寬而亦工。” (王力《漢語詩律學》)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二是在上下聯完全不像對仗的情況下。例:

1、詞性不互對:

三絕詩書畫;

一官歸去來。

——清 李嘯村

上聯“詩書畫”是名詞形成自對,下聯“歸去來”是動詞形成自對,但上下聯之間因詞性不同不符合“詞性對品”的對仗要求。

2、結構不互對:

明窗啜茗時,半日閒,三日忙,須勘破庭前竹影;

畫船攜酒處,衡山月,嶷山雨,冷思量城外鐘聲。

——清 王闓運

上聯“半日閒,三日忙,”分別是主謂結構;下聯“衡山月,嶷山雨,”分別是偏正結構。上下聯之間因結構不同不符合“結構對應”的對仗要求。

3、節奏不互對:

負父骨而返、聞君命而趨,是真忠臣、是真孝子;

論人才可惜、念交誼可感,一則公義、一則私情。

——清 俞樾

上聯“是/真忠臣、是/真孝子”形成自對,分別是一三節奏;下聯“一則/公義、一則/私情” 形成自對,分別是二二節奏。但上下聯之間因節奏不同不符合“節律對拍”的對仗要求。

以上所舉之例就是王力先生所說的“上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的對聯,但是由於它們都採用自對的方法進行了“補工”,所以“全聯也可以認為工對了”。

如果上下聯之間的對仗已經工整了,自對的方法仍然可以運用。雖然此時並不需要補工了,但卻可以發揮錦上添花的作用。例:

寄跡此山中,數畝方田,日看犁雲耕雨; 

忘機斯世外,三間古屋,時欣弄月吟風。

——清 徐時作 

上聯的“犁雲耕雨”和下聯的“弄月吟風”,從詞性、節奏、結構、平仄方面來看,完全符合聯律的工對要求;再加上上聯中“犁雲”、“耕雨”自對,下聯中“弄月”、“吟風”自對,互對和自對都是工整的對仗,因此該聯可稱工對經典。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第二,關於自對的形式

自對的形式較多,難易程度也不同,這裡僅談談一些常見的便於掌握的形式。

1、句中自對

即在一個句子內部完成的對仗,短聯和中長聯都可運用。例:

翠竹黃花皆佛性;

白雲流水是禪心。

——四川峨眉山報國寺

上聯“翠竹”和“黃花”自對;下聯“白雲”和“流水”自對。

築寺俯雙江,莫辜負山雨浦雲,朝飛暮卷;

設亭臨九曲,最好是春風秋月,汐去潮來。

——清 朱 桓

上聯第二分句“山雨”對“浦雲”;第三分句“朝飛”對“暮卷”。下聯第二分句“春風”對“秋月”;第三分句“汐去”對“潮來”。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2、句間自對

中長聯中分句之間形成的自對。例:

唐留姓,宋留名,又為熙朝鐘間氣;

太山雲,天山雪,長於浙水護靈旗。

——清 俞樾

 上下聯的自對分別是第一分句和第二分句的對仗。

公昔登臨,想詩境滿懷,酒杯在手;

我來依舊,見青山對面,明月當頭。

——清 胡 敬

 上下聯的自對分別是第二分句和第三分句的對仗(上聯中的“想”和下聯中的“見”屬於“領字”,不參加自對。)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3、單字自對

春秋閱盡水長冷;

風雨到來山欲飛。

——杭州靈隱寺冷泉亭

上聯的自對是單字“春”和“秋”;下聯的自對是單字“風”和“雨”。

峰頂蒼松,冷暖風雲收眼底;

湖中碧水,陰晴日月記心間。

上聯的自對分別是單字“冷”和“暖”、“風”和“雲”;下聯的自對分別是單字“陰”和“晴”、“日”和“月”。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4、雙字自對

賞菊觀楓,心於詩裡醉;

遊山逛水,人在畫中行。

上聯的自對是雙字“賞菊”和“觀楓”;下聯的自對是雙字“遊山”和“逛水”。

世事讓三分,天空海闊;

心田留一點,子種孫耕。

——清 金 諤

上聯的自對是雙字“天空”和“海闊”;下聯的自對是雙字“子種”和“孫耕”。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5、隔字自對

上下聯相同位置上兩個自對成分之間被數量不等的字詞隔開。例:

根深即果茂;

源遠而流長。

——山西五臺山(僧舍)

上聯“根深”和“果茂”自對,中間隔一“即”字;下聯“源遠”和“流長”自對,中間隔一“而”字。

鼓架架鼓,陳皮不能敲半下;

燈籠籠燈,紙殼原來只防風。

——《巧妙對聯三千副》

這是一副嵌入中藥名的對聯,聯中有四味中藥:陳皮、半夏(下)、枳(紙)殼、防風。上聯“陳皮”和“半夏(下)”自對,中間隔“不能敲”三字;下聯“枳(紙)殼”和“防風”自對,中間隔“原來只”三字。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6、有規則重字自對

對聯忌不規則重字,但有規則重字卻允許使用。所謂有規則重字即上聯重複使用了某個字(詞),下聯就要在相同位置上重複使用另外一個字(詞)。

到此即空還即色;

邇時宜雨亦宜晴。

——山西五臺山廣仁寺十方堂

上聯的自對重複了“即”字,下聯的自對在相同位置重複了“宜”字。

親不負楚,疏不負梁,愛國忠君真氣節;

騷可為經,策可為史,經天行地大文章。

——清 左 輔 

上聯的自對是一、二分句的句間自對,重複了“不負”二字,下聯的自對在相同位置重複了“可為”二字。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7、不等量自對

指形成自對詞語的字數不相等。王力先生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如系五言,往往是上兩字和下三字相對;如系七言,往往是上四字和下三字相對。這樣,雖然字數上不相等,在意義上卻是頗工整的對仗。”例:

水碧/晨山黛;

天藍/曉日紅。

該五言聯的自對形式是二三。

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

——清 彭元瑞

該聯的自對在第二分句,形式是四三。

鱔長/鰍短/鰱大口,一串無鱗;

螺圓/蚌扁/龜縮頭,滿簍是殼。

——《巧妙對聯三千副》

該聯的自對在第一分句,形式是二二三。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上述自對形式既可以一種形式出現在對聯裡,也可以幾種形式同時出現。例:

松青雪白青穿白;

葉綠花紅綠戴紅。

上聯的“松青雪白”是雙字自對,“青穿白”因隔了一個“穿”字,所以又是隔字自對;下聯的“葉綠花紅”是雙字自對,“綠戴紅”因隔了一個“戴”字,所以也是隔字自對。

閒雲野鶴自來去;

白石清泉無是非。

——湖北蘄春普慧寺

上聯的“閒雲野鶴”是雙字自對,“來去”是單字自對;下聯的“白石清泉”是雙字自對,“是非”是單字自對。

茅屋八九間,釣雨耕雲,須信富不如貧,貴不如賤;

竹書千萬字,灌花釀酒,可知安自宜樂,閒自宜清。

——清 鄧石如

該聯上下聯第二分句是句中自對;第三、第四分句是句間自對;因為上聯三、四分句重複了“不如”,下聯三、四分句重複了“自宜”,所以又是有規則重字自對。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注:文中引用對聯未註明出處的為筆者自創。

(圖片選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