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漢繡繡娘有娘家啦!

7月28日上午,湖北省漢繡協會第一屆一次會員大會在省發改委培訓中心隆重舉行。這不僅是對漢繡技藝上的傳承,更是文化根脈上的傳承,因為漢繡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荊楚民俗文化的底蘊,需要一個民間組織來搭建一個發揚光大的平臺。與此同時,這也是從事漢繡行業的繡娘們期盼已久的願望,從此有了一個抱團取暖、資源共享、維權的孃家。

湖北漢繡繡娘有孃家啦!

湖北省婦聯主席彭麗敏,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陶慧芬等省市領導聽非遺漢繡大師楊小婷講解漢繡針法

據瞭解,漢繡主要流行於湖北的荊州、荊門、武漢、仙桃、潛江一帶,鼎盛時期是清末明初。漢繡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揉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追求充實豐滿、富麗堂皇的熱鬧氣氛,繡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葉,葉上還可出枝,充分體現了“花無正果,熱鬧為先”的美學思想,呈現出渾厚、富麗的色彩。國務院公佈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漢繡名列其中。湖北省漢繡協會的成立,得到了省市區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湖北省婦聯主席彭麗敏,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陶慧芬以及總工會、民政廳、文化廳、教育廳、市區相關領導及會員近二百人參加了會議。

湖北漢繡繡娘有孃家啦!

湖北省漢繡協會黨支部書記胡傳金作籌備工作報告

首先,胡傳金作湖北省漢繡協會籌備工作報告。她說,在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省殘聯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政府民政廳的大力支持下,經過6個月的積極籌備,湖北省漢繡協會已完成了籌備工作,馬上就要正式成立湖北省漢繡協會了。協會決心以此為動力,大力傳承漢繡文化,提升漢繡水平以及從業人員素質,從而增強漢繡行業整體素質以及全國影響力,藉助一帶一路,讓漢繡走出國門。

湖北漢繡繡娘有孃家啦!

接著,全體會員舉手表決審議通過了協會章程、表決和選舉辦法、協會理事會制度、協會秘書處制度、協會會費標準及財務管理辦法,無記名投票選舉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監事,武漢楚鳳慧錦繡軒商貿有限公司創始人陳慧當選為首任會長。

湖北漢繡繡娘有孃家啦!

湖北省漢繡協會會長陳慧講話

會上,湖北省漢繡協會會長陳慧作了講話。她說,湖北省漢繡協會的成立是我省漢繡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標誌著漢繡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架起了政府、專家、保護單位、繡娘四者的溝通橋樑,這對於漢繡研究、傳承、保護、發展、創新漢繡技藝是非常必要的,必將促進漢繡更加快速、持續、健康地發展。她表示將從四個方面開展協會工作:

一是傳承漢繡文化內涵。協會將組織會員間的漢繡工藝針法交流和漢繡作品成果研討,探討漢繡工藝針法及標準圖案分級分類質量標準,研究制訂行業工藝質量標準,提升漢繡的全國影響力。

二是展示漢繡文化魅力。協會將組織漢繡作品大型展覽、漢繡工藝美術研討會、漢繡專項研究課題的發佈,包括參加國內外交流、刺繡比賽、同行業交流等活動,大力推廣漢繡文化、漢繡品牌。

三是建立漢繡培訓體系。協會將健全漢繡培訓工藝針法標準、完善培訓體系,確立培訓規範標準,培育專業實用人才,尤其是解決部分弱勢群體的技能培訓就業問題。

四是建設漢繡產業基地。協會將促成漢繡產業基地的建成,擴大漢繡產品門類範圍,提高漢繡的量產規模,提升漢繡的消費水平,推動漢繡文化產業良性發展。

湖北漢繡繡娘有孃家啦!

湖北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陶慧芬講話

作為湖北漢繡協會的主管單位湖北省殘聯對協會的成立非常重視,經省前任殘聯理事長、政協專委會主任曾玉蘭牽線搭橋,現任省殘聯黨委書記陶慧芬迅速組織殘聯各部門領導認真聽取彙報,五個部門處長到漢繡基地曇華林、青山青宜居、殘疾人培訓基地調研,根據實際情況同意啟動漢繡協會的籌備工作。會上,陶慧芬強調,目前湖北在傳承漢繡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並佈局文化陣地,在園博園、曇華林等文化氣息聚集地開設展點,已由武漢市扇狀輻射到湖北省各地,點狀輻射到上海、新疆等地,帶動了下崗女工、殘疾人等共計4000餘人。殘聯將從政策、人才、服務等各個方面大力支持漢繡協會的工作,力爭將湖北的漢繡事業做大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