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委書記陳豪視察撫仙湖保護工作:堅決不搞大開發

8月2日,省委書記陳豪履行河(湖)長職責,率隊到玉溪市澄江縣檢查撫仙湖保護治理及區域規劃建設等工作。陳豪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增強緊迫感、危機感和使命感,切實扛起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按照“保護第一、治理為要、科學規劃、綠色發展”的總體思路,全力抓好撫仙湖保護治理工作,讓撫仙湖Ⅰ類水質世世代代留存下去。

撫仙湖是珠江源頭第一大湖、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水資源,也是國內水質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高原湖泊水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保持撫仙湖Ⅰ類水質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省委書記陳豪親自擔任全省總河長和撫仙湖河長,多次實地調研督導、暗訪檢查;對面臨的各種疑難雜症不迴避,親力親為,望聞問切、對症下藥。

調研組深入撫仙湖保護區,一路走一路看,詳細瞭解澄江縣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土地流轉休耕輪作、撫仙湖一級保護區內企事業單位退出及生態修復等情況。得知治湖護湖各項工作如期推進,深得群眾理解和支持,陳豪由衷高興。他說:“撫仙湖是當地百姓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保護好撫仙湖,就是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定要呵護好這湖清水,絕不能讓她的好生態在我們這代人手裡失去。”要把保護作為第一位任務,對撫仙湖周邊所有開發建設經營項目實行最嚴格環境准入;要統籌推進撫仙湖、星雲湖、杞麓湖“三湖”保護治理,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為重點,著力打造“撫仙湖生態圈”;要以和諧共存、科學可持續的觀念,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群眾福祉,把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玉溪市在撫仙湖徑流區調整種植結構,對常年種植蔬菜的壩區耕地實施休耕輪作,種植香根草等節肥節藥型經濟植物,不但提高了土壤生態涵養功能,而且減少農業面源汙染。對此陳豪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要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在產業結構優化上狠下功夫,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和大健康產業,在全省叫響“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

站在廣龍小鎮展示中心的沙盤前,一座產城融合特色小鎮規劃圖景直觀地呈現在眼前。聽取規劃編制情況彙報後,陳豪說,要認真總結借鑑廣龍小鎮規劃經驗,對撫仙湖流域保護治理、開發建設有關專項規劃進行再審視、再優化、再提升,進一步調整完善土地利用規劃、禁止開發控制區規劃、城鎮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切實做到生態、生活、生產空間佈局合理。

調研中,陳豪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玉溪市、澄江縣、撫仙湖管理局工作彙報。他指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既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總要求和根本遵循,也是流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流域環境綜合治理的戰略性指導思想,為抓好撫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及其他水系保護治理開出了“藥方”。要堅定貫徹這一戰略導向,全面加強流域空間管控,加快推進流域生態修復、截汙治汙、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入湖河道綜合整治,完善管理體系,加強能力建設,全面構建健康生態屏障,提升生態環境品質。要立足打造國際旅遊城市、國際健康養生城市、國際會議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協調推進撫仙湖流域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

陳豪強調,撫仙湖是玉溪的“眼睛”、雲南的名片。撫仙湖保護治理,最能體現把雲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的成效,也關乎雲南努力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水平。要堅持依法治湖、鐵腕執法,嚴格落實河(湖)長責任制,加強各方監督,形成齊抓共管合力,讓“百里湖光小洞庭,天然圖畫勝西湖”的勝景永駐人間。

劉慧晏、王顯剛、和良輝參加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