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近些年零售界新闻不断,各大零售企业刷新了一波又一波的神操作。尤其是苏宁,2018对于苏宁和张近东来说是造极之年,强大的爆发力,让苏宁从零售小弟瞬间上位,成为新零售的主导者,苏宁的“智慧零售”让苏宁迅速站在零售巅峰,傲世群雄。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半年已过,零售商纷纷披露半年财报,《财富》披露,中国500强在消费零售排行榜显示,苏宁易购实现营收1879亿,创造利润42亿,疯狂的数据背后是对苏宁新零售探索之路的肯定,而另一大看点是,同样以家电起家的国内零售巨头---国美控股,其实现营收715亿,而它的利润亏损竟达到4.5亿元之多,这也是自09年来,苏宁对国美的最大分差,国美零售巨头的迅速没落,和苏宁的强势腾飞证明了中国的传统零售格局发生翻天覆地低的变化,新零售品牌的起步,例如永辉超市重庆百货。供销大集。大商股份等等加之传统的零售商的转型,正一步步的蚕食者国美的市场,曾经的中国第一家电零售巨头该何去何从?推到重建还是就此没落?就在这时,网友纷纷喊话黄光裕何时出狱。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近几年苏宁和国美都积极探索新零售模式,显然和苏宁相比,国美的概念零售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苏宁近些年智慧零售的提出,在其指导下,苏宁不断的拓展现在线下市场,一方面,巩固自身传统核心品类的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打造新的品类组合,优化供应链、加强全渠道的建设,效果显著。而反观国美。虽说也在积极探索,但走的相对保守,防守的战略,家电依旧是国美的核心品类,占据较大比重。苏宁积极的将线下线上流量与资源相融合,不断地调整业态整合资源,实现消费升级。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强大的品类拓展,让苏宁从传统的家电零售走向了涵盖包装食品、母婴、生鲜等全渠道拓展,为苏宁营收创造源源不断的动力,又一次的刷新苏宁的零售战绩。苏宁近些年的“一大两小多专”战略。加速了苏宁的全国的布局。所谓“一大”就是苏宁购物广场,尤其是在恒宁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恒大合资的这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苏宁的大体量业态布局,增强市场的影响力。“两小”指的是苏宁小店和苏宁易购的自营店,苏宁在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下,不断融合新技术,精确的抓住线上线下的流量出入口,围绕供应链和互联网做文章,实现质的飞跃。苏宁还通过自营与加盟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乡镇布局,深化零售市场,实现市场的全覆盖,虽说国美也提出了相应的“星火计划”,挖掘县域级市场,可能由于尚处在转型期,效果并不明显。苏宁强大的运营能力已经甩开了国美好几条街。前段时间更是与京东购买了万达14%的股份,可见其发展的强劲和实力的雄厚。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苏宁坚定不移的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所谓走出去就是苏宁积极的拓展国外市场,从大陆走到了香港,已经拥有26家门店,再到日本拥有40家店面,积极的拓展不断地扩大苏宁的影响力,引进来就是苏宁积极的引进新技术和理念,不断完善苏宁的运营架构,打造新零售。苏宁零售智慧核心就是借助技术,集合所有能集合的力量,开放平台,加强输出能力形成互惠互利的商业模式。苏宁所推广的场景互联在前些天刷新了人们的消费观。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苏宁智慧零售的提出和对中国新零售的探索,不仅让苏宁实现了新零售布局中的弯道超越,也为中国的新零售发展创造了条件,苏宁也再次翻开历史的篇章,一举成为新零售的领军人物。

国美与苏宁的差距,10年46亿,仅仅只是一个数字,但这个数字背后所反映出的是多方位、全渠道的胜利,国美一方面缺乏新资本的注入,使其没有在发展路上没有充足的保障,国美的转型应该考虑到更多的外界因素,将自身的战略融入到当前的新零售环境中,这样子战略转型的道路上可能会少走一些弯路,或许不会走的这么狼狈。

大家好,我是零售微世界,欢迎关注我,关注实时零售资讯,也可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一同交流新零售。最后来一波苏宁美照,一起来欣赏下吧。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国美营收不及苏宁40%,10年46亿,网友:黄光裕要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