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近些年零售界新聞不斷,各大零售企業刷新了一波又一波的神操作。尤其是蘇寧,2018對於蘇寧和張近東來說是造極之年,強大的爆發力,讓蘇寧從零售小弟瞬間上位,成為新零售的主導者,蘇寧的“智慧零售”讓蘇寧迅速站在零售巔峰,傲世群雄。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半年已過,零售商紛紛披露半年財報,《財富》披露,中國500強在消費零售排行榜顯示,蘇寧易購實現營收1879億,創造利潤42億,瘋狂的數據背後是對蘇寧新零售探索之路的肯定,而另一大看點是,同樣以家電起家的國內零售巨頭---國美控股,其實現營收715億,而它的利潤虧損竟達到4.5億元之多,這也是自09年來,蘇寧對國美的最大分差,國美零售巨頭的迅速沒落,和蘇寧的強勢騰飛證明了中國的傳統零售格局發生翻天覆地低的變化,新零售品牌的起步,例如永輝超市重慶百貨。供銷大集。大商股份等等加之傳統的零售商的轉型,正一步步的蠶食者國美的市場,曾經的中國第一家電零售巨頭該何去何從?推到重建還是就此沒落?就在這時,網友紛紛喊話黃光裕何時出獄。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近幾年蘇寧和國美都積極探索新零售模式,顯然和蘇寧相比,國美的概念零售仍有較大差距,尤其是蘇寧近些年智慧零售的提出,在其指導下,蘇寧不斷的拓展現在線下市場,一方面,鞏固自身傳統核心品類的優勢,另一方面積極打造新的品類組合,優化供應鏈、加強全渠道的建設,效果顯著。而反觀國美。雖說也在積極探索,但走的相對保守,防守的戰略,家電依舊是國美的核心品類,佔據較大比重。蘇寧積極的將線下線上流量與資源相融合,不斷地調整業態整合資源,實現消費升級。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強大的品類拓展,讓蘇寧從傳統的家電零售走向了涵蓋包裝食品、母嬰、生鮮等全渠道拓展,為蘇寧營收創造源源不斷的動力,又一次的刷新蘇寧的零售戰績。蘇寧近些年的“一大兩小多專”戰略。加速了蘇寧的全國的佈局。所謂“一大”就是蘇寧購物廣場,尤其是在恆寧商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恆大合資的這家公司將進一步加強蘇寧的大體量業態佈局,增強市場的影響力。“兩小”指的是蘇寧小店和蘇寧易購的自營店,蘇寧在與阿里巴巴的合作下,不斷融合新技術,精確的抓住線上線下的流量出入口,圍繞供應鏈和互聯網做文章,實現質的飛躍。蘇寧還通過自營與加盟的方式進一步完善鄉鎮佈局,深化零售市場,實現市場的全覆蓋,雖說國美也提出了相應的“星火計劃”,挖掘縣域級市場,可能由於尚處在轉型期,效果並不明顯。蘇寧強大的運營能力已經甩開了國美好幾條街。前段時間更是與京東購買了萬達14%的股份,可見其發展的強勁和實力的雄厚。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蘇寧堅定不移的實施走出去與引進來戰略,所謂走出去就是蘇寧積極的拓展國外市場,從大陸走到了香港,已經擁有26家門店,再到日本擁有40家店面,積極的拓展不斷地擴大蘇寧的影響力,引進來就是蘇寧積極的引進新技術和理念,不斷完善蘇寧的運營架構,打造新零售。蘇寧零售智慧核心就是藉助技術,集合所有能集合的力量,開放平臺,加強輸出能力形成互惠互利的商業模式。蘇寧所推廣的場景互聯在前些天刷新了人們的消費觀。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蘇寧智慧零售的提出和對中國新零售的探索,不僅讓蘇寧實現了新零售佈局中的彎道超越,也為中國的新零售發展創造了條件,蘇寧也再次翻開歷史的篇章,一舉成為新零售的領軍人物。

國美與蘇寧的差距,10年46億,僅僅只是一個數字,但這個數字背後所反映出的是多方位、全渠道的勝利,國美一方面缺乏新資本的注入,使其沒有在發展路上沒有充足的保障,國美的轉型應該考慮到更多的外界因素,將自身的戰略融入到當前的新零售環境中,這樣子戰略轉型的道路上可能會少走一些彎路,或許不會走的這麼狼狽。

大家好,我是零售微世界,歡迎關注我,關注實時零售資訊,也可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一同交流新零售。最後來一波蘇寧美照,一起來欣賞下吧。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國美營收不及蘇寧40%,10年46億,網友:黃光裕要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