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農作物也會「中暑」!高溫熱害早預防措施要做好

眼下,正是大田農作物需水需肥的關鍵時期,自7月中旬以來,全省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晴熱天氣,給農作物生長造成了一定危害。根據省氣象部門預報,本週我省大部地區以晴熱少雨天氣為主,35℃以上的高溫日數仍可達3到5天,週末全省大部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6℃~38℃,局部39℃~40℃。預計全省周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3℃。

你知道嗎?農作物也會“中暑”!高溫熱害早預防措施要做好

高溫熱害屬於暗災,易被農民忽視。農業專家提醒農民朋友結合灌溉澆水和及時補肥,防範農作物高溫熱害。

玉米生長關鍵期緩解高溫影響方法:科學水肥管理7月下旬後,我省大部分地區夏玉米正處於旺盛的營養生長到生殖生長轉化的關鍵時期,也是對光、肥、水、熱、氣等氣候因素非常敏感的時期。

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成員、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劉天學介紹說,玉米屬於比較耐熱的作物,全生育期都需要較高的溫度,但溫度升高超過玉米的適應範圍就會造成玉米生理代謝的紊亂和細胞損傷,從而影響玉米的生長髮育和產量與品質的形成。花期是玉米穗發育成熟並進行開花授粉的關鍵時期,也是玉米對高溫反應最敏感的時期,此期遭遇高溫天氣致災減產最為嚴重。2013年、2014年和2016年黃淮海南部地區玉米花期均遭遇持續期長、強度大的高溫天氣,造成玉米結實性差,局部減產。

針對玉米高溫熱害,劉天學介紹說,科學水肥管理,尤其是充分滿足穗期對水肥的需求,促進根、莖、葉等營養器官良好生長,能夠提高植株對高溫脅迫的耐受性。根據高溫天氣預警預報,在高溫天氣來臨時進行適量灌溉,可以降低玉米群體微環境溫度,同時水分蒸發也可以加快冠層散熱。也可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腐殖酸、尿素等水溶性肥料,既補充了營養,又降低了植株溫度,對高溫熱害緩解效果十分明顯。

此外,如在玉米開花散粉期遇到38℃以上持續高溫天氣,建議採用人工輔助授粉,減輕高溫對玉米授粉受精過程的影響,提高結實率。一般在上午8時至10時採集新鮮花粉,用自制授粉器給花絲授粉,花粉要隨採隨用。制種田採用該方法增產效果顯著。

大豆開花結莢期緩解高溫影響方法:灌溉+噴施葉面肥目前,我省大豆正處於開花結莢期,近日持續高溫天氣對大豆生長非常不利。

7月27日,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鄭州綜合試驗站站長、省農科院經作所大豆研究室主任盧為國研究員為種植戶支招:持續高溫天氣下,可根據田間實際情況,採取灌溉、噴施葉面肥等措施,緩解高溫天氣的影響。

盧為國介紹說,持續高溫對大豆的主要危害是造成落花落莢,帶來產量損失。即使大豆已經結莢,但1釐米以內的小莢也容易受高溫影響而難以形成產量。

“澆水可以緩解高溫天氣帶來的危害,噴灌效果最佳。”盧為國解釋說,因為噴灌能夠有效降低大豆葉面溫度。在高溫高溼環境下,大豆生長速度較快,生長過旺,田間鬱閉作用加劇,更易受到高溫影響,可適當控旺;若非旺長,則可噴施葉面肥,調節營養,補充大豆營養,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永城市農技推廣中心呂愛淑提醒說,高溫乾旱天氣,有利於飛蝨等刺吸式害蟲發生,大豆田應及時噴灑農藥預防病毒病發生。

來源 新型肥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