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老人手工制琴50餘年 擔心老手藝失傳 唯一心病沒有接班人


在西安市都城隍廟附近,提起制琴修琴的劉紅孝,個個都誇他手藝過人,大半輩子都在從事手工制琴。馬上70歲了的劉紅孝,本該在家頤養天年,可他說,跟傳統樂器打了一輩子交道,有了情感,想讓他放下還真有些捨不得。還有就是他的這門老手藝,一直沒有傳承人,現在年輕人,都不玩這個了,這也是老人沒法“退休”的原因。

今年69歲的劉紅孝,從事手工製作二胡、板胡等傳統樂器已有50餘年了,還在業內積攢了良好口碑。常有全國各地的人慕名找他制琴、修琴,部分作品還被日本、美國等地的買家收藏。

 說起琴的品策,劉紅孝:“現在機器生產樂器,表面上看上去華麗,每天生產數量也多,但相比於純手工制伯的,還是有差距。”他說他手工做一把琴至少需要半個月時間,又稱,手工制琴可以根據人的手掌大小、比例尺寸、個子高低進行量身定製,機器則不然,它一個模子從頭做到尾,二者的使用感受如果是行家,一定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劉紅孝說的頭頭是道,分析的還真有些道理。


做了幾十年琴的劉紅孝,還被評為傳統樂器手工製作技藝的省級非遺傳承人。

劉紅孝心裡有個最大的遺憾,他說,自己之所以這麼大歲數還在堅持,一是因為自己的愛好,老有所樂嘛;二是自己既然是非遺傳承人,可惜一直找不到傳承的人,現在的年輕人,對這些樂器、手工啥的,都不感興趣。年輕人感興趣的電子產品會多一些吧。

劉紅孝2000年來到西安,成立工作室後,經濟上早已不愁吃喝。劉紅孝說,現在唯一的心病,就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唉,劉紅孝老人嘆了一口氣。

劉紅孝老人正在維修一把多年前親手製作的二胡。還是那句話:“我就想趁自己還能幹得動,趕緊帶幾個徒弟出來。也算是我這個傳承人晚年做一點貢獻。”劉紅孝說。

劉紅孝老人正在維修一把多年前親手製作的二胡,一看他這個架勢,肯定是“老司機”啦。

劉紅孝老人正在維修一把多年前親手製作的二胡,他在介紹他手工製作的二胡配件。

劉紅孝老人還在堅守著,每天堅持做琴、修琴。他的那個收徒弟、傳承這門老手藝的願望,會早日實現嗎?讓我們一起期待。祝老人身體壇健康,早日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