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炙子烤肉哪家強?

建國大業71303841


每次有朋友來北京,作為一個不資深的北漂,首先會推薦烤鴨、爆肚、滷煮讓朋友對北京味兒充滿了失望。久而久之朋友再過來北京我就會告訴他北京菜不好吃,對於精緻的南方豬豬男孩,應該來北京嘗下高逼格的創意菜,外國菜!從三里屯soho吃到使館區,這一路上可謂遍佈了我尋味的身影。漸漸的我也總結了一份我的北京美食地圖。朋友再過來,我也能信手拈來的介紹哪家館子經濟實惠,哪家館子小眾而驚豔!在北京,只要味道好,餐廳就不愁客源。甚至可以做到挑客的地步。所謂網紅店,品牌店,動輒排隊幾小時,吃到嘴到底是真的滿足還是因為來之不易顯得格外好吃?這點不做評論,但是一個吃貨的嘴是不會騙自己的,好吃就是好吃!

知道這家店,是因為北京餐飲行業協會邀請,作為吃貨團去的~結果有點驚豔!

如果以後你有錢了你想做什麼?

開一家餐館兒!

如果有很多錢呢?

開很多家餐館兒!

以上是來自老闆華哥的講述他與其父親多年前的一段對話,顯然,作為擁有9家分店的華哥看來已經達到了有很多錢的地步了!

第一眼看到華哥,很難將他與餐飲老闆聯繫在一起,頂著個小馬尾,帶著小眼鏡,一雙很潮的鞋。感覺........很朋克。

華哥是餐飲界的新人,也是餐飲界的老人,為什麼?說他是新人是非常準確的,因為華哥是2013年才開始做炙子烤肉,為什麼說他是老人?因為家學淵源,姥爺是東來順的大廚,雖然一直從事的是網絡公關行業,但是家有大廚的傳承,這是一塊不可割捨的傳家寶,而繼承傳承最好的辦法那就是把傳承的東西展現給世人。於是就有了這9家分店的炙子革命老北京炙子烤肉店。

關於炙子烤肉

起源:炙子烤肉最早起源於塞外的遊牧民族,他們用獵刀將肉切成大塊再用蔥、姜、料汁喂好,點燃馬糞烤至半熟就可以吃了,方法及其簡單。隨著社會的進步,烤肉工藝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老百姓用鐵條釘成圓鐵板,叫做炙子,(最早是為了便於拆卸挪動,但後來發現鐵條間的縫隙正好可以讓烤出的油脂滴落,使肉口感不油膩,同時也使肉受熱更好。)下面用果木或松木取火,將牛肉或羊肉切成薄片煨好味後,放在炙子上用長筷翻烤,不一會滿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著氣氛就能使人胃口大增。

歷史:在明末清初,清順治年間,烤法相對簡單,炙子也相對笨重。最開始是用熟肉沾涼水在炙子上加熱後加醬油蒜瓣佐食。後來慢慢發展用生牛羊肉烤制,味道更好,也就慢慢流傳開來。直到後來傳到民間,產生了文吃與武吃之分。所謂文吃就是後廚給你烤好端出,武吃就是自己動手烤制,邊烤邊吃。因為當時的爐子較高,所以武吃大多是一腳站立一腳踩著長條板凳,這就是俗稱“老京味”,再到民國時期,鑄鐵炙子才得到廣泛流傳。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小炙子烤爐。

說到炙子,首選是鑄鐵,而鑄鐵製作出來後還不能直接用來烤肉,有一個過程叫養鍋不能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在這個習慣用不粘鍋的年代裡,傳統鐵鍋鑄鐵鍋家庭裡估計用的人不多,但是作為吃貨,可以簡單的解釋下,那就是養鍋很重要。厚厚的鑄鐵炙子拿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用羊尾油養,讓羊尾油慢慢的滲到鑄鐵鍋的表層,除了防粘,更為重要的是防止鑄鐵鍋生鏽,鑄鐵如果不養,甚至還會出現崩裂的現象。所以每次用完後還要風乾,最好在塗抹一層食用油來養鍋。(至於為什麼要羊尾油,那是因為宗教原因,這裡不多說)

鑄鐵這麼難用為什麼還要選擇鑄鐵炙子?鑄鐵炙子的導熱性可以說是什麼的慢,但是同樣,鑄鐵炙子的保溫性特別好。很多烤牛排的大廚都喜歡用鑄鐵烤爐,就是因為溫度比較溫度,烤出來還有鍋氣。這是不粘鍋完全無法做到的。所以在鑄鐵炙子燒透後直接將一盤醃製好的生肉倒上去,聽著吱吱響聲,略加翻炒一分鐘即熟。而味道卻有著烤肉特有的焦香,也就是俗稱的鍋氣。肉嫩,味香,食之極鮮。

探店評測

裝修:炙子革命用一個很俗的次那就是:情懷,裝修風格充滿了80、90初的北京兒時回憶,餐具的選則也是滿滿的回憶殺,一個大搪瓷茶缸子簡直是大愛,這一茶缸子裝滿了冰鎮酸梅湯簡直是好喝到炸。

牆繪生動有趣,除了年代感還有一股足球風。

菜品:菜品在北京算得上是物美價廉來。人均不足一百塊的硬貨在北京可以說不多見。一盤200g的純牛羊肉現點現拌充分保留了肉的鮮香及口感,這點比多數烤肉店要好,因為新鮮的肉攪拌後所保留的肉香味比醃製一晚上再烤的肉更能體現出肉的新鮮口感。個人十分喜歡吃肉食本身的鮮香味。(PS:按照人均2盤肉絕對夠吃)

提到新鮮就不得不說一句業界良心,炙子革命所有的鮮肉均是來自牛街採購。牛街作為回民聚集地,生鮮牛羊肉的品質在北京可以說是出了名的。可以這樣說,在牛街採購就等於品質的保證。同樣是牛羊肉,在牛街買比在市場上買可要貴上不少。

服務:因為炙子烤肉的鑄鐵炙子平均2-3盤肉就要更換,而炙子烤肉的技巧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好的,所以這邊的服務員都會很熱心的問你要不要幫你烤,而換炙子都不需要提醒就會眼疾手快的幫你換好。出於油煙的考慮,除了有大功率的吸菸機還提供防油濺的圍裙護服。這點可以說十分棒棒。

缺點:可能位置不太好找,在二樓。附近停車不太方便。服務員沒有好看的小姐姐,空調吹的時候會把部分桌臺的油煙跟火吹到一邊,導致吸菸機吸不走煙,油煙往外飛。火被吹到一邊會導致受熱不均。

總體評價:滿意,充滿人情味兒的老北京味道。下次帶外地朋友新的選擇~平時沒事小聚也是不錯的地方。


吃貨太梓愛旅行


1、烤肉劉

地址: 西城區 虎坊橋臘竹衚衕80號(工人俱樂部對面)

首先,點菜後,按每人一百元收押金,貌似是防止逃單用的,風險控制可以給10顆星了。臘竹衚衕西口有好幾家炙子烤肉店,這家號稱“最正宗”、“最老牌兒”的。臘竹衚衕西口往裡走,幾十米就到,綠底白字的招牌很醒目,一看就是清真店。內部說不上什麼裝潢,都是很接地氣的陳設,店面不大,幾間屋也就十幾張桌子。烤肉真心不錯!和其他地方的味道一比,就是不一樣!

2、炙子革命烤肉

地址: 西城區 缸瓦市羊皮市衚衕16號(靈境衚衕地鐵口北)

很狹小很老舊很懷念的小店、酸梅湯很好喝很特別、用餐具很有特色、特地去吃的。

還點了牛舌雞心大蝦魚豆腐和大缸酸梅湯,2個人吃的很飽。亮點是錫紙芝士大蝦,真的很贊很有創意!

3、厚味居老北京炙子烤肉

地址: 西城區 西南緯路31號院西11-2號(瀟湘大廈向南第一個紅綠燈西、北京育才學校北紅綠燈西)

這裡的烤肉筋性價比很高,烤羊肉質量不錯,炸饅頭和臭豆腐絕配,價格適中,不油膩。

4、老北京炙子烤肉

地址: 西城區 德外大街德外橋東南角(近南寧大廈)

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一個小店。店內裝修簡單,餐位不多而且比較擁擠,只適合2-4人小聚。但是要說比較注重美食的這些都可以忽略了。他家的肉質都是醃製過得,味道比較足,口味略微有些重,而且肉類的量都比較小,像金針菇、烤面什麼的量還比較大。 烤金針菇,烤面確實好吃, 烤肉時烤個酸菜也特別給勁,就不會覺得膩了。如果第一次來的話一般都是她們幫烤!

5、常贏三兄弟

地址: 朝陽區 駒子房(近朝陽新城)

常贏三兄弟是正宗的清真餐廳,所以肉的質量肯定是沒話說的,而且做的味道也挺好,每天生意都特別火,有炒菜不過很少吃 ,有銅鍋涮肉,炙子烤肉,推別推薦的就是炙子烤肉,兩個人點兩盤肉就夠了,給的量大,而且肉質新鮮 ,一盤肉包括洋蔥了,所以不用單點洋蔥了,這一共兩層,樓上都是大桌,包間不是很多,一層的廚房是玻璃的,透著乾淨,吃起來也放心。

6、京南第一涮(薛營村一店)

地址: 大興區 龐各莊薛營村西

特意去那吃的,羊肉串很大,肉嫩味正,烤白薯很好吃,很甜,糖火燒也非常好吃,芝麻燒餅也很香,羊蠍子美味極了,肉很嫩,裡面的湯還可以涮羊肉涮菜,手切羊肉很嫩很香,再來杯熱騰騰的豆漿,吃得我很舒服,素丸子也很不錯哦。挺有特色的一家店,涮肉和炙子烤肉還有燒烤做的都很不錯。

7、小李老北京炙子烤肉

地址: 朝陽區 磨房南里甲19號(朝陽民政局東側)

住在附近很久都沒有發現這家店,真的是很隱蔽,大家找到一個洗車的口進去就看到了~肉筋是自己燉的,說是兩週燉一次,那天去正好趕上新鮮出鍋,好運氣,確實是貨真價實,個人比較喜歡烤香菇,烤羊肉,一定要放足量的洋蔥,超棒!!!地道北京人,地道北京味!!!


北京吃貨


大冬天的,羊肉不用過多調料研製,就香菜蔥頭加點醬油,熱騰騰的烤熟,再來個剛出爐的麻醬燒餅,裹上剛剛的肉,在北京就得吃炙子烤肉啊!你手藝不錯的話,必須得武吃啊~

1.烤肉季

人均:¥117

地址:地安門外大街前海東沿14號

特色:炙子烤肉“南宛北季”最為出名,中華老字號說啥都得嚐嚐。想了很久還是給推薦什剎海這家吧,遊客多點,但景色也好;還有一家在鮮魚口,大家自行選擇。


2.烤肉宛

人均:¥108

地址:南禮士路58號

特色:“南宛北季”的南宛,跟別的不同,烤肉宛是飯莊,炒菜會多些,紅燒牛尾做的不錯。烤肉也使用單獨的鐵盤上的。


3.炙子革命

人均:¥92

地址:舊鼓樓大街鈴鐺衚衕25號

特色:肉必須是不錯的。跟前兩家不同這家脫離了上世紀90年代的餐廳服務風格,是個80後風格的主題餐廳,年輕人會喜歡!


4.劉記炙子烤肉

人均:¥83

地址:虎坊橋臘竹衚衕85號

特色:推薦牛羊肉,羊腰牛舌,三五好友,五六盤肉,喝點小酒,美美的。早些年的炙子烤肉拆的拆,剩下的也就這麼幾家了。


5.大槐樹烤肉

人均:¥92

地址:美術館東街23號

特色:我好基友強烈推薦的。這家店在中國美術館附近,看個展覽之後繞道去東街,吃個烤肉。精神和胃口的雙重滿足!

更多美食發現,微信搜索:吃大姑和扒大姨,獲取更多美食美味


吃大姑和扒大姨


三環新城的銅炙老北京炙子烤肉也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