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懷柔建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實訓中心 三大平台助力建強黨支部

北京懷柔建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實訓中心 三大平臺助力建強黨支部

 圖為北京市懷柔區實訓中心實操演練組織生活會。

如何切實提高黨支部建設的規範化水平,是當前很多基層黨組織正在探索的課題。但在實踐中,學習缺資料、培訓不見效等問題,仍讓一些地方撓頭。

為破解難題,北京市懷柔區將廢舊廠房改建為“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實訓中心”,並以其為載體,創新搭建起學習教育、實訓模擬、遠程紀實三大平臺。“讓基層黨務工作者在學習中找差距,在演練中學本領,在監督下固化成果。”懷柔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遲行剛說,“實訓中心讓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有了抓手”。

學有所依 氛圍引導

北京市懷柔區楊雁路旁,一處藍白相間的舊廠房並不起眼,但不斷進出的車輛和人群,卻凸顯著這裡的不同。

“這處舊廠房原來是拆遷選房中心,經過重新設計改造,成了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實訓中心。”懷柔區委黨校黨委書記王保軍介紹,從設計、施工到投入使用,僅用了一個半月時間。

走進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實訓中心,“看有內容、學有榜樣、練有示範、幹有目標、督有平臺”20個大字格外醒目。“這也是實訓中心建設的初衷。”王保軍介紹,實訓中心主要由展廳、實操演練室和督導紀實平臺3部分組成。

黨章、黨支部組織設置、“三會一課”流程、主題黨日開展要求……800餘平方米的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展廳內,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全流程介紹了黨支部工作規範。

“我們的講解內容,都是由黨校經驗豐富的教師負責指導,統一講解詞,力爭做到動作一致、發聲一致。” 王保軍介紹,培訓中心還安排了重溫入黨誓詞集體宣誓環節;設立了培訓掠影牆,將培訓過程中發掘出來的先進人物事例、優秀承諾內容進行展示宣傳。“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營造氛圍,增強培訓的儀式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黨員思想態度,增強黨性意識,促進行為規範。”

“當我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的那一刻,我更加懂得作為第一書記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懷柔區四渡河村第一書記王彩虹表示,“今後,我要對照入黨誓詞找差距、改不足,處處以身作則,努力做一名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者”。

“最讓我感動的是觀看紀錄片這個環節,那些老黨員的真實經歷和對黨的無限忠誠,讓我們肅然起敬,很多同志都流了眼淚。” 剛參加完培訓的懷柔區九渡河鎮西水峪村村官助理孫躍說。

“老黨員和他們的記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但這筆財富隨著時間的流逝正在逐漸消失。”遲行剛介紹,懷柔區歷時兩年,尋訪了全區300多位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請他們講述紅色記憶,並以此製作了紀錄片《忠誠》,作為實訓中心的必看影片。“我們不僅要讓貼在牆上的規章制度入腦,更重要的是通過增強黨性意識讓它入心,從而形成行動自覺。”

據統計,實訓中心自2017年10月建立以來,共計接待受眾15171人次,其中實訓9253人,社會服務5922人。

訓有示範 注重實操

加強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提升組織力,關鍵要解決“幹什麼、怎麼幹、誰來幹、幹成什麼樣”的問題。

“實訓中心重點就是要解決基層黨組織黨務工作中,特別是‘三會一課’不會抓、抓不好、不規範,以及農村黨員教育資源少、內容不飽滿、形式單一等問題。”遲行剛說,“理論要講,制度要學,但更重要的是要多演練多實踐,在實操中找差距找不足”。

編髮《百問百答》培訓教材;挑選區委黨校骨幹教師、黨務經驗豐富的領導幹部、區委組織部幹部組建講師團,現場開展“三會一課”操作培訓;設立4個實操演練室,針對農村、社區、機關、非公企業等黨組織特點,設計各自統一的實操情境,確保不同領域的黨務工作者學有所依、訓有示範。

今年4月13日,懷柔區懷北鎮神山村黨支部書記張祖林帶著53名黨員到中心上了一堂黨支部規範化實訓課。這次,張祖林和村裡黨員演練的是支部大會,雖然對各種注意事項早已爛熟於心,可沒想到還是被老師找出了問題。“開支部大會時,如無特殊情況,一般由村黨支部書記主持,咱村這次的支部大會卻是村黨支部副書記主持,這點應當進行規範。來,咱們按照正確程序,再把這個環節演練一遍。”演練結束,張祖林感慨不少,“這回一練,明顯感覺提升空間不小,要達到規範還得努力”。

對實操演練同樣記憶猶新的還有78歲的馬金橋,做了一輩子黨務工作的他,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現任懷柔區龍山街道青春苑西區社區黨支部書記。

“我們社區有35名黨員,由於大部分都是退休的,以前開會就比較簡單,感覺有事大家碰一下就得了,也沒覺得有啥不對的地方。”馬金橋說,“去實訓後感覺還真不行,老師給指出了好多問題。作為老黨員,離崗不能離了組織,規範化上咱得帶頭”。

據瞭解,截至目前,懷柔全區1348名黨支部書記,已實現培訓全覆蓋。“黨支部書記是推進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工作的關鍵。讓他們知曉‘會怎麼開,課怎麼上’只是起點。”遲行剛介紹,接下來實訓中心還要從基礎培訓入手,逐步豐富培訓內容、提高培訓要求。“以規範化建設為抓手,切實提升黨支部書記引領發展、服務群眾、促進和諧的能力和本領。”

全程紀實 跟蹤問效

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召開情況監督難、指導難,怎麼辦?在懷柔區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實訓中心,一面大屏聯通了全區300多個黨支部會議室,24小時隨時查看。

“只要有會議召開,系統自動記錄,隨時可以調閱。”王保軍介紹,通過這一可視化遠程平臺,組織部門不但可以查看督導實操演練實況,而且還可實時查看督導各基層黨組織開展各項活動的現場情況,實現對基層黨支部的遠程實時督導。

雖然只有3個人,開會也不敢馬虎。緊靠紅螺寺的懷柔區懷柔鎮蘆莊村黨支部一共有3名支委。“人雖然少,但開起會來該有的程序一點也不能少。”黨支部書記盧文澤說,“上面有攝像頭看著,整個過程都要存檔”。

除了利用信息化手段,懷柔區還通過建立相關制度,對黨支部培訓、工作、履職等情況全程紀實,跟蹤問效。

對培訓過程紀實。建立組織調訓制度,各黨(工)委領導帶隊參加培訓,集中籤到,並簽訂個人承諾書、承諾卡,進行集體宣誓,為村黨支部日後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提供有效工具。同時,做好工作日誌、培訓日誌、參觀日誌的記錄和整理。堅持每日一訪談、一日一總結、一期一小結。

對工作效果紀實。建立“好的進教材、差的回爐來”的培訓激勵約束機制。將開展黨內組織生活非常規範、表現突出的黨支部,作為典型示範的樣板,納入培訓教材供學習參考;針對培訓考核不合格,特別是對一些演練記錄不規範、演練不認真、調訓未參加的黨支部班子及成員重新補訓。

對班子履職紀實。完善村、社區黨組織評星定級制度,設置“組織領航星、服務發展星、生態環境星、民主和諧星、示範引領星”,綜合日常瞭解、“三級聯創”督導檢查以及村(社區)黨組織在實訓中心的表現,對黨支部班子進行綜合評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