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去大城市讀三本,也不在小城市讀二本,這句話真的正確嗎?

王昆立


在高考分數出來後,填報大學成為一個重要難題。家長與孩子的看法往往有所差別,家長考慮的較為長遠,而孩子可能根據喜好來填報志願。

二本與三本同在本科批次,但在學費、資源等方面存在差距。大學的選擇從長遠來看,還需要考慮城市發展等方面。


大城市的三本學院與小城市的二本大學差別不大,經濟條件能滿足三本學院的高額學費,建議就讀大城市的三本學院。二本與三本學院的差別不大,同樣的分數能考上二本大學,不如填報三本學院。分數高,可以選擇三本學院的熱門專業,專業選的好對以後就業有一定的優勢。


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大城市將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本科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壓力大,二本學生與三本學生可以選擇提升自己的學歷,繼續考研能獲取更好的發展機會。大城市的學校佔據地理位置優勢,城市發展速度快,就業機會多,對學生來說能減少就業壓力。長遠來看,在小城市就業發展前景不大,經濟壓力可能相對較小。


有壓力才會前進的動力,家長與孩子的意見應該達成一致,讀三本學校也不代表低人一等。雖說二本大學可能有更好的實習機會,在大城市有更多的公司招聘,只要有積極的工作態度,不斷提升學習能力,就能獲得很好的發展。就業後面臨成家的問題,在大城市有優質的教育資源,買房等經濟壓力可以慢慢解決。


決勝網


感謝關注:誰不曾彷徨。研途有我,不再孤單!

說實話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個人是非常贊同的,不一定說在大城市的三本讀書就業要好於小地方的二本,但是可以說的是肯定不會相差很大!



城市因素

很多人在報考的時候都會忽略這個問題,不管分數高低,第一個考慮的因素就是報考院校的名氣還有專業,當然這兩點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學校所在地對於學生這四年的幫助非常大!

大學並不是像高中那樣只需要單純的學習,一個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書呆子在工作中肯定要多走很多彎路。這也就是很多人說的高分低能的表現!



如果有條件,好奇的人可以去大城市的普通院校裡去看看,你會發現學生的精神面貌就有很大的區別,甚至就連找工作都會方便很多!

二本-三本

萬惡的鄙視鏈,985優越其他院校,211之於普通本科,一本對二本,二本對三本,三本對專科!



但是就找工作而言很多二本和三本學校差別不大,這種差距完全可以用學校所在城市來彌補!

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我會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信息!


誰不曾彷徨


作為一名長期奮鬥在高考一線的老師,我比較認同這種觀點!

首先,大城市能夠開拓你的視野,提升能力,增加就業機會。

我所畢業的學校,處於一所小縣級市。雖然這孫學校很出名,學生很刻苦,但是不得不說,學生的視野並不寬,每天都是在學校學習,沒有多少鍛鍊的機會,沒有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最要命的是,在招聘會上,你幾乎看不到什麼像樣的公司。所以,考研、考公務員就成了幾乎所有人的追求,考上的,也許能改變命運,考不上的,工作也很難保證!

而大城市的學校就不一樣了,即便是三本學校,也有很多進入好單位的機會。

其次,三本院校基本上都是熱門專業,有些學校畢業證和本校一樣,並不會受到招聘歧視。即便是寫上了二級學院的名字,由於是熱門專業,就業機會也更多。


最後,學校所在城市也許就是你未來生活城市!去大城市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想。如果你在一個小城市上大學,去大城市的希望基本上被磨滅了。只有去大城市上學,才增加了這種可能。

我是“贏在高三”,歡迎關注,獲得更多指導!


贏在高三


其實對於這個話題,真的是不同人,見仁見智,我個人曾經並沒有認為,如果要讀大學,非要去大城市,但是我後來自己的親身經歷所決定了,我也堅持了這樣一種看法,就是一定要去大城市讀一個與城市有關係的專業,這種情況在那些應用型專業也更加明顯,比如說,如果你將來打算從事新聞媒體工作,那麼你這個學校所在的城市就非常重要了,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

如果你所讀的大學不是在一個一線城市,或者最起碼是一個好的二線城市,那麼對你的就業發展都會非常的不利,很簡單的道理,因為當你想尋求一個好的實習機會的時候都找不到,我說的是在一些小城市,所以說這個問題,問去大城市讀三本,還是在小城市讀二本,當然了,從我來看,這都不是好的選擇,為什麼不能考一個一本呢?

如果說自己的成績已經到了不錯的水準,我覺得你得看這個小城市小到什麼程度,如果說是一個三四線的小城市,那麼這個二本確實意義不大,比如說中國有很多三四線的小城市,都有自己的什麼學院,比如說山東省有濰坊學院,菏澤學院,棗莊學院,濱州學院等等,這些大學的確是二本,但是似乎真的不如一些一線城市的獨立學院。因為你在一線城市讀書,將來找工作的話,機會的確比二三線城市多很多,這個並不是你自己能夠決定的,所以說一個人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如果說你所處的環境不利於你的發展,那麼他也將嚴重地阻礙你的前途,這就是我個人的親身經歷。不過話說回來,既然你問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能把高考成績儘量提高一些呢?其實當一個人的成績到了二本或三本的時候,真的就沒有多少好的選擇了。


黃帥


在讀大學之前我對這句話是不太認可的,但到了大四,在找工作的問題上已經驗證了這點的正確性,但是有一個前提是,小城市的二本,而非小城市的一本或重點。

首先,三本和二本的區別現在已經越來越小了,甚至一些三本在某些方面要超越公辦的二本,這體現在教學資源方面,就我的本專業新聞專業而言,我們二本學校,系裡想要買一套無人機設備,讓學生學習無人機攝像的問題,學校都不批准,很多三本院校,在這方面則相對靈活。

因此,我覺得三本二本現在區別較小,所以這個問題可以等同為,在大城市讀普通本科,和小城市讀普通本科的問題,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了。

大城市擁有小城市難以企及的資源和工作機會,相對較少的裙帶關係,只要你夠努力,有實力,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忽視二本三本,何況兩者區別甚小,就我們專業,很多同學在學校本地找工作,甚至沒有一家正規的傳媒類公司,現在很多都去了北京,大都進了鳳凰網,互動百科之類的大公司,所以大城市真的很重要!


NY王同學


從這幾年的親身經歷來看,我真的非常認同這樣的說法,以前我感覺學校重要,直到我工作後才明白,其實不是,是你所在的城市重要。

首先說一說原因,現在我在北京,明顯的感覺就是北京的資源是任何地方都不可比擬的。

1、首先畢業後薪資待遇


讀完大學後,工作的人中,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就近工作,如果城市發展的好,那麼一定會先在自己的城市工作,一方面同學朋友自己的人脈資源都在這裡,另一方面也想在大城市鍛鍊一下。看看2018年春季求職的平均薪酬吧。


北上廣深依然是最高的,杭州薪資高,大概是因為有阿里巴巴集團,馬雲還是挺厲害的。北京最高10197元,二線城市的薪資顯然是沒有競爭力的。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城市開始出臺各種政策,搶奪人才,但是還是無法阻止人紛紛湧入大城市。新一線城市的出爐也加速了這種人才的搶奪。


2、實習機會多

一線城市的實習機會太多了。尤其是北京,如果大學四年每次的寒暑假都去實習,那麼你大學四年至少比別人多6次實習經歷。小城市沒有實習機會,一般都是回家打零工,或者直接不去實習。那差的可是6次的實習經歷。6次是什麼概念,你還沒有畢業,就有了經驗,企業招你進去是幹活的,創造效益的,不是為了讓你學習,所以他們一定是選擇那個有經驗的。我的朋友曾跟我說過一件事,讓我記憶深刻。2個畢業生應聘同一個崗位,一個是畢業學校好,但是沒有工作經驗,一個是學校差一點,但是有多次的實習經歷,最後,他們選擇了後者,為什麼?後者進公司後就可以直接產生收益。企業不是慈善機構,他們要生存,所以知道為什麼一定要有工作經驗了吧.。

3、城市資源廣


去大城市你才會明白,大城市的資源太多了,你耳濡目染,時間久了也會有一些變化。各種職業培訓或者技能培訓,首選大城市。如果你想學習新的技能,通過線下的集訓營形式,那北上廣深的機會太多了,羅胖的跨年演講是在深圳開的,各類新媒體的線下課幾乎都在北京、上海、深圳。其他地方根本沒有機會接觸這些。有時間週末可以去看看各類藝術展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增長你的見識,開闊你的視野。有些東西你感覺沒有作用,但是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他已經慢慢滲入你的生活了。


所以,選學校時,無論是考研還是高考,都要看城市,城市的發展水平真的會影響你的發展,對你塑造個人魅力也會有一些影響。城市會影響你,但是不能決定你的人生,因為你的人生在自己手裡。


我是西渡橋學姐,考研初試、複試、選學校選專業都懂的老司機。歡迎來撩。


對於大城市與小城市,你有那些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過過招。


西渡橋學姐


就此問題,作為一位家長,談談自己的看法。

    • 三本學校和二本學校,就教學質量和學生生源來說,區別不大。二本學校比三本學校的分數稍高一點,甚至交叉;
    • 二本學校大多是由原來比較好的高職或好的專科學校,發展起來的。三本學校大多是由原來比較有實力的大學舉辦,屬於大學的第三產業,並由此演繹過來的;
    • 大學四年,二本學生享有的社會資源和大城市的三本學生差異比較大,進而,對學生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 小城市的二本和大城市的三本投入的教育成本差異較大;二本學費低,三本學費高;
    • 一個大學生的發展,不完全取決於學校,更多的是大學生自己的綜合素質,和他所正好的際遇。
    • 一個大學生的發展,和他所處的地域或環境有較大的關係,有的地方發展快,有的地方可能慢一些,這都很正常。
    • 歡迎大學生朋友討論、指正!

    世語坦然




    學書法的有一句名言:

    取法乎上。

    臨摹書法,寧可選取歷代法帖,也不可隨便拜師。上學亦然,寧可在小城市教學質量高的學校讀二本,不願去大城市教學一般的讀三本。二本與三本,雖然只差一步,但兩者的差距與一本和二本的學校相比可謂天壤之別。雖然三本的未必不優秀,但起跑線不同,誰也不願意在剛開始就顯劣勢,何況齊頭並進跑一段路都有前後。

    如果同樣是二本,到哪裡去上學可用“取法乎上”來比擬,選大城市上學是理智的,畢竟它的文化是前衛的,信息是流暢的,交流是互動的,甚至平臺是現成的,但地理環境固然重要,沒有比“門檻”更重的了,這也是現實的考量,同時也是理智的選擇。地理環境對人的影響是相對的,艱苦有艱苦的好處,我們現在讀的好多詩詞,大都是從軍者到邊關上所寫,如果沒有那些邊塞詩人,中國文學不會這樣豐富多彩。

    同等條件下選擇地理位置上的優劣,這本是支招的事,其實,把書唸到了這個份上,各有各的想法和注意,不是靠別人隻言片語所能改變,勸與不勸都是多餘的。只是看到這個話題,覺得很沉重,假如把高校都放到鄉鎮上那又如何呢?是不是又一輪選江南江北呢?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太理性了是否會失去本能的不甘示弱秉性,以此引發出產出人才的衡量標準問題,是否只有往佔有絕對優勢地理位置上的靠攏才能培養呢?萬一處於劣勢的地理位置上也能培養出人才呢?怎麼辦?

    從這個提問可以換個思維,蘇軾一生寫詩填詞,在朝時日不多,大多貶放偏僻。那麼,他到底是大城市的詩人呢?還是小地方的詩人呢?

    大學賦,《中華辭賦》,2015年第5期。


    三上詞話作者


    寧願到大城市讀三本,也不願在小城市讀二本,有一定的合理性。

    如果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建議讀小城市的二本,其優勢是學費低生活費用不高。

    大城市的好多三本院校,起初掛靠的是全國名校985或211,師資設備可以共享,師資力量辦學條件遠比小城市二本院校好,教學質量也比較高。小城市的二本有些是原中專提升出來的,一般沒有知名的教授任教,好多教師是名校畢業不久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怎麼比得上大城市三本校由名校在職或退休的教授任教?

    到大城市讀書,見多識廣。到大城市讀書,在校期間見到了世面,眼界開闊,見到的新生事物比較快,一般來說,人的思維與小城市的人都活絡一些,眼光遠大一些,有利於人較快地成長。此外大城市遊玩的地方也比較多,有利於節假日休閒。因為大城市好大學多,即使三本的學生,家庭條件一般還可以,家住在大城市,好多家裡已有住房,小城市的孩子到大城市讀三本,也容易找到條件較好的異性朋友。

    小城市的二本院校,畢業後就業比較困難。一是因為小城市就業崗位少,工資收入又低,好多人不願在當地找工作。到大城市就業,遠不如在大城市讀三本的學生對環境的熟悉,人際交往能力較差,找工作可利用的資源太少。再者大城市的好多老闆寧可認可當地的三本大學,對小城市的二本認可度較低。所以小城市的二本生到大城市就業較為困難。

    以上看法可作參考。


    亭亭玉立104648451


    正確,從小死讀書讀死書到高中,是該去外面見見世面漲漲見識了,而去一線城市讀書,就是最好的機會。一線城市的三本擁有的資源未必三線的二本比得上。城市的人文環境大不相同。以北京為例,各種免費的博物館和主題活動,窮學生沒錢也可以參觀參與,很多演出比如京劇話劇等,會有100元以下的惠民票,即使工薪階層學生黨也可以享受輕鬆的休閒時刻。一線城市精英多,到處都是學習的榜樣。城市系統運轉比較規範,比如換護照前後15分鐘就審核完畢,不像小地方辦啥事都要託人情!

    關鍵是一線城市有機會找到很特別的工作。比如朋友在一家丹麥駐北京的公司工作,北歐企業的福利,大大地好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