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確權出現糾紛怎麼辦?非農業戶口能確權嗎?

宅基地確權出現糾紛怎麼辦?非農業戶口能確權嗎?

2018年是國家規劃當中完成全國土地確權的最後一年,其中宅基地確權也是關鍵的組成部分。在最後的首尾階段,有哪些問題是需要農民朋友特別注意的呢?

農村宅基地確權出現糾紛應該怎麼辦?

我國《土地管理法》中對宅基地糾紛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三種:

1、協商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2、行政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3、司法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的糾紛,只與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條和第53條的規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於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宅基地確權出現糾紛怎麼辦?非農業戶口能確權嗎?

原屬村的非農業人口,在原村的房屋是可以確權的。但是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①通過法律程序,以合法繼承方式取得的宅基地及其房屋的,可以確權。

②因為升學讀書、就業或者服兵役正常遷移成為非農戶口的,在原通過合法手續批准建造的宅基地及房子,可以確權。

③因為婚姻、投靠遷移成為非農的,原批准建造的宅基地及房屋,可以確權。

④因為服刑等原因遷移成為非農成員的,原批誰建造的房子可以確權。

⑤不是本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員,因重點工程建設、地質災害、新農村建設、山區搬離等原因批准異地建造的,可以確權。

⑥199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前,原城鎮居民合法建造的農村房屋,可以確權。

由於歷史原因,農村房屋確權複雜,農民朋友要妥然保管權源資料,以確保合法確權。

宅基地確權出現糾紛怎麼辦?非農業戶口能確權嗎?

農村宅基地遇到糾紛處理原則有哪些?

實踐中,因宅基地使用權而發生的糾紛在民事糾紛中比較常見。對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應按下列原則妥善處理:

①依法保護國家、集體的宅基地所有權。

②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

③宅基地使用權隨房屋轉移的原則。

④尊重歷史、面對現實,有利於生產、生活的原則。

⑤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