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的祕密44:父母沒啥理念,孩子也很出色?這四點他不告訴你

父母知了

幼升小專欄第44篇,先來分享一些精彩留言,每一條留言都是一個思考者的分享:

  • 孩子成長過程需要不斷鼓勵和讚美是必須的,但是該批評還得批評,讓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足,並接受自己的不足,一味的鼓勵教育會讓孩子表面自信,內心脆弱,一旦遭到否定就會暴跳如雷或者意志消沉。
  • 提醒那些“完全否定式”的父母,需要轉型,請注意是完全否定式,孩子做什麼都是錯的,走一步路,拿一個東西,都要找出問題來的父母,這很可怕。這和批評是兩回事,孩子若是犯了錯誤,需要指出,批評是必要的,但批評不是否定式,而是更有針對性,具體的。例如孩子因為湯太燙,把碗摔了,完全否定式的父母就是“你看你,端個碗都不行還能幹啥?真是無用的東西!”而理性批評的父母會說:“端之前先試一下溫度,可以找塊隔熱的毛巾或者端的時候端碗底就不燙了,你看就這樣。”父母親手示範一下,這樣的方式孩子既可以認識到自己的莽撞,又能學習到正確的方式,效果就不一樣了。——這是我對上面留言的回覆
  • 昨天看新聞北京連借帶貸,花了700萬的學區房(老破小的小區),結果說調劑就調劑到十幾里路之外,然後一切可想而知,整個家庭陷入黑暗之中,我們在孩子在教育上是不是中邪了。
  • 我有一個疑問,我們在孩子小時候培養的這些東西,將來真的會影響他的成長麼,為什麼有些孩子看起來家裡也沒有特別的教育,結果很出色,考上了很好的大學。而另外一些小時候很重視孩子教育的家庭,結果多年後,孩子也是很平常,甚至不如其他的孩子,這怎麼解釋呢?這是困擾我很久的問題,眼看孩子現在馬上要去一年級了,究竟該怎麼辦呢?
幼升小的秘密44:父母沒啥理念,孩子也很出色?這四點他不告訴你

留言中有些問題是作為個體承受的時代之痛,似乎無解,例如學區房那個新聞,我也看到了,那些家庭在房價最高點入手,然後失去名校學位,這種落差不是一點點。最後一條留言非常好,提出了一個困惑,以至於他現在還在猶豫究竟該不該干預孩子的成長。

今天的文字就來聊聊這個問題,不是用枯燥的理論,而是用一些經歷和感悟,互相啟發一下。

首先要表明我的態度:在孩子童年時代的家庭教育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當然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但如果父母堅持合適的家庭教育,一定會讓孩子成長在正道上。

你所看到的那些好像家庭條件不怎麼樣的家庭培養出了優秀的孩子,你可以參照前面的一篇文字《文化不高的父母怎麼陪伴孩子學習?給你幾點建議》,他們在家庭裡的許多做法或許是適合孩子成長規律的;而你認為那些所謂很重視孩子教育的家庭(可能是參加高價補課班之類,捨得花錢),有許多方法可能是反教育的,孩子成長的不好也在情理之中。

兒子進大學之處,學校進行了一個心理測量,也就是如實填寫一些選項,然後系統自動會給出一些數據,後來在微信發回心理測量的數據和結論:“恭喜你,一切都很棒,無論心理健康還是學業測試,都處於優秀的狀態,再接再厲!”兒子在微信圖片後淡淡的附言:“其實,這都是自然的結果,你們的態度和做法決定了這些數據的可靠性。”

兒子說的“你們的態度”,大概是指我們從小和他的相處,以及在他成長過程中的出現問題時候的應對之道,現在看基本上還是合適的,在正道上,沒有偏離。

具體想了一想,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在6歲左右(大概也是幼升小的階段)注重了這四個方面,分享這些做法和思考,只是想從一個個案來說明孩子成長的複雜性和曲折性,需要父母耐心陪伴,這一點絲毫不能有懷疑。

幼升小的秘密44:父母沒啥理念,孩子也很出色?這四點他不告訴你

思考力、價值觀的培養

在日常生活裡,孩子成績好,父母自然高興,喜笑顏開,這個心理當然是積極的,但我們必須理智的認識到孩子的智商如何,並不全部體現於考試的分數,還有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等。孩子需要從小鼓勵他們自我思考,通過分析來找到答案,家長若是能夠堅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思考力,長大之後孩子的思維會更加活躍,看待事物的視角也會更加寬廣。媒體上不時有耳聞清華北大畢業生或者在校生的一些醜聞,最新的一則是北大女生歐洲超市行竊,視頻裡看她的手法顯然是老手,可見高分並不必然擁有常識性的價值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這裡的思考力培養實際上主要是思維訓練,包括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等等,兒子的批判性思維在同齡人中算是比較突出的,倒不是說他看事情一定都是批判反對意見,而是在面對問題時有更為理性和多元的判斷。在高中期間,他會為了宿舍同學的利益和校方去交涉,有禮有節,破除一些陳舊的制度,得到同學的肯定。他不會固執於一念,這一點我特別欣賞,也是他現在在大學裡遊刃有餘的基礎,這個月(8月3-13日)剛剛組織了團隊前往雲貴川,考察西南聯大的舊跡,以及梁思成所在中國營造社在宜賓李莊的舊址,近距離去感悟那個年代學子精英的心路歷程,留下許多第一手資料,重新思考一些問題。這些實際上就是分數之外的寬廣思維,和他小時候得到的訓練是密不可分的。

有一點兒子是明白的,我們從他入小學開始從無分數要求,直到高考結束為止,從來沒有給他分數指標,這個力量是他內生的,從四歲開始,每年會帶他外出旅行,國內的著名大學他都去過。高二的時候參與了一箇中外交流夏令營活動,他自己確定新的目標,一年之後,如願以償,現在當然有了新的目標,在我們看來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但現在只要他願意,是可以實現的。

所以,深刻寬廣的思考力、篤信篤行的價值觀,父母一定要在幼升小的階段贈送給孩子。

幼升小的秘密44:父母沒啥理念,孩子也很出色?這四點他不告訴你

身體鍛鍊好,一個可行的運動習慣

現在的孩子抵抗力都不如以前的孩子好了,尤其是在換季的時候總是很容易傷風感冒,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人發展的基礎。

因此,孩子要有規律的鍛鍊,尤其是在孩子幼升小階段,身體的運動不僅可以鍛鍊堅毅的個性,還可以讓他們身體發育的更加出色,身材更加勻稱,因此家長需要注意孩子在這個階段對運動鍛鍊的引導。

兒子小時候身體也不怎麼好,經常去醫院看醫生,我們在他5歲開始有意識地和他一起參加體育鍛煉,之前是選定的項目是乒乓球,羽毛球。到了小學之後,跳繩、跑步也成了鍛鍊的選項。8歲的時候,他獨自慢跑10千米,也算創了一個自己的紀錄,通過這些體育項目,鍛鍊了兒子的意志力,非常堅強,做一件事一定是有始有終,從不半途而廢,尤其是到了高中之後,在學業上也是如此,有些孩子遇難而退,就會越退越遠。兒子則遇難而進,一旦突破難點就會獲得內心的喜悅,後面的也就不是難事了。

高中學業最緊張的時候,兒子保持了很好的心態,他舒緩壓力的方式就是做俯臥撐或者和我們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現在大學裡,每晚必然跑上1500米,回去一個熱水澡,身體非常棒。

現在可以透露一個秘密,就在兒子高考前一天下午,我和他打了半天乒乓球,大汗淋漓,大呼暢快,晚上送他回住宿地,早早就睡了,第二天參加考試,平穩度過。(當然這個不要效仿,每個孩子的狀態不一樣,有的孩子喜歡打球籃球等,就容易出傷害事故,離考試那麼近,父母要仔細考量,找一個合適的放鬆形式即可,當然對於幼升小的父母來說,這還是十幾年之後的事,暫時不用考慮。)

幼升小的秘密44:父母沒啥理念,孩子也很出色?這四點他不告訴你

健康的心理

許多案例說明一個人在學業和事業上能否成功看重的還是一個人的情商如何,他面對困難的態度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發展如今也是重點關注內容。

父母首先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愛,但這份愛不是溺愛,而是理性之愛,幫助孩子可以及時疏導負面情緒,教會孩子積極對待情緒的辦法,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兒子學校裡成績有起伏,我們和他一起找原因,從來不責怪他,我們暗地裡和老師交流問清楚波動的原因,和孩子交流的時候,顯露出風輕雲淡的神情,這雖然很難,但父母一定要學會這麼處理,如果你臉上都急吼吼的樣子,孩子會更焦慮。

父母要和孩子建立常態的家庭溝通方式,小學裡的時候,我們一般是在晚餐之後的時間段裡和孩子聊聊一天的生活,聽聽他在學校裡遇到的事情,和他的應對方式,有時候也會給他出出主意;後來到了中學裡因為寄宿在外,所以接觸的時間僅僅是週六週日吃飯的時候,二十多分鐘,也只是聊聊家常事。

更多的是通過寫信的方式,每次一般都是一張A4紙,把我們的一些想法寫下來,他會在後面留言,我們有時中途去看他,給他換換被子之類,就可以看到他的留言,然後再回復給他,這樣的形式保持了六年。

在這樣的坦誠交流中,孩子會非常輕鬆的寫下自己的想法,包括課外書的閱讀、同學間的關係、師生的關係等等,有時也會連續寫一段時間,直到問題解決。因此,他沒有什麼是心理負擔,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幼升小的秘密44:父母沒啥理念,孩子也很出色?這四點他不告訴你

巧對壓力需提高逆商(AQ)

現在的孩子都在順境里長大,很少有挫折,因此就忽略了AQ,也就是逆商:面對逆境的應對能力。

沒有什麼教育比逆境更讓孩子成長,成熟起來,這比書本上的道理要讓他更深刻的體會到。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任務但是這個任務在孩子努力之下是可以實現,但也可能中途失敗,在孩子努力的過程中鼓勵孩子,積極引導他找出關鍵所在,讓孩子可以自己找到解決方法。請記住一個原則:逆境中最後一步要讓孩子自己走出來,千萬不要越殂代皰,幫他克服困難,只會害了他。

這裡曾經有過蟬羽化的案例:蟬在羽化是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出來才能讓翅膀變得硬朗,如果一個好心人看著蟬在掙扎,以為它很痛苦掙脫不出來,就出手幫它剪開外面的硬殼,結果那隻蟬的翅膀就耷拉下來,這一生無法飛越起來,甚至很快就會因為無法獲得食物而失去生命。這個故事很小的時候就聊給兒子聽過,他也一直記著,凡事只有自己努力突破才會增長自己的能力,才能應對挑戰。

兒子的成長還在進行時,但至少中考、高考等幾道厚重關卡都已順利突破,與此同時他還突破了同齡人少有的獨立生活,六年中學生活都是獨立在外,不僅僅是生活的獨立,更在於他思想的獨立。進入大學之後挑戰也是非常多的,包括全英文的授課環境,包括社區化的住宿管理,沒有宿管,沒有班主任,無人約束的狀態下獨立在外應對學業、生活的挑戰,一年下來算是成功轉型。未來也許還會有困難、困惑,但只要我們相信生命的力量,相信我們在逆商能力上給予孩子的厚實基礎,相信兒子會憑藉自己的勇氣和擔當,加上智慧與果斷,會走的更高更遠。

回到前面留言的那個問題,童年時代教育會影響孩子多遠,以我切身的體會至少20歲是已經影響到了,而且這種影響應該是持續的,不斷累積的,更加堅韌,更有力量!

原創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以自由打賞,也可轉發給需要的朋友,或者把您遇到的困惑留言給我。也可關注公號“陳老師家長匯”,或在喜馬拉雅FM平臺搜索“北緯32度半”,給您最合適的育兒方法音頻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