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擔憂的西安土地市場

令人擔憂的西安土地市場

PART1-薄皮西安

究竟是什麼撐起了西安房價,很多大一部分購房者會指認“土地價格”。認為土地價格實在太高,導致西安房價一路攀升。

對於西安市來說,西安土地價格確實上漲了,2015年上半年經營性用地成交29宗,成交面積1612.43畝,成交金額462894萬元,成交均價僅為287.08萬元/畝。

2018年上半年西安市經營性用地供應9165畝,成交9023畝,成交均價320萬元/畝。這還是把一部分外溢拿地加進去,還有政府平臺拿地,否則均價還得攀升9.6%。

但按照全國房價1.3萬/㎡的城市相比(2018年4月141個主要城市大數據房價指數(BHPI)中位數顯示),西安土地價格還是比較便宜的,比起海口、南寧、泉州、金華等地,西安地價還是太低。

令人擔憂的西安土地市場

比如浙江金華GDP僅為3870億元,人口僅為556萬人,房價13194元/㎡,樓板價卻達到了2160-13250元/㎡,典型的麵粉貴過麵包。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座“抖音之城”,藉助土地市場收權,一陣代掛操作,確實將土地市場激活了,永興坊的摔碗酒,往地上一摔,火了。

PART2-土地斷供

面對高層提出的要求,西安一直矇頭追趕,做了不少活動,喊了不少口號,還提出了“追趕超越”,大小會議發言,動輒與成渝比較,捎帶杭州。

還有一些機構投其所好,每年評比“新一線”城市,西安連續上榜。連西安人自己都快忘了,西安在前三年元氣大傷,幾乎都快爛尾了(參照:西安房價是什麼時候漲起來的?)。如今稍微有活力,就要把自己腦補成“國際西安”,忘掉了“縣城西安”的景象。

2015年全國房價上漲,北京五環房價6萬+,深圳藍山前海才5萬+,成都不過一萬。2015年年底之後,北上廣深四大一線核心城市相繼進入“豪宅元年”(廣州被解讀成“機遇之城”),其他強二線城市跟漲。

因為西安經濟實在太爛,2016年西安才算完全漲起來,那時候城南房價不多八千,房價還沒有飛奔,但2016年最後一週竟然限購了!

令人擔憂的西安土地市場

那個時候,最可憐的就是西安,外界鬧得沸沸揚揚,被稱之為“白菜”,本地媒體一致的口徑是“西安沒有資格被限購”。想一想也是,一個經濟爛到底的城市,又沒有經濟支撐,也敢限購,就憑西安有文化麼?

但沒有想到,資本市場如此不理性,根本不管西安人的疑惑,一線城市限購,強二線跟漲,一路橫推,西安反而接收了資金潮,漲了起來。

相比之下,土地市場卻一路收緊,容積率壓縮,西安房價不跌反漲。加上國家號召西安建設園林城市,西安不僅供地量降低,連容積率也要降低下去。於是,一些大型房企終於拿到了好地,終於可以引進TOP系列。

按照官方的口徑,收緊土地市場,原因在於剎住暗箱操作,堵住灰色利益鏈條。參考一下,過去用地劃撥,違規商改住,非法佔地建設等等,確實給西安造成了很多問題。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西安土地被低價處理,一大部分土地被人囤積居奇。

但是藥三分毒,三環以內,住宅用地更少。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幕,因為主城區土地斷供,淨地稀缺,地王終於到來。

一系列連鎖反應,我們就看到了,住宅市場一路高歌猛進,西安樓市進入了“五限時代”,即所謂:限購、限貸、限售、限價、限企業購房,還是清一色搖號。

PART3-偏門地王

自2013年海亮西灃路“總價地王”(總價10億)、2014年悅薈“商業地王”(2466萬元/畝)之後,西安土地市場已經很久沒有響動了。

2016年群賢道九號、融創錦業路、保利愛尚裡、鳳城六路、雁南二路等項目綜合地價一畝都在一千萬左右。

2017年,西安市的“地王”,其實都有些不可思議,算是偏門地王,比較冷門。除了融創天價拍到東二環胡家廟陝建機場之外,其他地王都在哪裡?三環之外,甚至於四環之外!碧桂園、灃東拍地王,竟然都在環線之外。連續偏門地王,難道只是因為環境素質高,天賦資源無可匹敵麼?

以下是2017年西安市住宅屬性地塊單價排行榜(中世諮詢)

令人擔憂的西安土地市場

為什麼西安的地王不在大明宮,為什麼不在高新核心區?最差也應該在丈八路上吧?但這些反問,最終都被事實搪塞。

2017年,西安土地市場火爆,出讓金比2016年上漲了一倍多。西安市為了盤活存量資產,成立了土地工作領導小組,算是補了鈣。

五次會議,層層收權,逐漸促成了當前的格局,主城沒地,每流出一塊都是天價;新區供地集中於西鹹、外埠,也是炮火連天,完全搶不到。

PART4-擊鼓傳花

土地市場想要如此持續上演高潮,透支的不僅是土地潛力,更重要的是房企無力為繼。從兩百萬漲到四百萬,開動腦筋就可以;但從兩百萬漲到八百萬,就得有實力。否則貪圖一時爽快,勇猛精進,最後只會脫陽猝死。

西安的土地市場已經很邪乎了,三環以內的土地連房企三十強都拿不起了,貴得不僅離譜,還純屬不靠譜,土地居間動輒報價一千多萬一畝。即便是常寧宮城改也敢要價千萬一畝,實在上漲太快。

令人擔憂的西安土地市場

備註:西安後衛寨立交車軌

還記得2015年的土地市場嗎?一畝地才兩三百萬,如今,價格上漲三倍!

現在這種情況就像陝北炒煤窯,買地不計成本,只要還有下家,擊鼓傳花一路走,最後戛然而止,項一旦接盤者資金不夠,或者缺少下家,項目都爆炸了。

只要是商品,就是一定有價格,不會一路瘋漲不見頂。如果市場週期向上,拿地風險較小;如果市場週期向下,高點拿地,最後一定是被套牢。

仔細看一下,一些大型房企已經將拿地視線放在了外埠新區、周邊區縣,即便是主城區有地可拿,也不太熱衷搶單。只有一些初來窄到的名企,一些不尋常、不知名、不知背景的企業搶單。

踩準週期拿地是當前的萬全之策,也是當前拿地的思考原點,不要看著有地就一哄而上,你知道那隻手究竟是黑是白,還是白手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