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都講「四大」,它們的區別在哪裡?

在佛教中有“四大”的說法,是哪四大呢?地、水、火、風,這四大。佛教中認為,這四大是構成宇宙中萬事萬物的因素。只要是這個宇宙中的東西,都逃不開它的範疇。比如我們常聽過的“色、聲、香、味、觸”就是由四大的因素所構成。

佛道都講“四大”,它們的區別在哪裡?

道家也有“四大”的說法,這個最早來源於《道德經》。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個大家很熟悉了。在這裡,我們看到,道家的“四大”其實是一個從屬關係。人從屬地,地從屬天,天從屬道--人、地、天、道,這四大。只要這“四大”運行正常,這個宇宙就可以生生不息。

佛道都講“四大”,它們的區別在哪裡?

佛家的“四大”是指的“物質”世界的一切。會隨著“成、住、壞、滅”的輪迴而存與滅。人對事物的認識,必須要跳出自己的眼觀世界,慢慢的走向心觀世界。再由心觀世界走向沒有任何的固定形。佛祖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家講究的是如何跳出這個“四大”,達到“究竟涅槃”。其實就是讓思想不再受這個物質世界的束縛。

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當中,我們的思想,我們學到的知識,我們的身體的物質,一切都來源於這個物質世界,想要跳出去,談何容易!也就是說,所有對整個世界的認知,都要完完全全的拋棄掉。甚至連這個身體都要拋棄掉,達到最終的“涅槃”,去到非物質世界。

佛道都講“四大”,它們的區別在哪裡?

《西遊記》裡孫悟空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其實,這個“三界”與“五行”都是屬於有色世界,也就是在四大的範圍之內。最後他證得了“鬥戰勝佛”的果位,但是這個果位其實也是物質的,也是在四大之內。

而道家的“四大”,則沒有固定的範圍這個限制。當然,人和地是有物質的形狀的,天是沒有的,道更會隨著自身的需要而變化出一切來。因為“道”是不會壞的,所以在它的從屬以下,任何一方發生了變化,“道”都會根據相應的變化而做出反應。但是這種反應又是非常適當且合乎“道”的。

佛道都講“四大”,它們的區別在哪裡?

道家的“四大”是一個越來越形象具體的過程。道是無形的,天是有形的,但是沒有物質形,地是物質形的,但是沒有具體形,到了人這裡才有具體的形。可以說這是一個“道”的演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事物變化以及運行的規律。當“道”越來越清晰具體的時候,“道”的演繹與變化卻是變得最為龐大複雜化的。對於人來說,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佛道都講“四大”,它們的區別在哪裡?

生命對“道”的認識不同,其行為結果也會不同。這裡流傳著這樣一個“上山下山”的故事。

有個人要去山上求道,一路上不停的遇到下山的人。那些下山的人不停地對他“灌輸”:山上只有一座道觀,一個神仙,一點意思都沒有。他經歷了千辛萬苦,以為自己堅韌不拔可以得到“神仙”的垂憐。

但是當他看到山頂真的只有一座道觀,道觀裡只有一個“神仙”,而且神仙也沒有向他“顯靈”,他的信念徹底崩潰。於是他就下山了。下山的途中又遇到了與他當初一樣志向滿懷的上山者,就向他們道破山上的“秘密”。

佛道都講“四大”,它們的區別在哪裡?

這就是人都活在自己的眼裡,稍微厲害的人都活在自己的“心”裡。但是都跳不出“四大”的範圍。其實這裡不管是哪一種“四大”,都是要我們跳出這個苦難的世界。但是礙於我們的身體,礙於我們的眼睛,礙於我們的心靈,始終都無法脫開“四大”的殼。

到底誰有如佛陀般堅韌不拔的心,歷經無數劫,從來不曾動搖過心中的信念。而又有誰能像老子那樣生而知之,看穿道的秘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