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梆在洛陽地區的流傳情況


懷梆在洛陽地區的流傳情況

懷梆的發源地在黃河北岸的懷慶府,也就是現在焦作市所轄地域一帶。懷梆在清代末期的光緒年間,流傳到洛陽地區新安縣西北部的山谷裡一帶,接著就是又流傳到附近的石曲、塔地、東山底、麻硌等村。懷梆的唱腔板式與豫西梆子大致相同:「二八」、「流水」、「慢板」、「飛板」,以及由這些板式派生的分支板式「垛子」「金鉤掛」等。當時的伴亻奏樂器,也是分為“武場面”和“文場面”。

懷梆在洛陽地區的流傳情況

武場面的樂器由板鼓、梆子、大鑼、小鑼、手鈸、並配以水鑔和堂鼓。文場面的樂器以“硬弦”為主(硬弦,類似京胡的一種弦子,比京胡的杆稍長,用牛皮筋做弦,窄毛竹板做半月形的弓,帶指甲帽伴奏),其他樂器配以二胡、笛子。演奏起來,以梆子擊節,節奏明朗,韻味悠長,很能烘托戲劇氣氛

懷梆在洛陽地區的流傳情況

演奏的基調多為“A調”,“B調”,有時也用E調。唱腔中的打擊樂較漫長而沉重,與豫西梆子相比,差異較明顯,表現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新安縣麻硌的懷梆戲班的伴奏樂器,也增加了嗩吶、笙、三絃、大嗡子等。戲班不僅對懷梆的音樂唱腔較好地繼承下來了,而且還有一定的豐富和發展。

懷梆在洛陽地區的流傳情況

到民國期間,有些懷梆戲班子就改唱了豫西梆子。經過了近一個世紀的風雨洗禮,現在有些地方還保留著唱懷梆老調的戲班,如新安縣的麻峪村就還有一個業餘劇團在唱懷梆老調,使這個稀有的古老劇種得以在洛陽市新安縣流傳、延續。

懷梆在洛陽地區的流傳情況

懷梆的傳統劇目,在新安縣的戲曲志中主要介紹了兩個劇目,即《王莽篡朝》和《劉全進瓜》。但是,在其他劇種裡也有演這個劇目的,如豫劇和曲劇。

懷梆在洛陽地區的流傳情況

《王莽篡朝》:王莽用計逼死漢平帝劉衍以後,便要算計自己的親生女兒、因為她還是皇后。皇后當時身懷有孕,王莽害怕皇后生男留下後患,為了斬草除根,不留後患,王莽便命柴文俊和徐世英推算皇后日後生育結果,柴雖然算出了皇后要生男的結果,但是,為了保住皇后及未來皇太子的性命,柴文俊卻假報為生女。後來,在柴妻的巧妙周旋下,皇后生下男胎劉秀,並送至南陽,劉秀長大成人以後,到處訪將納賢,招兵買馬,終於滅了王莽,重興漢室江山。

懷梆在洛陽地區的流傳情況

《劉全進瓜》:唐太宗還魂以後,便張榜徵招前往冥府的使臣,劉全為赴陰曹探望其妻李翠蓮,便積極應招。劉全向閻王爺哭訴了李翠蓮的冤情,閻王爺便產生了憐憫之情,適逢唐王之妹壽終,閻王就命李翠蓮借屍還魂,回到了陽間。此時,唐王就將其妹許配給劉全,劉全終於與其妻重結連理,又結成了美滿姻緣。

懷梆在洛陽地區的流傳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