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去英國留學,回到自己國家後卻後悔,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1084976995


01

鍍金

“靠著一層國外留學回來的身份,是否能讓你在就業,創業上保持極高的優越感?”

抱有這種想法的學生,可能要讓你失望了,看一組數據,2016年出國留學人數54.45萬人,較2012年增長14.49萬人,增幅達36.26%;回國人員總數43.25萬人,較2012年增長15.96萬人。

其中,逾八成留學人員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留學回國與出國留學人數“逆差”逐漸縮小。這是去年較2012年的留學人數對比,再看看一組薪水待遇,由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佈《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海歸初次就業工資分佈(稅後)

44.8%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

22.7%稅後月收入為6001-8000元

13.0%稅後月收入為8000-10000元

13.7%稅後月收入為10001-20000元

5.8%稅後月收入在20001元以上

兩組數據雖然不能從各方面體現出來留學的價值,但是會讓家長以及學生本人有更清楚的認知——現在,留學生的身份不會讓你一下變得高不可攀或炙手可熱,你要的,是經過國外熔爐的“鍊金”,而不再是簡單的“鍍金”。

當然,這裡想申明一點,起薪作為一個對你目前價值的量化,代表不了後期的發展空間,有很大一部分人從最初微薄待遇漲到後期的豐厚回報,評判標準是什麼?無非是能力+經驗+機遇。

02

移民

通過讀書移民,方式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正常畢業,拿到所有的證書,然後拿到工作簽證,找到工作,提供一系列的證明,之後進入排隊或者候選池等待結果。

幾句話說得清的事情,做起來就是兩個概念了。

移民的國家,首先大家想選的國家肯定從各方面考慮,性價比(指的是在這個國家首先你要花進去多少錢拿到畢業證),移民難度,就業難度(工作機會多少),工作環境,福利待遇,直系親屬移民難易程度等等問題?

03

工作需要

關於因為工作而必須出國深造的,遇見的不是很多,這個就沒有那麼複雜,一般就是走正常申請流程,只要把相應的學校和專業定好,問題都不是很大。

不過找一個靠得住的人辦這個事還是有必要的。

04

接受更好的教育

這個應該是大方向。我沒有把它放在第一條,是因為太多的人走到最後忽略了初衷。

世界上教育資源最好的學校,每年都在變化(單指排名,英國最多),但是大陸的學校,經常被詬病有水分。

不知道因為什麼,也可能國內的學校,純粹做學問和搞學術遠遠小於搞行政的。

好學校也有,但是很難進,競爭太過激烈。

05

緩衝就業的壓力

就業難度大,就業形勢不好,有選擇國內考研的有選擇出國見見世面的,都無可厚非,只是無論怎樣,將來你們都是要面臨進入社會的壓力!

讀研期間,就不再是本科階段的樣子,已經算是半個社會人了,你要知道自己的目標,以後從事的行業,行業未來趨勢,發展方向等等等等......

你要知道生活的不易,這代人的壓力不僅僅來自高昂的房價,還有知識的更新,職業的多元,你要承受的,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多。


學轉英國


這種情況倒是不少,究其原因,還是沒有想好。

第一,本身水平不高,出去也沒學好,回來不好混。

留學,是國內學好了基礎知識出去拓展視野,在專業領域深造,需要一定的基礎,出去後也要付出很多,因為天下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

然而,有些人覺得出去就好,國內的學渣出去也能學好,這是天大的誤解。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媒體報道讓人覺得國外的學生天天嘻嘻哈哈,快樂教育,玩著就學到了知識,這可以天大的誤解。牛津,哈佛那些高材生,學習可是很玩命的。

所以,有些學習不好的孩子,出國後吃喝玩樂,不好好學習,混倒是混過來了。可沒學到什麼本事,回國後一無所長,和國內的大學畢業生競爭起來,沒有什麼優勢。甚至,由於在國外泡在中國學生的堆裡,英語都沒有學好,連基本的翻譯活都幹不好。

這種情況下,有些孩子後悔,覺得不該出去,覺得在國內至少還能學到一些手藝。

第二,優秀學生,回來沒有對口的崗位。

有些成績不錯的學生,去英國讀了牛津或劍橋,成績不錯,本來也可能留在英國,或在歐洲發展,但由於思鄉心切,或者父母所命,回到中國。但回來發現不適合中國複雜的人際關係了,專業技能無從發揮,心理有失落感。因此感到後悔。

第三,在外時間太長,和國內同學比有落差。

英國的教育是學院式的,理論性強,不像美國那樣實用主義。如果在英國讀博士,需要五年到八年,有的同學在英國讀書多年,回來雖然也能找個工作,但工資不高,而自己的同學已經是某一個專業領域的領導了,感到付出和收穫不成比例,故而後悔。

總之,各種情況都有,出國並不是搖錢樹,留學不一定意味著回來就一帆風順,但有機會出去讀書,可以拓展視野,不是壞事,如果花費太高,需要時間多年,那就要好好考慮,自己要的是什麼了,別幹追悔莫及的事情。


王衝


有些人在國內本來就是學渣連考高中都難,就到國外去混幾年回來後高不成低不就、牢騷滿腹,我認識一位、他說幹什麼都行就是不當公務員,其實是他想當公務員都想瘋啦,但那點文估自己知道根本考不上公務員,所以才說這話,讓人聽後付之一笑,心知肚明,你在國內連高中都老不上,自己掏錢去國內混幾年,照樣學渣一個,這種情況並非個別。


徐周71952497


現在出去留學的,除了拿獎學金的除外,有幾個肚子裡有乾貨?你不回國在國外除了刷盤子你還能找到活幹嗎?回國你與985、211畢業的比是一個檔次嗎?奉勸那些擰緊腰帶送孩子出去的父母們,醒醒吧!


朽源春


說這話就很幼稚,第一,誰會自己花了錢然後說留學不好,第二,國內除了頂尖的,哪個不是嚴進寬出,否則80%的清北學生出什麼國。第三,頭條這種拋點這種爭議性階級話題引發論戰,增加熱度的行為有點過分,不是很好的輿論導向


新仙道7


因為哪方面原因呢?留學需要提前慎重考慮好,無論如何,都會是人生中的一短精彩歷程。留學不等於高薪工作,它只是帶給你豐富的閱歷和獨立的能力。後悔本身就是一個不太成熟的表現。人生中的任何階段任何事情都要可能後悔,關鍵是我們怎麼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