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有八卦:孫權爲什麼被稱爲「渣權」?背後的故事跌破眼鏡

孫權,三國殺最初的三大主公之一,擁有主公技和相當不錯的過牌能力,"孫換換"之名不脛而走,成了初期讓反賊比較心煩的主公。

可隨著武將技能的提升,反賊身份開始更多的選擇強推主公,這就讓只有回合內能力的孫權成了一個脆皮,加上忠臣常常無法與之配合選將,所以就導致曾經能力過人的它淪為了一個渣。

三國殺有八卦:孫權為什麼被稱為“渣權”?背後的故事跌破眼鏡

"渣權"這個說法最早的來源是電視劇《新三國演義》,在該劇中,孫權極其猥瑣,其兄孫策死後,逼走嫂子,假裝讓位於周瑜,實為試探周瑜是否有反心,然後對周瑜其後的幾位大都督也極為傾軋。總之來說,是個渣滓或敗類的角色。

三國殺有八卦:孫權為什麼被稱為“渣權”?背後的故事跌破眼鏡

歷史上,孫策死後獲益最大的當屬孫權,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欲言又止)

而在戰績上,孫權也是個妥妥的戰五渣,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孫十萬遼八百"了。晚年更是逼死陸遜、趕走張昭等等,坐實了"渣權"之名╮(╯_╰)╭

三國殺有八卦:孫權為什麼被稱為“渣權”?背後的故事跌破眼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