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國內玉米市場將會如何演繹?

8月份國內玉米市場將會如何演繹?

7月末以來,從南到北我們聽到最多的詞就是一個“熱”字,此熱是指“天氣”,特別是東北大部分地區最高溫度已達37度,著實讓人汗流浹背,只是與酷熱的天氣相比,國內玉米市場行情顯得有些“不溫不火”,主要原因就是7月飼料銷量尚未出現明顯回升,南方港口進口穀物庫存尚待消化,市場需求相對寡淡。7月的玉米市場就這樣“不溫不火”的謝幕,進入8月份國內玉米市場又將如何演繹,目前來看可謂“熱點紛呈”,筆者具體分析如下:

8月份國內玉米市場將會如何演繹?

“拍賣”玉米後期出庫壓力顯現

據統計,截至7月27日當週(第16周)臨儲玉米拍賣投放788.4萬噸,成交214.3萬噸,成交率27.2%(上週28%);黑龍江玉米成交97.3447萬噸,吉林成交72.3599萬噸,遼寧成交17.2645萬噸,內蒙古成交27.2927萬噸;一等玉米成交52.4912萬噸,二等玉米成交107.0888萬噸,三等玉米成交50.6752萬噸,四等玉米成交3.7377萬噸,五等玉米成交2689噸。從一些成交細節來看,一等玉米最高溢價水平似有所提高,這是否暗示著夏季優質玉米的行情呢?據統計,近十六週累計投放超過1.24億噸,成交量已經達到5800.6萬噸,超過上年5747萬噸的紀錄,分生產年份來看,今年臨儲玉米開拍至今,2013年產玉米累計投放55萬噸,成交55萬噸,平均成交率100%;2014年產玉米累計投放7465萬噸,成交4251萬噸,平均成交率56.9%;2015年產玉米累計投放4919萬噸,成交1494萬噸,平均成交率30.4%。分省來看,今年臨儲玉米開拍至今,遼寧已累計投放737萬噸,成交509萬噸,平均成交率69%,成交均價集中區間為1570~1600元/噸;吉林已累計投放3450萬噸,成交量1943萬噸,平均成交率56.3%,成交均價集中區間為1490~1520元/噸;黑龍江已累計投放6781萬噸,成交2555萬噸,平均成交率37.7%,成交均價集中區間為1390~1420元/噸;內蒙古已累計投放1471萬噸,成交793萬噸,平均成交率54%。如果競拍持續到9月末,預計全年競拍玉米成交量將達到7000~8000萬噸,而按照拍賣後60天內出庫的規定,9月底新糧上市之前這些庫存將悉數出庫,壓力可想而知。

8月份國內玉米市場將會如何演繹?

今秋新玉米開秤價預期較高

今年以來氣象條件複雜,春季少雨乾旱,玉米出現缺苗斷壟現象,農民補種導致玉米出苗期延遲7~15天不等,作物生長期縮短。進入6月部分地區降雨量增加,旱情得到緩解,但光照略顯不足,玉米生長速度緩慢,少部分地塊因苗小、溼度大,玉米粘蟲點狀發生,經過施藥後得到控制。目前玉米生長進入授粉關鍵時期,但近日受10號颱風“安比”影響,東北大部分地區出現了強降雨天氣,並伴隨氣溫下滑,黑龍江省中部和北部受此次影響較大並伴隨洪澇災害,玉米、大豆等作物均受影響。反觀傳統優勢玉米帶——吉林部分地區長期高溫伏旱,有效降水不足,傳統優勢產區長勢不足預期,新季玉米或存在減產預期,後期關注霜期變化等天氣因素影響。據有關部門預計,2018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將調減至5.24億畝,比上年減少742.5萬畝;總產量2.1億噸,下降2.9%,今年玉米主產區生產形勢不樂觀,其中吉林減產預期增加,玉米單產、總產雙減可能性極大,在產量下降、需求增加、成本上漲和農民惜售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預計今秋玉米開秤價高於上年。

8月份國內玉米市場將會如何演繹?

春玉米上市對市場衝擊有限

7月中下旬開始,西南地區春玉米開始零星上市,以湖北為例,當地2018年產自然乾淨糧上車1800-1840元/噸(水14左右,容重700左右,黴變1-2),而當地同等級的東北陳糧到站價在1850元/噸左右,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再加上作為新糧,在黃麴黴等毒素含量也有一定的質量優勢,但由於數量少,替代能力有限,因此對市場來說實際意義不大,而主產區至少要到9月中下旬2018年產玉米才會大量上市,因此雖然南方春玉米開始零星上市,但由於產量問題難成氣候,對當前玉米市場影響不大,再加上2017年玉米餘糧所剩不多,市場供給還要看後期的臨儲玉米拍賣情況。

總的來看,8月份玉米市場抑制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就是臨儲玉米出庫壓力,但這畢竟是區域性的,由於南方春玉米上市量有限,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再加上停收許久的東北深加工企業開始恢復收購,冥冥中釋放了某種信號。同時,2017年玉米餘糧所剩不多,加之新作玉米生長進入關鍵時期,減產預期較高,不排除8月玉米市場存在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農產品期貨網特約撰稿人梅雨,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