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出門等於落水的炎炎夏日,有多少人回家洗澡前

的第一件事是「摳開地漏蓋」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地漏一般可分為洗衣機地漏「幹區」和淋浴房地漏「溼區」。

我們最常使用的淋浴房地漏,既要防止毛髮等雜物落入下水道造成堵塞,又要避免蟑螂等異物入侵室內帶來困擾。

所以,地漏蓋、也就是地漏面板,作為最外層濾網必不可少。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然而,在洗澡的時候,地漏蓋往往會成為第一大累贅。

摳開了擔心雜物落進去;不摳開又導致積水逐漸淹沒腳面,對於潔癖患者來說簡直是一場生死的角逐。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裝修時最不受關注、入住後最備受吐槽的地漏,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體驗。

地面積水除了影響淋浴體驗,更會帶來衛生清潔的困擾,以及增加老人孩子摔倒的可能性。


儘管啊喂在安裝地漏時,考慮到了位置選擇、倒坡處理、下水管類型等要素,但是面對千篇一律的小方塊,依然沒能徹底解決兩個核心問題:「醜」「慢」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醜」是指在乾乾淨淨的地面上,這個小黑點永遠顯得很突兀;花裡胡哨的地磚也掩蓋不了它的存在。

雖然有人試圖通過造型各異的地漏蓋彌補缺憾,但是在追求簡約舒適的趨勢下,啊喂覺得這樣做既沒有美多少,還變的更難打理了。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慢」

則是水流稍有增大,就隨時面臨被淹的風險,更別提心心念唸的熱帶雨林花灑,出水量可不是一般花灑所能比擬的。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綜合這兩點,美醜尚能將就,但排水慢始終是心頭大患。

為了更快的排水,工人師傅也是絞盡腦汁,努力創新,並決定在地面動點手腳。

很多「無所謂」群眾仔細觀察發現,自家的地漏鋪貼方式往往很隨意,沒什麼講究,能下水就行,徹底無視水的流向。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事實上,地面的的坡度與溝槽對於水流方向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合理規範的鋪貼能更快地將積水導向地漏下水口。

規範化施工的工人最常用的鋪貼方式往往包括以下幾種:

1.錯位式

這種方式規整簡單,但是不太適合排水量大的地方,更適合用在陽臺。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2.對角線式

磚進行45°斜切角,地漏安裝在整塊磚的中心點,同時也是區域水平最低點。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假裝自己有地磚

3.十字式

將地漏的四個角對準瓷磚的十字線,簡單規整,但是不便於增加坡度,對排水的實際幫助不大。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4.邊緣中斷式

地漏緊貼牆邊且地磚為細長的直條型,就可以直接割斷並在中間安裝,最適合用於地面拉槽的淋浴房。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5.四邊切方式

以地漏為中央,在四周打出一個方框,從這個中央做一個對角線,貼磚時做一個坡度。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6.腦洞大開式

工人師傅自創,喜者自取。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傳說中的旋渦式地漏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傳說中的花瓣式地漏

上述鋪貼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擺平了一部分人的困擾——積水在淋浴房到處跑,就是不去下水口。

但是,無論下水管多麼通暢,無論積水引流多麼高效,我們始終沒能有戳中問題的核心。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慢」的關鍵原因在於「口徑小、吞的慢、容易堵」啊!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為了有效解決問題,一般人首先會選擇墊高站立區域,形成緩衝區

放置防滑腳墊就是最快捷便利、低成本的解決方法,唯一的問題就是老化換新。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還有一部分人則更願意提高成本、一勞永逸

酒店同款的地面拉槽,再加上縱橫交叉的表面凹陷,快速引流的同時,將積水暫時存放在四周,完全不會影響淋浴體驗。

而覺得地面拉槽缺乏美感的,則會鋪裝架空的防腐木地板,逼格滿滿的同時,排水效率名列前茅。

這兩種方式的最大問題就在於清潔費力,比較容易藏汙納垢,不適合懶人。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但是,啊喂不是一般人,解決問題,就要從根源抓起。

既然排水慢的一個核心原因是「口徑小、吞的慢、容易堵」,那麼把地漏換大點不就好了嘛

如果地面積水情況不是那麼嚴重,你只需要換個稍微大點兒的地漏,更何況地漏真的不是隻有方的。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如果覺得小,直接上條形地漏就好了。

條形地漏,顧名思義就是長條形的地漏。和傳統小地漏相比,由於它的下水面積和蓄水面積同時擴大了數倍,所以排水快的同時,還看不到積水

外形也更為時尚流暢,當然價格也隨著顏值水漲船高。

放在淋浴房入口,斷水槽式條形地漏瞬間變身乾溼區分隔線。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如果積水情況過於嚴重,淋浴區加裝整塊超大號鏤空面板,再積水只能是下水管堵了。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當然,肯定有人不喜歡滿地的洞眼,所以改良版的隱形地漏會更受歡迎。

隱形地漏和傳統地漏的區別在於前者可以內嵌瓷磚。

一般隱形地漏的蓋板可以正反兩用,正面就是普通的原裝實心蓋板;反面則可以嵌入相應尺寸大小的地磚,與衛生間地面保持一致,全憑你喜歡。

無論是小一點的邊角地漏: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還是大號的條形地漏: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再不然就是假裝腳墊的新型隱形地漏,既能防滑又能快速排水,除了實用,更增添了裝飾性。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總想著如何去掉這個礙眼的東西,不如換個角度,讓它成為美的一部分。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荷蘭衛浴品牌ESS Easy Drain

但是,在使用隱形地漏時,啊喂建議不要仿照下圖,如果非要這麼做,一定要在下方加裝不鏽鋼託底,以防空鼓踩踏。

你一定不希望自己某次洗澡時無辜踩斷了地漏蓋。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最後的最後,啊喂想要分享的則是

完全不影響地面平整的牆排地漏

牆排地漏是在牆面和地面的交界處留一條縫隙作為排水口,乍一看,你可能根本不會在意它。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牆排地漏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排水管道佈置。不同於其它地漏,牆排地漏和壁掛馬桶、壁掛洗手的原理更為相似。

最大的缺點在於深層清潔時,總歸要比直接安裝在地面的地漏麻煩一些。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總結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知道,排水慢不一定是因為你的下水管道有問題,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出自地漏本身。

幾種鋪貼方式和地漏種類看下來,啊喂強烈推薦條形隱藏地漏,排水快又美觀,國內的可選擇空間也相對較大,畢竟國外知名品牌動輒5位數。

你也在不要嫌棄地漏有多醜,好看的款式多的是,無非是因為你沒深入研究+國內沒貨。

衛生間一洗澡就淹水,問題全出在它身上

地漏,說到底只是個室內排水系統的最終表象,而外觀似乎更是隻關乎審美。

然而,細節之中藏著魔鬼,就算是被忽略的一個小小地漏,也隨時可能破壞你精心設計的家裝環境,而你真的還不準備上點心嘛?

至於地漏材質的一般選擇與安裝注意事項,啊喂將會在後面一一介紹,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