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出门等于落水的炎炎夏日,有多少人回家洗澡前

的第一件事是「抠开地漏盖」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地漏一般可分为洗衣机地漏「干区」和淋浴房地漏「湿区」。

我们最常使用的淋浴房地漏,既要防止毛发等杂物落入下水道造成堵塞,又要避免蟑螂等异物入侵室内带来困扰。

所以,地漏盖、也就是地漏面板,作为最外层滤网必不可少。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然而,在洗澡的时候,地漏盖往往会成为第一大累赘。

抠开了担心杂物落进去;不抠开又导致积水逐渐淹没脚面,对于洁癖患者来说简直是一场生死的角逐。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装修时最不受关注、入住后最备受吐槽的地漏,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体验。

地面积水除了影响淋浴体验,更会带来卫生清洁的困扰,以及增加老人孩子摔倒的可能性。


尽管啊喂在安装地漏时,考虑到了位置选择、倒坡处理、下水管类型等要素,但是面对千篇一律的小方块,依然没能彻底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丑」「慢」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丑」是指在干干净净的地面上,这个小黑点永远显得很突兀;花里胡哨的地砖也掩盖不了它的存在。

虽然有人试图通过造型各异的地漏盖弥补缺憾,但是在追求简约舒适的趋势下,啊喂觉得这样做既没有美多少,还变的更难打理了。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慢」

则是水流稍有增大,就随时面临被淹的风险,更别提心心念念的热带雨林花洒,出水量可不是一般花洒所能比拟的。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综合这两点,美丑尚能将就,但排水慢始终是心头大患。

为了更快的排水,工人师傅也是绞尽脑汁,努力创新,并决定在地面动点手脚。

很多「无所谓」群众仔细观察发现,自家的地漏铺贴方式往往很随意,没什么讲究,能下水就行,彻底无视水的流向。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事实上,地面的的坡度与沟槽对于水流方向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合理规范的铺贴能更快地将积水导向地漏下水口。

规范化施工的工人最常用的铺贴方式往往包括以下几种:

1.错位式

这种方式规整简单,但是不太适合排水量大的地方,更适合用在阳台。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2.对角线式

砖进行45°斜切角,地漏安装在整块砖的中心点,同时也是区域水平最低点。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假装自己有地砖

3.十字式

将地漏的四个角对准瓷砖的十字线,简单规整,但是不便于增加坡度,对排水的实际帮助不大。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4.边缘中断式

地漏紧贴墙边且地砖为细长的直条型,就可以直接割断并在中间安装,最适合用于地面拉槽的淋浴房。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5.四边切方式

以地漏为中央,在四周打出一个方框,从这个中央做一个对角线,贴砖时做一个坡度。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6.脑洞大开式

工人师傅自创,喜者自取。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传说中的旋涡式地漏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传说中的花瓣式地漏

上述铺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摆平了一部分人的困扰——积水在淋浴房到处跑,就是不去下水口。

但是,无论下水管多么通畅,无论积水引流多么高效,我们始终没能有戳中问题的核心。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慢」的关键原因在于「口径小、吞的慢、容易堵」啊!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为了有效解决问题,一般人首先会选择垫高站立区域,形成缓冲区

放置防滑脚垫就是最快捷便利、低成本的解决方法,唯一的问题就是老化换新。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还有一部分人则更愿意提高成本、一劳永逸

酒店同款的地面拉槽,再加上纵横交叉的表面凹陷,快速引流的同时,将积水暂时存放在四周,完全不会影响淋浴体验。

而觉得地面拉槽缺乏美感的,则会铺装架空的防腐木地板,逼格满满的同时,排水效率名列前茅。

这两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清洁费力,比较容易藏污纳垢,不适合懒人。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但是,啊喂不是一般人,解决问题,就要从根源抓起。

既然排水慢的一个核心原因是「口径小、吞的慢、容易堵」,那么把地漏换大点不就好了嘛

如果地面积水情况不是那么严重,你只需要换个稍微大点儿的地漏,更何况地漏真的不是只有方的。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如果觉得小,直接上条形地漏就好了。

条形地漏,顾名思义就是长条形的地漏。和传统小地漏相比,由于它的下水面积和蓄水面积同时扩大了数倍,所以排水快的同时,还看不到积水

外形也更为时尚流畅,当然价格也随着颜值水涨船高。

放在淋浴房入口,断水槽式条形地漏瞬间变身干湿区分隔线。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如果积水情况过于严重,淋浴区加装整块超大号镂空面板,再积水只能是下水管堵了。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当然,肯定有人不喜欢满地的洞眼,所以改良版的隐形地漏会更受欢迎。

隐形地漏和传统地漏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内嵌瓷砖。

一般隐形地漏的盖板可以正反两用,正面就是普通的原装实心盖板;反面则可以嵌入相应尺寸大小的地砖,与卫生间地面保持一致,全凭你喜欢。

无论是小一点的边角地漏: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还是大号的条形地漏: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再不然就是假装脚垫的新型隐形地漏,既能防滑又能快速排水,除了实用,更增添了装饰性。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总想着如何去掉这个碍眼的东西,不如换个角度,让它成为美的一部分。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荷兰卫浴品牌ESS Easy Drain

但是,在使用隐形地漏时,啊喂建议不要仿照下图,如果非要这么做,一定要在下方加装不锈钢托底,以防空鼓踩踏。

你一定不希望自己某次洗澡时无辜踩断了地漏盖。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最后的最后,啊喂想要分享的则是

完全不影响地面平整的墙排地漏

墙排地漏是在墙面和地面的交界处留一条缝隙作为排水口,乍一看,你可能根本不会在意它。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墙排地漏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排水管道布置。不同于其它地漏,墙排地漏和壁挂马桶、壁挂洗手的原理更为相似。

最大的缺点在于深层清洁时,总归要比直接安装在地面的地漏麻烦一些。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总结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排水慢不一定是因为你的下水管道有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出自地漏本身。

几种铺贴方式和地漏种类看下来,啊喂强烈推荐条形隐藏地漏,排水快又美观,国内的可选择空间也相对较大,毕竟国外知名品牌动辄5位数。

你也在不要嫌弃地漏有多丑,好看的款式多的是,无非是因为你没深入研究+国内没货。

卫生间一洗澡就淹水,问题全出在它身上

地漏,说到底只是个室内排水系统的最终表象,而外观似乎更是只关乎审美。

然而,细节之中藏着魔鬼,就算是被忽略的一个小小地漏,也随时可能破坏你精心设计的家装环境,而你真的还不准备上点心嘛?

至于地漏材质的一般选择与安装注意事项,啊喂将会在后面一一介绍,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