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我走過的彎路

今年的世界閱讀日讓各種買書的商店鬧的熙熙攘攘,搶購物券的、等打折的、朋友圈分享截圖可以入群的…… 大家多讀書,自然是好事情,如果你已經下了單、入了群、買了筆記本…… 請你聽我說,翻開書之前,我把自己走過的彎路唸叨給你聽。

我是個書呆子。

因為小時候塔爹的教育方法非常奇葩,我就沒有什麼電視可以看,於是書籍成為了唯一的視覺娛樂來源。後來念文科,也更加愛閱讀,大學唸了新聞——一個需要知識廣度的學科,最後上學念上癮,前後唸了兩個碩士…… 雖然不能學富五車,但至少在讀書這件事上,可以有資格說兩句。

過去的兩年做線上教育,教大家從短題材的新聞,讀到700多頁的第二性,我看著大家的朋友圈,也傾聽著大家的疑惑,漸漸發現:

好多人都走在我當年的彎路上啊。

於是今天寫一帖,給你豎起一個 deadend 指示牌,捷徑不敢說,彎路可以少走。

阅读,我走过的弯路

彎路一:自古讀書一條路

我讀的第一本全英文的書籍叫做 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是社會學書籍。當時在武漢大學老圖書館的五樓發現了英文書籍書庫,那個興奮啊,就挑選了一本適合自己詞彙量的書,也覺得主題不錯,拿回來讀。

阅读,我走过的弯路

插一句:我當年其實就誤打誤撞了培養閱讀興趣的三個要素,M.I.C.,嗯嗯,聽過TKT的同學,可以複習一下,是哪三個?

再插一句: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詞彙量?—— 有一個標準,就是放眼望去,一頁紙上的生詞不得超過總量的5%,5%是一個神奇的比例,如果一個小節100個字,當中有5個以上你都不認識,你閱讀起來就會出現困難,閱讀方法就要有轉變。這個我在塔客學院裡面詳細講過,此處不做廣告了,自己想了解的看官請在巴別塔後臺回覆四個漢字【閱讀一切】。大家接著看文章:

那時候,我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好像是個貪心的食客,每一道菜都要仔細品嚐。還記生詞的筆記,摘抄有趣的句子,然後用英文在下面寫感想。罷了,我還做了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就是按照書後面的作者姓名,搜到了他的大學和email地址,給這位教授寫了一封郵件,談了自己的感想,以及對他的貢獻表示感謝,讓一個處在中國的大學生看到了快餐文化的另外一面。

你猜怎樣?教授居然回信了,感謝我對書籍的關注,開心我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這看似是一個很愉快的故事,由於經歷過於愉快,讓我誤以為讀書就只有這麼一種方式,長此以往,只要一本書沒有挨個字句讀過,沒有做完整的筆記,沒有寫感想,沒有用完半本筆記,就覺得人生都不完整了。

更糟糕的是,很多書籍有文化上的隱喻,只要稍有不懂,就無法前行。這是一種學術處女座,其實很要不得,但我當時並不知道,只是默默荒廢了很多書籍,也留下了巨大的學術心理陰影面積。

彎路攻略:不同的書,要有不同的對應方法。

我當年的方法是句讀,其實句讀不僅僅是閱讀,還是一種語言教學或者自學的方法,可以練就極其紮實的基本功。我當年其實是學爽了,但對於閱讀的效率來說,有空句讀自然愉悅,可是面對高強度的學術或者工作任務,句讀不現實,不得處女座。

彎路二:死磕句子順序

讀過第一本英文原版書兩年之後,我開始了在香港大學的第一個碩士,唸的還是新聞系。教授的作業自然是大片大片的閱讀,例如 literature journalism 一給就是一本書,教授輕描淡寫的說:這個禮拜去讀喬治奧威爾的 Why I Write,下禮拜來討論。我回頭一看,這書雖然是小冊子,但也是119頁的小冊子,一個禮拜讀完?呃……

更鬱悶的是,business journalism 那一堂課,留的作業是 The World Is Flat ,488頁,一個月之後開始討論;law and media 每週要看30多頁的法律文書,一個案子跟你說30多頁紙,裡面還都是法律名詞…… 而且你同時在修這三門課,每週的閱讀量你自己去算吧,反正我數學不好。

這個公眾號的老讀者可能知道以前我說過自己常常一晚上不睡覺的故事,其實我很多不眠的夜晚都伴著香港的夜景度過。原因就是我走了一條彎路:我當時是一句一句看,完全按照作者的順序看。

這也是彎路。

我也是看了一個學期之後,才發現我太實在了。

西方的寫作,尤其是新聞寫作(其實嚴肅的學術寫作都一樣)有很強的格式要求,重點的句子都安排在特別的位置。我應當先看那些特別的位置,然後再看細節。而因為自己一句一句的看,導致我重點也忘記了,細節也亂糟糟,最後搞得自己頭大。

插播:多年以後,我發現 The World is Flat 的作者 Thomas Friedman 其實是個說話囉嗦的作家,一個主題句後面舉三個例子就不少了,他老人家非要寫個7、8個,其實真的很囉嗦耶。

阅读,我走过的弯路

彎路攻略:面對巨大量級、有規範的閱讀時,抓住重點位置先讀。

其他的位置甚至可以不看,老孃哪有那麼多時間都看。這樣讀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確保重點內容你肯定能記住。當然咯,一篇1500字的新聞,最後重點也就300個字,你還記不住麼?

彎路三: 略過過程一萬字

話說在香港年代逼迫自己只讀重點句,彷彿發現了宇宙的真理,於是抓住不放,一路就到了美國。

七年前我開始了第二個碩士的學習,主攻第二語言習得,其實就是應用語言學的另外一個稱呼。那個時候,我已經有了第一個全英文環境下的碩士,外加兩年的英文工作環境做基礎,託福大剌剌地裸考也可以拿個111分,好像哎喲,不錯喲。

北美的研究生教學是很嚴肅的一件事,首先是兩年制,其次在畢業的時候,很多學校要求學生要在正規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或者在重要會議上作報告。這不是開玩笑的~~ 大量的學術閱讀必不可少,我心想,這還不容易麼?重點句開掛就好了。

結果在 seminar 上(所謂seminar就是先去讀文章,然後上課來討論的課),我又被母語的同學甩出幾條街。我只看重點句,也就無外乎一篇文章的 introduction 跟 conclusion,一個實驗到底怎麼做的、樣本如何選擇、coding 的時候標準是什麼……都藏在文章的8-12頁,而我只看了1-3頁和14-15頁。

所謂的學術上的 critical thinking, 就是沉浸在過程裡找茬。而我當年看似超級快的閱讀方法,恰好滿足了囫圇吞棗的標準。

彎路攻略:最後這一程,要求讀者總結出脈絡,從文字昇華,然後跟作者神交。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建立在強大的詞彙量基礎上,此時我已經有了三年的全英文環境,加上兩年在英語國家生活的經歷,才發現可以無感的閱讀,總結脈絡。如果說有攻略,就是要開始注意細節,在細節至上注意重點位置,然後跳出作者的局,看看他是否合理,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框架,來批判一下它。所謂 critical thinking了。

一路轉彎到現在:

開啟嘚瑟模式——我坐在客廳裡寫下這些彎路攻略的時候,一週可以讀完一本300多頁的書,每天需要閱讀大概5000字左右的紐約時報內容(我目前只讀紐約時報,原因很簡單:去年聖誕節有人贈送了我一年的訂閱,加之我壓中考研題的那一次,也是紐約時報的文章,所以從此我迷信了。)外加2000多個字的學術文章,這個需要細細讀,所以字數不可能太多。

這都是過去彎路百轉千回之後的結果,但我希望當年的自己可以早知道一下幾件事:

1 要根據閱讀目的選擇閱讀方法。句讀是基本功練習,但不可以精神潔癖。

2 通過寫作模式反推閱讀攻略。無論你讀新聞、還是學術論文,瞭解一下相應模式的寫作絕對有好處,抓住重點位置,就有一目十行的快感。

3 請跳出文字再看一遍作者的思路。這個思路才是書的靈魂,就好像700多頁的第二性,波伏娃思路就一個: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這個概念是千百年各種忽悠的成果。這也就是所謂的,把書讀厚,再都讀薄。

最後說一句,懂點理論沒壞處。閱讀是一個認知過程,我們的大腦如何反應,我們的知識體系如何搭建,什麼是 Metacognitive,什麼是網狀的單詞庫,看了理論,自己的過往經歷就更加清晰。這些道理我都有講過喲,大家請好好複習,沒聽過的就回復【閱讀一切】自己去看吧。

春光好,多讀書!希望你們繞開我走過的彎路,都擁有自己充實的旅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