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哈嘍,各位看官好!俺是小黑!

開始之前先問各位一個問題:

軍旅題材+情景喜劇,你們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回答:「炊事班的故事」。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確實,當年「炊事班的故事」可以說是在情景喜劇中的經典之作。

那趣味橫生的軍營生活也給觀眾們帶來了無數的快樂。

從2002年到2007年,這一情景喜劇共拍攝了三部。

也陪伴觀眾們走過了一段漫長的時光。

可從那之後就再也沒有像「炊事班的故事」這樣的軍旅題材的情景喜劇了。

有人說像這種的情景喜劇沒有市場。

也有人說是因為侷限性太小,太過考驗編劇的能力。

反正眾說紛紜說啥的都有,就是沒有人敢再去嘗試。

一直到最近幾年軍旅主旋律影片大受歡迎。

像「戰狼2」、「紅海行動」等軍旅題材影片更是呈現出一副"黑馬"姿態。

在眾多商業片的包圍中脫穎而出,口碑票房雙豐收。

不僅讓觀眾感受到了激昂的國家認同感,更是在社會上掀起了致敬軍人的熱潮。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軍旅題材電影一下就成了時下最炙手可熱的風向標。

當然,也就有人開始打起了這股東風的主意。

開始從各個方面想著法子的蹭熱度。

於是便湧現出了一大批慘不忍睹號稱是"主旋律"的作品。

具體有哪些俺就不給你們一一列舉了,還請自行對號入座。

當然了,也就有人想到了要重啟"軍旅+情景喜"的模式。

更是打著「炊事班的故事」續集的旗號大肆宣傳這部開播沒多久的新劇。

伙頭軍客棧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此次由高亞麟親自操刀擔綱導演,編劇是「炊事班的故事」編劇之一徐君東。

並集結了「炊事班的故事」原班人馬。

立志全力打造國內首部聚焦復轉軍人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

在一個軍民融合的社會背景下,將退伍的軍人在重新迴歸社會以後的複雜心情描繪了出來。

深深地刻畫出了軍人們所擁有的優良品質。

同時這部電視劇也努力將每一位退伍的軍人的心聲真實的傳達出來。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客棧裡,有用青春和熱血守護祖國的南沙島礁戰士。

駐守在生死線上的五千米高原兵。

剛退伍的"浴火英雄"消防兵。

消失在歲月長河中的鐵道兵、救死扶傷的衛生兵等等......

雖然兵種不同,但相同的情懷把他們凝聚在一起。

讓客棧不僅成了退伍軍人最溫暖的家,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二次入伍"。

他們秉承著"不滅軍魂"的精神經營著"伙頭軍客棧"。

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同的故事,在這裡有柴米油鹽、也有人生百態。

一群人用心堅守著永不褪色的軍魂。

如果單論題材和意義這部「伙頭軍客棧」絕對是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但如果從影視作品方面看,「伙頭軍客棧」算不上成功,反而讓人覺得很尬。

首先從名字上來看感覺有點像「武林外傳」和「炊事班的故事」的結合體。

而且劇中確實有不少都是前兩部作品中的梗。

該劇從最早起的宣傳就以「炊事班的故事」續集作為噱頭。

特別~特別註明原班人馬迴歸的字樣!

人家劇組也確實做到了原班人馬迴歸。

胖洪他們騎著哈雷摩托車,在BGM中帥氣出場。

一個接一個的介紹自己,還有那些經典的口頭禪。

炊事班全體亮相,讓觀眾一下便被這波"回憶殺"給傷了。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雖然歲月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皺紋。

但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熟悉的梗,還有那首熟悉的主題曲。

卻依然能讓人感受到了滿滿的情懷與感動。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只可惜他們出場的時間前後加起來也沒五分鐘,之後便一個個的都撤了。

最後就只剩下改名換姓的小毛、小姜和大周。

炊事班裡的大周變成了退伍再就業的佟老闆。

(額~這真的不是巧合嗎?你跟佟湘玉啥關係?)

大周在退伍之後,跟其他退伍軍人一起開了一傢伙頭軍主題客棧。

沒想到臨開業的時候,他的合夥人跑路了,資金鍊斷了。

情急之下,大周決定把客棧轉讓。

關鍵時候,胖洪帶著一眾兄弟來給大周雪中送炭。

於是便有了炊事班重聚的那一幕。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醃小鹹菜的小姜搖身一變成了海軍退伍士兵:江大雷。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餵豬的小毛繼承了大周的小三輪成了採購員:石濤。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三位老戰友的完美配合絕對是這部劇最大的看點。

小姜和小毛平日裡的互嗆充滿了喜感。

大周最後神一般的總結往往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雖然他們從部隊退伍回到了社會,可他們之間的那股親密勁沒有絲毫改變。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雖說老一輩的"鐵三角"一直想要用自己僅剩的光和熱撐起整部劇。

可怎奈何劇中新加入的新人實在是不給力。

不知道他們是想表現自己還是怎樣,所有的人都用力過猛。

例如下圖,大周走在前面,表情笑呵呵。

再看他後面的姑娘,這分明就是活見鬼的表情嘛。

像這樣"誇張的表演方式"你們在劇中會經常看到嘀!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也許是為了營造部隊這個大集體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

所以在「伙頭軍客棧」中依然延用了方言。

但不知道導演是怎麼想的,把方言都安排給了女性角色。

聽女聲說方言,總感覺是差了那麼點兒意思,喜感全無。

唯一一個滿嘴天津味兒的男角色,還不算是常駐演員。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另外,「伙頭軍客棧」也緊跟了一把時尚潮流,邀請了一群明星來客串。

柳巖、關曉彤、李金銘、邵峰、閆妮等等......

But,就算再多的明星加盟也沒能讓這部劇火起來。

豆瓣上至今都沒有個評分就足以說明一切。

「伙頭軍客棧」尷尬的處境讓俺想起了前段時間的「家有兒女初長成」。

光靠情懷,您可拉倒吧

同樣是打著前作「家有兒女」的旗號大肆宣傳。

可一直到開播之後,還有很多人以為沒開始播呢!

現如今的情景喜劇大多數都跟前兩部一樣處境十分尷尬。

吃著之前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老本,口口聲聲說要創新。

可實際上要不就是換湯不換藥,要不就是改成了四不像。

難道說咱們國產情景喜劇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嗎?

再也不會出現像「武林外傳」、「炊事班的故事」這樣的優秀作品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