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心:世界正在懲罰不愛堅持原則的人

輕心:世界正在懲罰不愛堅持原則的人

你是個老好人嗎?別人說什麼你既不堅持也不反對,只是默不作聲嗎?遇到需要幫忙的,你也會適當幫忙嗎?

其實你只是求自保,希望你不要煩別人,別人也不要來煩你,過好自己的安穩小日子。

可惜這樣的人在組織內沒有辨識度,在朋友圈中沒有威信。請客吃飯沒你的份,直到結婚紅包送禮才想起你來湊份子。你渴望成功,希望像明星一樣耀眼站在眾人面前,那就需要你有自己的原則並堅持它。

究竟該怎麼做?有幾個人可以給我們做參考。

一、

劉邦打敗項羽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應該是追殺項羽的部屬。其中有三個人的命運非常離奇,有人救過劉邦性命卻被他殺雞儆猴,直接砍頭;有人讓劉邦吃很大苦頭卻被他再三提拔,做到省長一類的大官。

這個人你一定聽說過,“鴻門宴”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沛公劉邦沒被殺,全靠項羽的叔叔項伯,他先說服項羽不殺劉邦,然後站在劉邦面前為他遮掩。後來在張良和樊噲的掩護下,劉邦得以逃出項羽的軍營,回到自己的營帳。

鴻門宴結束後,項羽開始分封諸侯王,把劉邦封為漢王。

劉邦登基後,大力追殺項羽部屬,但是對項氏家族的人卻不誅殺,他被賜姓為劉,封射陽侯,封國在今天射陽湖邊上。

二、

但第二個劉邦的救命恩人就比較倒黴,他叫丁固。項羽攻擊齊國時,劉邦趁機進攻楚國都城彭城。項羽一個回馬槍殺過來,劉邦打敗逃跑。丁固率兵追擊,就在劉邦即將被擒的時候,他回頭對丁固說:“我們兩個都是一時的英雄人物,難道一定要相互為難嗎?”

丁固想一想,也是,萬一以後劉邦有出息了,自己還能撈一票。

劉邦當上皇帝后,他主動求見劉邦,以為可以得到封賞。劉邦怎麼做的呢?帶到軍營在幾萬官兵面前,把他“咔擦”一刀。

輕心:世界正在懲罰不愛堅持原則的人

三、

你覺得奇不奇怪,都在救命恩人,劉邦幹嘛對項伯報恩,對丁固像仇人?

如果你是劉邦,你會怎麼做?你會不會兩個都封侯?

聰明如你一定會說不會,因為項伯在鴻門宴上的所作所為,都是經過項羽同意的。他說服項羽不殺劉備,才敢阻止項莊殺劉備。

可丁固不一樣,他沒獲得項羽同意,擅自放走劉備。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讓手下人幹活。他們都沒向你報備一聲,直接放走了你的死對頭,你知道了是不是要氣死了?

這就是一個人的原則問題,項伯為公,劉邦服他,心底敬重他;丁固為私,劉邦不服,打心眼裡看不起他。

四、

當然,我們也會碰到既沒有救過劉邦,也經常害他讓他吃虧上當的人,比如季布。

劉邦恨他到什麼程度呢?出千金懸賞捉拿。誰膽敢窩藏季布,直接滅三族。季布藏在朱家人家裡,朱家人行俠仗義,他安頓好季布後就去洛陽,拜見劉邦的好部下夏侯嬰。朱家人對夏侯嬰說:“季布犯了什麼錯,皇上追捕他那麼急?”

夏侯嬰說:“當年打仗,季布可給皇上吃大苦頭了。”

朱家人說:“這有什麼不對的嗎,兩軍交戰,本來就各為其主,這是做臣子的本分。難道皇上要把項羽部下全部殺死?”

夏侯嬰同意朱家人的說法,向劉邦彙報後,劉邦赦免了季布。等季布表示臣服後,劉邦還讓他做郎中,河東郡守。

輕心:世界正在懲罰不愛堅持原則的人

五、

季布讓劉邦吃那麼大苦頭,劉邦倒不有仇報仇了。

因為季布當時做的事情,就是他該做的,沒有一點違背原則。難道讓季布拿著項羽的工資,不打敗劉備。這才真是違背了承諾,給錢還不幹活。

在當時那種人治,只憑個人愛好就可以掠奪別人性命的年代。公理和正義仍然在人們的腦袋裡出現,才會有朱家人挺身而出,不要千金重賞,為季布求情。

六、

《孫子兵法》曰:“夫兵不可出者三:不和於國,不可以出軍;不和于軍,不可以出陣;不和於陣,不可以出戰。故孫子曰:一曰道。道者,令人與上同意者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人不畏危。”

意思是:兵不可以出動有三種原因:國中不和,不可以出軍;軍中不和,不可以出陣;陣中不和,不可以出戰。孫子說:放在第一位的是“道”。所謂“道”,是使民眾與國君的意願相一致,這樣,民眾在戰爭中就可以為國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險。

如果劉邦作為皇帝,都不能分清楚公理和正義,國家必將大亂,他也不會打敗項羽成為西漢開國皇帝。就因為他是個明辨是非的人,人心才能依附,民眾與皇帝劉邦的意願相一致,他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如今,世界正在懲罰一個不愛堅持原則,隨波逐流的人。雖然你既可以這麼選擇,也可以那樣選擇,每一種違背公理和正義的選擇,也許不會帶來損害;每一次的算計,也許可以佔到很多便宜。但是,時間是公正的,項伯成為了射陽侯流傳子孫,丁固永遠的身首異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