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愛」見異思遷,見一個愛一個,是薄情寡義嗎?

《聊齋》中的愛情,超越陰陽,溝通人鬼,有的純美,有的狗血。

在七夕情人節之前,我們請深圳大學教授左江女士,給“法之彬彬”的讀者,品評300年前的愛情故事。左老師對《金瓶梅》頗有研究,她看到的金瓶梅,不是性,不是肉,是情,是靈。本來,我們請她講金瓶梅,聊了一會,變成了現在的系列專欄文章“聊齋志愛”。

讀完之後,請您告訴我們,聊齋中的愛情,值得今天的我們,重讀重思量嗎?

愛情是永恆的嗎?對一個人的愛是天長地久的嗎?我們真的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愛著一個人嗎?

這是一道生命的難題。你是怎麼回答的?

今天,我們看看300多年前蒲松齡老先生的解答。《聊齋》中,蒲老先生講過一個男人與三個女人的故事,生動地再現了青年男子的見異思遷,然而,這不是一個薄情的故事,這樣的喜新厭舊,見一個愛一個,固然讓重情重義的人捶胸頓足,但在一個真實的世界中,卻是這般的自然而然,如潺潺流水,如徐徐清風。

故事中的男人,是一介書生,一個流落他鄉的窮書生。與尋常書生不同的是,他是孔子孔聖人的後裔,他叫孔雪笠。按照《聊齋》的稱謂習慣,我們叫他“孔生”,姓孔的小生。

孔生的生活中出現過三位女性:第一位是“紅妝豔絕”的香奴;第二位是“嬌波流慧,細柳生姿”的嬌娜;第三位是“畫黛彎蛾,蓮鉤蹴鳳”的松娘。在他的人生中,三位女性哪位是主角,哪位是配角,哪位只是出來打打醬油的?

[一]

流落他鄉的孔生,雖然生活困頓,精神世界相當富足,作為聖人後裔,為人蘊藉,頗有文才。這樣的書生,在《聊齋》中,總能交上好運,遇上貴人。

皇甫公子,就是孔生的貴人。這個勤奮好學內外兼修的公子,其實是個狐男,一個男性狐仙。

皇甫公子請落魄的孔生,在他家設館教書,安頓下來。大家都是年輕人,一起學習,也一起娛樂。

於是,孔生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紅妝豔絕”的香奴,粉墨登場。

香奴是公子家中的歌女,常來彈琵琶為二人詩酒助興。其琵琶技藝高超,彈起名曲《湘妃》,“激揚哀烈”,感人肺腑。

孔生雖是聖人之裔,畢竟是血肉之軀,正當風華正茂血氣方剛的年紀,對女性產生遐想也是理所當然。一天晚上,又到了孔生與皇甫公子聚飲的時候,香奴同樣來助興。“酒酣氣熱”,酒至半酣,熱血沸騰,慾望也在發酵,孔生畢竟是謙謙君子,只是目不轉睛地看著香奴,並未有太過失禮的舉動。

皇甫公子心領神會,說孔生尚無家室,一定要為他謀娶佳偶。

孔生說:我要是擇偶,就選擇如香奴這樣的姑娘。

香奴是孔生身邊出現的第一位比較親近的女性,而且容貌豔麗,身懷絕技,他覺得能有這樣一位妻子就很滿足了。

但公子不以為意,覺得孔生少見多怪,以香奴作為擇妻的標準實在太低了。

事情暫且擱置一邊,香奴與孔生也沒有了下文,所以香奴只是出來打醬油的,但她喚醒了孔生對於女性的渴望,幫助孔生勾勒出理想女性的一個輪廓。

[二]

孔生與皇甫公子相遇時還是“大雪崩騰”的冬天,現在已是夏天,孔生生病了,胸口腫起一個大包,終日“痛楚呻吟”。公子於是讓自己的妹妹嬌娜從外祖母家回來,給孔生看看。

就這樣,十三四歲的嬌娜,作為孔生生命中的第二個女人,閃亮登場。

嬌娜眼睛很美,流露著聰慧;身材細長,頗有風韻。雖然還未成年,但已是絕色美女的胚子。孔生覺得香奴已經很美,沒想到嬌娜更為動人,只覺眼前一亮,精神為之一爽,忘記了疼痛,更顧不上呻吟了。

嬌娜走近俯身為孔生治病,孔生只覺“芳氣勝蘭”,聞到的都是少女清新的氣息。當嬌娜為他動手術時,要緊貼他身邊,彎腰俯在他胸口,孔生他久忘了疼痛,只希望手術能慢點結束,可以在嬌娜身邊逗留得久一點。孔生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很微妙也很精彩,是那個時代男子心境的真實寫照。

孔生第一次與如此漂亮的女子親密接觸,並且這個女子還救了他的性命。孔生難以抗拒嬌娜的美好,一下就墮入了情網,無時無刻不想著她的容顏她的身姿,賴書也不想讀了,每天傻傻地呆坐著,做什麼都覺得沒有意思。

愛情帶來的衝擊與年齡無關,無論是少年還是青年。

皇甫公子看出了孔生的心思,說:我已經為你找到一個合適的女子。

孔生的第一反應很激動,問:“何人?”

皇甫公子的回答模稜兩可,說:也是兄弟我的家裡人,我的弟親屬。

孔生凝眉思考了很久久,說:“勿須!”

孔生為什麼要想很久?他又想了些什麼?為什麼說不要呢?

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心理過程。孔生此時心心念念只有嬌娜,當公子說也是我家裡人時,他也很期待,在盤算是不是嬌娜。但轉念一想,嬌娜才十三四歲,尚未成年,公子應該不會將這麼年幼的女孩子嫁給他。

如果手頭有朵花,孔生應該一邊扯著花瓣一邊問“是”、“不是”。最後決定賭一把說“我不要了”,但又心有不甘,覺得我應該讓公子明白我的心思,忽然面壁吟誦了一句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我們讀《聊齋》,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忍不住放聲大笑?蒲老先生真是個妙人,你可以讓孔生不要這麼“作”嗎?不久前還說自己想要的是香奴一樣的女子,現在就變成嬌娜了,並且很有非嬌娜不娶的堅決。

「聊齋志愛」見異思遷,見一個愛一個,是薄情寡義嗎?

[三]

公子很瞭解孔生,說:嬌娜是我妹妹,父親也很希望她能嫁給你這樣的人,但是她確實太年幼了。我現在給你介紹的姑娘,叫松娘,是我姨娘的女兒,十八歲,長得也很好。你不信的話,明天她會去花園,你可以去偷偷看一下。

心如磐石的孔生怎麼會去呢?

但他就是去了。

呵呵,呵呵,不好意思。

孔生生命中的第三個女人,松娘,就這麼呵呵登場了。

只見那松娘,“畫黛彎蛾,蓮鉤蹴鳳”,跟嬌娜不分伯仲,也是一個大美人。

昨天剛剛說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現在呢?孔生“大悅”,非常高興,立刻求公子保媒,要與松娘結婚。

此時的孔生,“甚愜心懷”,一切很滿意,人生很美好。

[四]

孔生是個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甚至是見一個愛一個的人嗎?

如果你這麼簡單地理解,實在辜負了蒲老先生對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畫。當我們愛情的意識覺醒後,都會對異性有好奇又渴望,會對自己未來的另一半心存憧憬,但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才能與自己感情契合心靈相通?

這些問題,年輕的時候我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容貌是我們選擇情侶的第一因素。

對於孔生,在那個一面訂終身男女無法交往的時代,容貌簡直就是唯一因素。

所以,孔生由香奴而嬌娜,由嬌娜而松娘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一介窮書生能抱得美人歸身陷溫柔鄉,已是上天的眷顧,至於美人是誰並不重要。

未完,待續。明天,我們接著說,多年之後,孔生與擦肩而過的第二個女人嬌娜再度重逢,嬌娜,這張舊船票,是否還會登上孔生的客船?紅顏知己的故事,你信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