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離鄉到海南墾荒 割膠女工在海南紮根

開墾荒山變家鄉

背井离乡到海南垦荒 割胶女工在海南扎根

都說家是避風的港灣,是永遠的岸,葉落歸根,人老返鄉,都是對家最本初的眷戀。可是,也有不少人,為了自己的生活,選擇走出去。今天的“他鄉即故鄉”,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割膠女工,看看她是怎樣的隻身一人離鄉背井,在海南的大山中開荒闢林,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家。

在位於白沙縣的國營龍江農場的職工房內,剛剛吃完午飯的宋麗卿正忙著收拾屋子,孫女們在一旁嘰嘰喳喳的看著電視。這樣的場景,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實在是太習以為常了,因為每家每戶,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可是,對於宋麗卿來說,這樣簡單的幸福,卻來的十分不易。

說起來,宋麗卿命運的改變,還要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一場著名的運動說起。1955年,毛澤東發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指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展開,在這場運動中,1968年底到1975年,近十萬名廣東各地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海南墾區的各個農場連隊。宋麗卿就是其中一人。

相比宋麗卿的興奮,家人卻執意不肯讓女兒遠離家鄉,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可是,家人的反對,阻擋不了宋麗卿前行的腳步,反而成為宋麗卿留在海南的動力。

“幹在這裡一輩子”,說著容易,可是真做起來,卻很難很難。到海南後,宋麗卿被分到位於白沙的龍江農場做割膠工。可對於剛剛離開高中的宋麗卿來說,之前連膠刀都沒握過,更別提割膠了。或許是為了和家人爭口氣,或許是想掌握自己的命運,宋麗卿每天起早貪黑,苦練割膠技術,用自己的努力在這些大山中打拼屬於自己的地方。

宋麗卿的勤勞,打動了連隊裡一個來自廣東茂名的小夥子,兩個人相伴相戀,很快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而這,也打破了“汕頭女兒不外嫁”的傳統。

那時候,宋麗卿和丈夫陳德榆都是兩手空空,隻身來海南墾荒闢林。剛開始,家裡連個像樣的房子都沒有,一塊磚、一片瓦,就這樣夫妻倆用自己的雙手一點點把家建起來了。

如今,快50年過去了,宋麗卿早已退休,她的家也從茅草屋、變成磚瓦房,再搬到場部的樓房,可是宋麗卿依然忘不了當初在連隊、在膠林裡的時光。每天,她都會騎著摩托車,去照顧老房子裡的雞和菜地。

摩托車在崎嶇的山路飛快前行,前方哪裡有拐彎,哪裡有下坡,對宋麗卿來說早已爛熟於心。餵雞、種菜、割膠,每天宋麗卿的雙手都不能閒著。

一把膠刀,一握就是一輩子,直到退休,宋麗卿還是捨不得丟下。同樣讓宋麗卿捨不得的,還有她在農場每一天的生活。其實,早在改革開放初期,老家汕頭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候,就有大批同鄉知青返鄉,親朋好友也都勸宋麗卿回家,可是宋麗卿卻從來沒有動搖過。

如今,宋麗卿一家人可以說來自五湖四海,自己是汕頭人,丈夫是茂名人,兒子是白沙人,兒媳婦又是雲南人。一到過年,一家人全部聚集在一起,吃著廣東、海南、雲南等各地的家鄉菜。可是不管來自哪裡,這裡都是他們的家。

《直播海南》供海南在線專稿,已由海南在線編輯。其它網站如轉載,須經《直播海南》及海南在線同意,並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