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稅務由「事合、人合」邁向「心合、力合」

本微訊 在稅務機構改革中,甘肅稅務系統針對原國地稅人員互不熟悉、業務互不掌握的問題,以全面提升幹部綜合能力素質為重點,不斷推動業務融合、資源整合、人才互動、服務共促,順利實現省市縣鄉四級稅務機構掛牌成立並對外統一履職,改革正從“事合、人合”邁向“心合、力合”。

服務融合先一步

“現在稅務合為一家,哪個大廳都能辦理所有業務,我再不用跑遠路了。就近到任何一個辦稅廳都能辦理所有涉稅業務,比過去每次能節省2個小時左右,感覺方便了不少。而且政策宣傳也是國稅地稅業務‘打包’推送,我們納稅人不用再為哪個是國稅那個是地稅業務費心了。”7月27日,在蘭州市城關區稅務局金昌路辦稅服務廳辦理業務的蘭州子羽酒業公司經理王梓宇說。

甘肅稅務由“事合、人合”邁向“心合、力合”

蘭州市城關區辦稅服務廳幹部向納稅人講解自助辦稅終端使用方法

蘭州子羽酒業公司辦公地址座落在城關區定西路,以前辦稅要分別到距離更遠的永昌路辦稅服務廳辦理國稅業務,在金昌路辦稅服務廳辦理地稅業務。“一廳通辦”實現後,王梓宇再也不用兩頭跑,只要提交一套資料,就能一次辦結所有涉稅業務了。

早在今年4月份,甘肅省內245個辦稅服務廳就在全國率先推開“一廳通辦”。酒泉市肅州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幹部何春燕說:“從今年3月底開始,我們局就利用晚上業餘時間,採取國地稅雙方指定業務骨幹面對面講課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和操作規範講解,為隨後的‘一廳通辦’打好了基礎。”

省市縣國地稅機構全部合併完成後,甘肅基層稅務部門進一步優化人員調配和資源整合,充分利用原國地稅部門辦稅服務場所,開展導稅分流,緩解高峰期辦稅壓力,順利渡過了機構合併後增值稅季度申報與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雙峰疊加”的首個徵期。王藝璇是原蘭州市城關區地稅一局局長,縣(區)級稅務機構合併後,轉任城關區稅務局副局長的她告訴記者:“金昌路辦稅服務廳原屬地稅管轄,一廳通辦以來,辦理國稅業務的一個月比一個月多。新機構掛牌後,我們因地制宜地配置各類辦稅資源,統籌調度業務和辦稅服務人員,現在轄區內的納稅人來這個大廳所有涉稅事項都能辦結,既方便納稅人就近辦稅,也合理分流了高峰期其他辦稅廳的壓力。”

改革推進以來,按照“機構改革、服務先行”的原則,甘肅省稅務系統大力優化辦稅服務,實現了6類119項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針對東西跨度長、服務徵管半徑大的實際,六大類47項涉稅業務實現“全省通辦”;加速推進國地稅融合、網上和線下融合,實現“一廳通辦”“一網通辦”“一套資料辦”“主稅附加稅費一次辦”,辦稅便利化和效率不斷提升,納稅人滿意度不斷提升。

業務融合強一步

納稅人經常接觸的辦稅服務廳這個“前臺”成功融合後,原國地稅兩套運行機制、制度、系統亟待整合。縣鄉稅務機構掛牌前後,經過後臺技術人員連續奮戰,甘肅稅務系統快速完成金稅三期系統升級,省內所有新稅務局全部以新的規範的名稱、印章、文書乃至文號、字軌等統一對外履職。但這僅僅是業務融合的一個方面。

改革推進過程中,甘肅省稅務局暢通渠道,通過12366納稅服務熱線、基層辦稅廳等渠道,全面蒐集納稅人和基層稅務機關反映的各類業務問題,通過各業務部門、相關軟件服務商及時解決反饋。同時,開展彙總分析,對反映較多的熱點問題,利用稅收政策解讀輔導答疑視頻會等平臺,組織開展專題解讀輔導。

7月24日上午,甘肅省稅務局舉行了機構改革後第一場稅收政策解讀輔導答疑視頻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徵納雙方關注度普遍較高的行政處罰裁量權辦法、增值稅改革相關政策、最新企業所得稅政策、土地增值稅管理等進行了深入講解,進一步明確相關政策的執行口徑和尺度。

甘肅稅務由“事合、人合”邁向“心合、力合”

在張掖市甘州區稅務局通過視頻系統參會的張掖華辰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財務部長楊帆說:“以前,因為國地稅兩個部門對稅收政策的理解和執行標準有現實差異,我們企業往往要接受兩頭檢查,一套資料還要報送兩個單位。現在新稅務機構成立了,很快就組織我們納稅人和稅務幹部一起學習相關政策,我相信以後再不會面臨兩頭執法的問題,真的是省時省心又省力了!”

事前未雨綢繆,事中動態調整。甘肅省稅務局法規處幹部楊小科說:“省局建立的稅收政策解讀輔導答疑機制,會根據改革工作推進情況,及時調整講解內容,不斷增強講解的針對性,幫助徵納雙方防範化解涉稅風險。”

互學互促深一步

甘肅省稅務局機關作為全省稅收徵管體制改革工作的指揮中樞,為了更好地履行領導職能,堅持通過“抓機關帶基層”推動更快地解決原國地稅幹部互不熟悉業務的問題。7月27日上午,甘肅省稅務局舉辦了2018年第四次“稅收大講堂”,這也是新機構掛牌後省局機關第一次組織業務骨幹走上講臺,向局領導班子成員和機關全體幹部講解國地稅業務。

甘肅稅務由“事合、人合”邁向“心合、力合”

甘肅省稅務局聯合黨委副書記、局長楊勇說:“讓原國地稅幹部分別講授原國地稅業務,就是要促進原國稅幹部抓緊學地稅業務,原地稅幹部加快學國稅業務,迅速適應稅務新機構組建後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通過省局機關的以上率下和示範引領,甘肅稅務系統各級各單位普遍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內部學習活動。省局直屬稅務分局組織開展“三講兩學一測”活動,由外出參加培訓的人員就學到的重點內容向其他幹部進行二次講解,每季度末還組織開展知識測試,檢驗學習成效。各單位還及時為原地稅幹部開通中國稅務網絡大學賬號,並拓展以往“師徒結對”模式範圍,為新近錄用幹部增派師傅。蘭州新區稅務局以“傳統式授課、沙龍式學習、互聯網+授課、師徒結對學習”主要內容,啟動了“練內功提素質,聚人心促融合”系統活動。作為青年學習沙龍的負責人,畢業於中國司法警官大學的該局青年幹部竇婷說:“我在大學學的是行政管理專業,參加工作後又擔任過單位團支部書記。通過組織參與青年學習沙龍活動,既發揮了自己業務方面的特長,還能學習到前輩和同事們的工作經驗,感覺收穫很大。”

上下同欲者勝。在業務融合過程中,甘肅稅務系統既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氛圍,又推動了工作創新。定西市稅務局在“鬥魚”網絡直播平臺開通“青稅直通車”直播節目,6名業務骨幹輪流擔任“稅務主播”,用講解、互動互答的形式宣傳最新稅收政策,為納稅人打造“隨身課堂”。張掖市稅務局推出的“監控眼”服務和酒泉市肅州區的“透明車間網眼直播”雙向視頻管理系統,讓納稅人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時查看各辦稅服務廳實時辦稅情況、大廳排隊等候情況和窗口辦稅狀態,方便納稅人擇機擇地辦稅。平涼市稅務局自主研發了辦稅服務“e掌通”軟件,包含微信“e掌通”服務平臺和官方QQ服務平臺,讓納稅人隨時隨地掌握政策,實現“一次問清楚、一趟辦成事”。

通過馳而不息地創新實踐,甘肅稅務系統不斷增強改革推進中“事合、人合”的力度,各項工作呈現出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在機構改革第一場掛牌攻堅戰圓滿收官、進入落實“三定”規定的關鍵階段,甘肅稅務將繼續堅持改革發展兩手抓、管理服務雙提高的各項舉措,加快資源、技術、業務、人員等各方面的融合重整,將“物理”合併催生“化學”反應,實現更高層次上的 “心合、力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