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只用占卦的話,到最後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反受其害

這本書只用占卦的話,到最後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反受其害

《易經》占卦的問題在什麼地方?占卦容易,解卦難。歷代人在解卦的時候,就出了問題,這個卦這樣解,那樣解都好像說的通,往往在事後才發現應該怎麼解才對。

這都沒有關係,本來就需要做作業,最後可以有結果出現,這個結果為什麼可以準確呢?就要回到周文王。

周文王曾經被商紂王關在菱裡七年,各位知道,坐牢的優點是什麼呢?可以讀書,反正你不能到處走動,有人供你吃,有人供你住,看著你,不讓你走,那你只有讀書,只有思考。

周文王在七年之內,就把《易經》的六十四卦,每一卦寫一句話;每一卦六爻,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寫一句話。

他總共寫了六十四句卦辭,加上三百八十四句爻辭,這就是《易經》最基本的部分,這些主要都是周文王寫的。現在流傳下來的很多《易經》的書也很有趣,譬如日本有位學者,研究《易經》很透徹,他也是因為坐牢七年,出來之後寫了一本解卦的書(即《高島易斷》),寫的不錯,同樣是花了七年。所以大概要花多少時間學《易經》,我們心裡也有數,大概要有七年專心去探討。

這本書只用占卦的話,到最後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反受其害

每一個人解卦的方式都不一樣,我們現在一般按照朱熹的方式,但是也有別的不同的理解。我們學《易經》的時候兩邊要兼顧:一反面是義理,做人的道理,以修德為主;另一方面是占卦,譬如你有困惑,你一下想不通該怎麼辦了。中國傳統一向是兩方面兼顧,我們今天談《易經》的時候,不用特別去排斥,也千萬不要只把它當作算命、占卦的一種工具。你只用占卦的話,到最後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提到占卦,我講三句話,作為格言:第一,“不誠不佔”。沒有誠心不要佔。第二,“不義不佔”。不是你該佔的不要佔,譬如,我要佔一下你有沒有私房錢,這是不義的事情,不是我該問的的事。第三,“不疑不佔”。有真正的疑惑,理性可以解決的就不要問了,理性實在是不能解決的,左右為難的,你再來問。

這本書只用占卦的話,到最後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反受其害

所以,“不誠不佔”、“不義不佔”、“不疑不佔”,把這三個不佔合起來,就知道荀子為什麼說“善為易者不佔”,也有些人說研究《易經》到後來,一個人會變成什麼情況呢?一方面是好的,“絮靜精徽”,研究《易經》心思要非常單純,思想上非常的透徹。但有一個毛病,叫做“賊”,“賊”不是小偷,“賊”代表你想太多了,到最後恐怕偏離了人生的正途,這就非常可惜了。

這本書只用占卦的話,到最後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反受其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