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只用占卦的话,到最后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反受其害

这本书只用占卦的话,到最后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反受其害

《易经》占卦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占卦容易,解卦难。历代人在解卦的时候,就出了问题,这个卦这样解,那样解都好像说的通,往往在事后才发现应该怎么解才对。

这都没有关系,本来就需要做作业,最后可以有结果出现,这个结果为什么可以准确呢?就要回到周文王。

周文王曾经被商纣王关在菱里七年,各位知道,坐牢的优点是什么呢?可以读书,反正你不能到处走动,有人供你吃,有人供你住,看着你,不让你走,那你只有读书,只有思考。

周文王在七年之内,就把《易经》的六十四卦,每一卦写一句话;每一卦六爻,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写一句话。

他总共写了六十四句卦辞,加上三百八十四句爻辞,这就是《易经》最基本的部分,这些主要都是周文王写的。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多《易经》的书也很有趣,譬如日本有位学者,研究《易经》很透彻,他也是因为坐牢七年,出来之后写了一本解卦的书(即《高岛易断》),写的不错,同样是花了七年。所以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学《易经》,我们心里也有数,大概要有七年专心去探讨。

这本书只用占卦的话,到最后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反受其害

每一个人解卦的方式都不一样,我们现在一般按照朱熹的方式,但是也有别的不同的理解。我们学《易经》的时候两边要兼顾:一反面是义理,做人的道理,以修德为主;另一方面是占卦,譬如你有困惑,你一下想不通该怎么办了。中国传统一向是两方面兼顾,我们今天谈《易经》的时候,不用特别去排斥,也千万不要只把它当作算命、占卦的一种工具。你只用占卦的话,到最后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提到占卦,我讲三句话,作为格言:第一,“不诚不占”。没有诚心不要占。第二,“不义不占”。不是你该占的不要占,譬如,我要占一下你有没有私房钱,这是不义的事情,不是我该问的的事。第三,“不疑不占”。有真正的疑惑,理性可以解决的就不要问了,理性实在是不能解决的,左右为难的,你再来问。

这本书只用占卦的话,到最后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反受其害

所以,“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把这三个不占合起来,就知道荀子为什么说“善为易者不占”,也有些人说研究《易经》到后来,一个人会变成什么情况呢?一方面是好的,“絮静精徽”,研究《易经》心思要非常单纯,思想上非常的透彻。但有一个毛病,叫做“贼”,“贼”不是小偷,“贼”代表你想太多了,到最后恐怕偏离了人生的正途,这就非常可惜了。

这本书只用占卦的话,到最后可能忽略它的道理 反受其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