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買房賺更多更快的出路,房價「一枝獨秀」是原罪嗎?

5月各地調控政策頻出,近160次創單月調控歷史記錄。

5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指數環比增幅連續3月擴大(環增0.8%)。

兩組數據充分展示了調控的無助和房價勢不可擋的瘋狂。

建行董事長田國立近期發言稱,不論黃金還是股市投資,有漲有跌,有自身調節機制,而恰恰房地產,成了被死掐的“七寸”,投機者攫取財富的天堂。

沒有比買房賺更多更快的出路,房價“一枝獨秀”是原罪嗎?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所謂的調控,一旦傷到樓市筋骨,銀行怕,開發商怕,買了房的怕,政府也怕。中國總資產有人估計有40多萬億美元,也有人說400萬億人民幣,田國立稱自己雖然也有一些比較,但不說出來,因為“容易駭人聽聞”。如果房價大跌,這麼大當量的金融“核彈”被引爆,已被綁架的中國經濟危險性可想可知。

與房地產瘋狂擴張並行的是空置率的大幅上升。農村空心化嚴重,不少城市分佈著大量鬼城和黑樓。網友形象稱“以前說住個五六年,這棟樓的人都沒認清楚,現在是住個五六年,這棟樓連個人都沒有。”

沒有比買房賺更多更快的出路,房價“一枝獨秀”是原罪嗎?

房地產的畸形不僅導致資源的極大浪費和資金錯配,也在吸乾實體經濟的動力和人民的幸福感。除了投資投機客外,中國太多身價百萬千萬的紙面富翁(房奴)看似享受資產增值的幻覺,實際上卻操著每天的柴米油鹽的心,不敢失業,不敢生病,不敢消費。

沒有比買房賺更多更快的出路,房價“一枝獨秀”是原罪嗎?

一二線城市瘋後,三四線城市也瘋了,兩三千的工資,上萬的房價。長此以往,中國經濟還有未來嗎?根據姜超的5月經濟運行數據分析,內需嚴重下滑消費增速創15年新低,固定資產投資6.1%同樣較低,出口受貿易戰影響不容樂觀。

可以看到,目前中國幾乎沒有任何行業比買房賺錢來得更快、更多,利益總是在引導市場,人性總有不可抑制的貪婪。並非沒有控制高空置率和房價“一枝獨秀”的手段,而是在這個慵懶的舒適區裡,是等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還是做好披荊斬棘的決心趁早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