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北京時間2018年8月8日凌晨,加州時間8月7日午時,特斯拉CEO Elon Musk在Twitter寫道:我考慮以$420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資金已經落實。雖然Musk發了一封致投資者和全體員工的信,證實確實在考慮私有化,但並沒有最終決定。(注意:只是考慮!暫時沒有任何確認信息,而私有化路勁並不簡單!)

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而就在Musk發Twitter的30分鐘前,英國金融時報稱,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持有20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由於並沒有超過5%,不需要提交SEC披露,不確定其具體持倉規模以及成本價格,消息稱是特斯拉第8大股東,該基金由沙特王儲薩勒曼監管。

於是在0點15分左右,特斯拉股價上演暴力拉昇+逼空。兩點左右被因短線波動、涉及操縱股價被暫停交易,直到收盤前15分鐘恢復交易:

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為什麼私有化?

私有化就是上市公司大股東或管理層等對公司發起收購活動,買回小股東手上的股份,再退市,目的是將公眾公司變成私人公司。私有化完成後,公司不必按照SEC的要求來做定期信息披露,不必考慮短期利潤和股價變動,管理層施展動作會更加靈活,一些敏感信息也不用公開,最為老虎用戶樹枝的私有化大超應該是2015-2016年的中概股私有化潮。

根據Musk的信講到考慮私有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長期遭遇大規模做空,股價劇烈波動。由於特斯拉是全員持股,員工過分關心股價波動導致精力分散。為了給股東交代,公司也不得不注重季度收益,短期壓力對長期發展造成干擾。私有化能更好的吸引長期投資者,而不是投機者。

特斯拉自從2010年6月29日上市,至今足8年,按照昨晚收盤價$379.57對應當年IPO發行價$17,8年漲幅22倍,可以說給二級市場長期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但特斯拉仍是美股歷史上被做空最嚴重的股票之一,如果看IB的借券榜,特斯拉長期在Top10,也正如Musk所說,特斯拉的波動是一隻極為適合交易(或投機)的標的。

從這點來看,私有化確實有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尤其是長期爭議比較大的公司。

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私有化流程

上市公司不是屬於個人的,私有化也是有一套較為複雜的流程:

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1)首先,Musk作為發起方,或聯手外部資金成立買方團一起要向公司董事會發起正式的私有化要約,而目前還沒有進展到這一步,僅限於Twitter是不能坐實的。

2)董事會收到要約,需要公告說明收到了來自XXX收購價格為XXX的私有化要約。同時董事會會考慮是否接受這個私有化要約,如果不接受就直接回絕,不必進入下一步。

還有可能董事會對收購價格並不滿意。另一方面,如果發起方中沒有公司管理層或大股東,也就是不在董事會,要約達成的可能性很低,比如博通向高通發起收購要約就被直接拒絕,而後博通再次提價,再被拒絕。

如果是有董事會成員參與的要約,進展會比較順利,通常董事會宣佈收到要約時候,就以為著已經溝通過,董事會已經接受了。所以特斯拉的私有化是由Musk作為發起,關鍵點就在於這裡。

3)一旦董事會接受要約,就要成立特別評估委員會對這個私有化方案進行評估,通常是由法律和財務審計方組成,目的在於對私有化價格的公平性和法律操作的可行性進行分析;並向董事會提供建議和評估報告。

4)董事會根據評估做出決定是否以提議價格接受要約,如果接受,董事會將於要約方簽訂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私有化協議,並對外宣佈雙方達成一致協議,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

5)董事會簽訂協議之後,還需要向SEC提交13E-3表格,並折期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進行投票。13E-3是私有化初期向證監會提交的文件,主要內容包括基本的交易條款,在完成交易後就目標公司及其經營的計劃,交易資金的來源和數目,交易背景。目的和效果以及未實現該交易對目標公司造成的影響,以及各種法律文件和評估函等等。

6)投票通過基本就等著股票退市,要約方資金到賬就可以了。如果沒有投票通過,即使是管理團隊發起、董事會通過也不能完成私有化交易。美股私有化股東投票方案通過條件是由公司註冊地的當地公司法決定的。

註冊地在美國本土的上市公司遵循“少數股東中的多數同意(Majority of the Minority)”原則,即少數股東中50%以上接受要約即可。(控股股東或具有實際經營決策權的股東不具有投票權)。

而大多數中概股註冊地為開曼,只需要66%的投票權通過就可以,而且私有化買方無需迴避,同時允許控股股東獲得超級投票權,即同股不同權。比如大家都知道聚美優品註冊地在開曼群島,陳歐持股比例約為35%,但投票權為75.5%,也就是陳歐同意就最夠票數私有化,不需要中小股東同意了。

特斯拉私有化的思考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認為,Musk選擇在Twitter上宣佈這個消息,從合規性來講確實有操縱股價的嫌疑,但過去Musk的Twitter一向如此活躍,不乏重要信息。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個私有化考量目前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到底只是Musk的個人考慮,還是真的已經跟多方資金洽談並取得初步預期?這420美元/每股的作價是如何得出,是資方給予的預計價格還是Musk隨口一說?換句話說,這是不是Musk一廂情願的想法?

另外,特斯拉有兩筆不可忽視的可轉債,一筆9.3億美元將於明年3月到期,就是索羅斯參與認購的那次。另一筆13.8億美元,將於2021年3月到期,合計23億美元。

這兩筆的轉股價格都是$359.8676,也就是說在昨晚股價高於轉股價,這些可轉債股東終於可以轉股獲利,這也是幫助特斯拉減少債務壓力。所以,這個消息一定程度上解套了這部分可轉債,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而為?此外,特斯拉仍有95億美元的長期債務。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認為,如果以$420價格計算,市值達710億美元,加上債務,總計在800億美元以上。根據Musk持股20%,還差600多億,如果算掉包括騰訊等戰略投資方的資金,特斯拉有要想完成私有化也至少需要50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

通過特斯拉財報看,目前公司依然處於大幅虧損,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僅有22.36億美元,這意味著,Musk需要大額融資借貸,以及引入強有力的買方團才可能做下這筆私有化,類似2013年戴爾200多億美元私有化,從銀行和微軟分別貸款,再引入銀湖資本成立買方團,而特斯拉此次所需的錢遠大於戴爾,傳聞沙特主權基金會出很大一筆錢。

而Musk說,“投資者可以通過一個特別基金持有他們在特斯拉的股份”的方案,也是一定程度上在減少資金壓力,我相信特斯拉存在很多死多頭,老虎社區就很多,除了戰投方,不排除還有一半的投資者願意繼續通過特別基金持股特斯拉。

如果此次私有化不成功,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認為,對特斯拉長期影響並不大,但短期股價會大幅波動,打擊員工和投資者信心。

特斯拉業績回顧

特斯拉在上週剛公佈最近的業績,並且當天大漲16%,揚眉吐氣了一大把。

財務狀況:

1.營收——Q2輕微beat預期

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老虎證券製圖

太陽能業務Q1反彈後,Q2再次下滑,太陽城並表以來營收表現普通。

汽車銷售業務自Model 3量產後穩定上升,Q2同比、環比增速雙雙反彈,但仍然是輕微miss。

汽車業務總體輕微beat主要因為汽車租賃的營收大幅上升。

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老虎證券製圖

中國和挪威18H1營收下滑,佔比縮小,美國和其他地區擴大。

主要貢獻還是美國,中國建廠是否有助於“中國區營收快速上漲”有待觀察。

2.利潤——Q2 Miss預期

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老虎證券製圖

  • 能源業務:

17H2特斯拉在澳大利亞部署“全球最大電池組”,拖累總毛利率。但18Q2開始確認收入,總毛利率和汽車業務毛利率的差距縮小。

  • 汽車業務:

Model 3產能爬坡順利,因而毛利率在Q2變正,預計Q3能上升到15%,Q4到20%。

毛利的改善是“通過降低每單位勞動時間,降低產能爬坡成本,提高固定成本槓桿率和降低材料成本,大幅降低製造成本”。

S和X的毛利率輕微增加,但是可忽略,這兩款車型早已進入成熟期。

值得注意的是,“Model 3毛利率恐將長期不佳”是今年以來機構紛紛下調特斯拉評級的重要原因。

大摩今年5月多翻空正是因此而來:

Adam Jonas曾是最看好特斯拉的知名分析師之一,但他在調研過特斯拉工廠之後,大幅下調了特斯拉的目標價,$376到$291,降幅23%。

其主要理由就是“下調長期汽車毛利率預期,從34%到27%”。

Adam聲稱,目標價下降幅度中有近90%(約$79)是這一數值變動造成的。

儘管特斯拉管理層認為Model 3的毛利率只是“暫時”低於25%,但Adam認為“不利因素更具結構性”。

  • 總利潤:

Q2進行了業務重組,增加了1.03億的經營費用,此外研發支出、銷售和行政支出紛紛上漲,致使經營虧損擴大,是10個季度以來最大經營虧損

匯率波動導致其他收入增加,最終淨利潤的虧損縮小,但歸屬於股東的淨虧損實際上擴大了,因為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淨虧損縮減了不少。

3.現金流

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失血嚴重,儘管17Q4經營性現金流一度轉正,但這主要受益於兩大因素:

1.多項一次性季節調整因素,包括:

庫存現金流改善(2億)、消費者保證金(1.7億)、清潔能源汽車信貸(1.8億)、應計債務(2.5億)。

其中消費者保證金主要受11月推出的Roadster二代預定驅動。

2.當季資本開支降低,但實際上這一開支是被推遲了。

失血的原因是產能爬坡緩慢,始終無法達到規模效益。

不過今年以來管理層多次在各種場合聲稱,如果Model 3在6月底能達成5k輛/周的產能,公司將在18H2盈利並實現正現金流。

目前特斯拉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22.36億美元,考慮到上半年消耗了11.3億現金,19年初還有很多債務到期,現金儲存水平令人擔憂,急需儘快實現正現金流。

產銷狀況:

銷量

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特斯拉的車輛一直以來受到許多用戶歡迎,同時產能始終不高,因此銷量和產量、運輸能力高度相關。

考慮到目前Model 3的淨預定量仍然超過40萬輛,7月已經佔據美國入門級豪車一半份額,可以認為很長一段時間內特斯拉不需要擔心“車賣不出去”的問題。

對它來說,產量約等於銷量。

產量:

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特斯拉核心問題所在,能否實現規模效益,進而獲得盈利和正現金流都取決於產能目標是否能順利達成。

但一直以來它在此的表現不太好。

早在Model S和X的時代就曾數次下調過產能目標,引發空軍進攻。

自Model 3量產以來,更是多次推遲產能目標,甚至引發了華爾街對特斯拉整個“高度自動化與垂直整合戰略”的質疑——在當今技術水平下,此戰略是否過於激進?產能始終不達目標,是否由結構性問題導致?

目前,據Q2財報,特斯拉產能最新情況是:

7月每週生產5k輛Model 3,2k輛Model S和X,確認5k輛/周的目標達成

預計8月底Model 3產能提升到6k輛/周。

總目標是將Model 3產能儘快提升到1萬輛/周。

預計Q3 Model 3的總產量將為5萬-5.5萬輛,由於交付運輸系統穩定下來了,所以Q3交車量將高於產量。

這正是目前多空分歧最大的地方:

多方:確認達成5k輛/周的目標,下半年將盈利,特斯拉馬上會迎來戴維斯雙擊。

空方:如果Q3總計生產5萬-5.5萬/輛Model 3,按照一個季度13周來算,那麼這意味著每週生產3846輛-4230輛,5k輛/周的產能顯然還不穩定,下半年無法盈利,現金流非常危險。

股權結構:

特斯拉想實現私有化,至少得過這六大關

目前,Musk本人持有特斯拉股份約20%,其餘股份大多數屬於機構投資者,包括各類養老基金、主權基金等,後者多為長期投資者。

(注:上圖未包含昨日宣佈建倉20億的沙特主權基金,因為它持股未超5%,目前無披露義務,估測應是第8大股東。)

老虎證券提示:證券投資是一項有風險的投資行為,投資者需要根據多方信息綜合分析制定投資決策,本文只為投資者提供投資知識學習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