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對演員的影響有多大?重塑與新生

文 │乒乓媛

張黎導演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

“沒有差演員,只有不會調教演員的導演。”

雖然這句話出現在他的作品被質疑選角的語境下,有為演員辯解的意思,但也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導演對演員和作品的重要影響。實際上,決定演員演技的因素並不是單一的,但一個好導演對演員演技的作用有時幾乎是決定性的。

近幾年,經歷過流量至上和粉絲經濟的娛樂圈,亟待真正有實力有演技的演員填補市場空缺,一批並不年輕、但演技出眾的演員走進觀眾的視野,就是最好的證明。

导演对演员的影响有多大?重塑与新生

在流量時代飽嘗紅利的藝人紛紛在新的背景下尋找自己的定位,此時,有一個拿得出手的代表作,是飽受演技質疑的藝人夢寐以求的結果。而在名導指導下絕地翻身的先例,更是讓人對好導演指導演員的能力充滿好奇。

遇到對的導演,偶像向演員轉變的開始

導演對演員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能把無害的小綿羊,煉化成“外軟內狠”的小豺狼。也能將被群嘲用力過猛的“行走的表情包”,調教成舉止有度、會用微表情的演員。更可以督促公認演技不佳的偶像派,邁出向演員轉型的第一步。

在黃渤轉行做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一出好戲》中,我們不僅看到導演黃渤的野心和才華,也見證了張藝興從偶像到演員的變化。

导演对演员的影响有多大?重塑与新生

儘管電影很多方面對人性的揭露點到即止,但張藝興所扮演的小興這一角色,無疑是影片對人性善惡本質的發掘重點。前期的忠厚憨實到後期的黑化陰狠,註定了這個角色的複雜程度和把控難度。對任何演員來說,小興這個角色都是不小的挑戰,非科班出身的張藝興卻將這個角色演活了。

前期的“軟萌興”可謂本色出演;中期的“過渡興”窩窩囊囊,喪氣的苦瓜臉中能看到角色的不甘憤怒與無可奈何;後期的“黑化興”在表哥塑造的虛假希望中沉淪,看人的眼神柔中帶刀,隱含蔑視與戲謔,他已經擅自將自己神化了。

儘管偶爾也有眼神跟不上情緒心態變化的狀況出現,但導演巧妙地為他設計了擋住半張臉的炸毛卷發和全框圓眼鏡,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角色和觀影人的直接對視,遮掩了角色眼神表達的不足。

导演对演员的影响有多大?重塑与新生

《一出好戲》之前,大眾對張藝興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唱跳作俱佳的偶像歌手和老實厚道的小綿羊上,但作為演員,他卻一直存在感不強,無論是主演懸疑IP劇《老九門》,還是參演成龍電影《功夫瑜伽》,他的表演總是差些火候,給人一種呆呆的感覺。帶著些涉世未深的天真和人畜無害的天然,這在複雜的演藝圈很難得。但放到表演中,卻是個致命缺陷,以至於他在扮演高深莫測的二月紅時,總是呈現刻意緊繃的狀態。

對比《一出好戲》中張藝興將角色前後性格鉅變處理得自然平穩,以及之後《沙海》中他鬆弛的表演狀態,可見處女座導演黃渤,在電影拍攝期間對其演技的打磨力度。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宋茜身上,她和張藝興同樣在韓國以偶像團體出道,回國發展後半路出家演戲,同樣一直飽受演技質疑。甚至更嚴重的,她的表演鏡頭被截成表情包廣為流傳。宋茜表演的轉折點,在她遇到陳正道、遇到網絡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簡稱《結愛》)。

导演对演员的影响有多大?重塑与新生

陳正道電影導演出身,執導過《記憶大師》《催眠大師》等多部有口皆碑的電影作品。他豐富的執導經驗和高質量的導演能力,在《結愛》中呈現得淋漓盡致。

他要求主角常駐劇組,所有人都要參加排練,基本不允許請假。在當下明星行程繁忙的娛樂圈,狠得下心為了表演捨棄商業活動,是明星向演員轉型邁出的重要一步。宋茜也一直在導演的要求下改善自己的表演方式。這次拍攝讓一向被諷刺表情浮誇的宋茜,學會了收斂表演和表情控制。故而《結愛》中的宋茜不再一驚一乍地費力表現,而是用細緻的微表情和耐人尋味的小動作塑造了一個不惹人討厭的“傻白甜”,進步明顯。

適合自己的導演,發掘演技潛能

“演技被低估”,這是一句經常被粉絲掛在嘴邊的話,但客觀來說,演技被低估這樣的情況並不成立。對演技公認不佳的演員來說,不存在被低估的情況;對演技曾經被證明過的演員來說,只有演技發揮是否正常。而一個好導演有能力保持甚至超越演員的正常演技水平。

导演对演员的影响有多大?重塑与新生

早年參演過《少年天子》等優質劇集的鄧超,近兩年在綜藝和自導電影中,虛構著自己的搞笑藝人夢,他的浮誇也讓很多觀眾忘記了他也曾是實力派演員。但鄧超在陳可辛導演的《中國合夥人》和曹保平導演的《烈日灼心》中的表現,還是讓人忍不住感嘆:“原來鄧超也是有演技的。”

脫離了自己導演、搞怪的表情和浮誇的外在,沉澱下來的鄧超眼神有戲,沒有一個多餘的動作,當得上“演員”的稱號,這是劇本的作用,更是導演指導下的結果。

陳可辛作為“香港十大導演”之一,創作了《雙城故事》《甜蜜蜜》等一系列經典電影,對演員的指導經驗可謂豐富。而曹保平導演更是斬獲多項國內外大獎的大師級導演,尤其擅長引導演員深入劇本。優秀導演幫助鄧超入戲,也促成了他的多個經典角色。

导演对演员的影响有多大?重塑与新生

同樣的情況還體現在“霸總代言人”黃曉明身上,見慣了他演霸道總裁,很多人忘了初出校門的黃曉明,也曾在《大漢天子》中有過驚豔表現。多年沒有好劇面世,吐槽黃曉明的演技幾乎成了政治正確,以至於他參演《琅琊榜2》的消息傳出時,劇組曾飽受質疑。

孔笙、李雪這兩位經驗豐富,分別執導過《闖關東》《戰長沙》《溫州一家人》等口碑大作,也擅長指導演員貼近角色。在他們的鏡頭下,黃曉明演繹的蕭平章對家國身懷大義責任;對弟弟愛護有加,滿臉寫著寵溺;和妻子相敬如賓,滿眼含著深情。“不油膩、有責任”的蕭平章,甚至有幾份出乎意料的可愛。劇集播出後,很多人將《琅琊榜2》視為黃曉明演員身份的迴歸。

导演对演员的影响有多大?重塑与新生

一個好劇本、一個負責的劇組、一個肯耐心調教演員的導演,這三者對演員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其中導演對演員影響更是驚人,有時遇到對的導演,可能是演員演技翻身仗的開始。

小結

誠然,演員的演技又是和自身的天賦密切相關,所謂“老天爺賞飯吃”,有很多演員被贊有靈氣,是“天生的演員”,這並不是無的放矢。

比如童星宋祖兒,不滿10歲參演《寶蓮燈前傳》時,就將哪吒的英氣桀驁表演得入木三分,被父親犧牲前滿眼含淚卻傲然不屈的摸樣,成了一代觀眾心中的經典。對比同樣童星出身,同樣小小年紀扮演過哪吒的吳磊,他演繹的哪吒多了些嬌憨可愛,少了些桀驁不馴。雖然也成就了一個經典的哪吒形象,但細細想來,抽龍筋舍性命的哪吒本該是傲氣凌然、不服輸的。宋祖兒演繹的是哪吒,而吳磊扮演得是小哪吒,一字之差,失之千里。

导演对演员的影响有多大?重塑与新生

但世上天生的演員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演員是在一次次表演、在導演一聲聲“卡”“再來一條”中,磨礪出來的。

目前來看,演員演技的決定因素不少,但其中導演絕對佔據重要地位,尤其是對很多未經過演技專業訓練的明星來說,與其在看似“大製作大成本”的劇集中混臉熟,不如尋找對劇集質量和演員演技有要求的導演,經歷過真正的演技打磨,才知道自己的水平和未來的方向。

未來不可預估,但對自己的要求,和達到要求的決心,決定了你是否能捨下包袱和利益,選擇和嚴格的導演合作,走上一條看似“吃力不討好”的演技研修之路。這或許是亟待轉型的明星們需要認真考慮的。

导演对演员的影响有多大?重塑与新生
导演对演员的影响有多大?重塑与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