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佳作」語文素養的提升

語文素養的提升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語文,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學好語文,提升語文素養呢?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每個人的基礎不同,都有自己的方法。

提升語文素養,需要我們在課堂上有效學習,這是基礎。其次,我們要在課外大量閱讀,鞏固知識。在我看來,最為重要的是社會實踐,這關乎我們在未來應如何為人處事。

課堂有效學習,能夯實我們的基礎,有效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首先,我們需要老師的引領,他們在課堂上教會我們讀拼音,寫漢字。其次,我們要在課堂上專心聽講,課堂有效學習需要我們善於思考。歌德曾說過:“一個善於思考的人的最高成就是,把可知的事物弄個水落石出,對不可知的事物敬而遠之。”在課堂上多思考,能活躍我們的思維,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能有效地把學到的知識落實到處。課外大量閱讀能豐富知識水平,提升語文素養。古語說過:“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想擁有好的語文素養,我們應該多讀課外書,這不僅能豐富我們的語文知識,還能培養我們的學習能力。荀子說過:“學不可以已”。在課堂上學到知識的是遠遠不夠,因此我們還需要課外大量閱讀來鞏固知識。冰心,老舍,魯迅等著名作家,他們的語文功底很厚,但他們並沒有像現在的學生做如此繁多的題目,他們只不過是在青年時代多讀了些書,豐富了知識面。“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讀書重在積累,現在的積累也是為了具備良好的語文素養而奠定基礎。多參與社會實踐能鍛鍊我們的能力,有利於我們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所謂“實踐出真知”,在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的影子,只要我們留意生活,就能發現它的魅力。一把鑰匙只能開一道門,我們自己就是那把鑰匙,要學會自己去找到匹配的門鎖,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多實踐。古詩《觀刈麥》與《憫農》不也是通過實踐而創作的嗎?現在多參與社會實踐,也是為了以後我們出到社會而積累經驗,為提升語文素養而做準備。

語文學習關係到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社會整體的語文素養關係到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要從現在開始培養語文素養,不做時代的尾巴。

簡評:文章抓住語文學習提升素養的幾個途徑來論述自己的看法,擺事實講道理,說服力強,給人以鼓動力量。

供 稿:高一(11)班 吳雪

指導老師:朱志洲

責 編:Iv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