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和東漢的開國之君誰更厲害,爲什麼?

灝渝風


劉邦、劉秀二帝的比較,其實從魏晉開始就是個熱門話題。比如曹植的《漢二祖優劣論》,從三方面認為劉秀勝過劉邦。大致觀點有:從客觀情況來看,劉秀面臨的局勢比劉邦困難;從主個人德行來看,劉邦在待人接物上不如劉秀;從手下人才來看,劉邦人才超過劉秀,所以劉秀個人能力更強。

而諸葛亮對曹植的觀點早有辯駁。諸葛亮認為,不同時期的人才,因為形勢不同,不存在優劣之分。之所以西漢開國功臣比東漢開國功臣突出,是因為劉邦、劉秀用人的方式不同。劉秀親自參與運籌帷幄,所以其手下功臣難以凸顯,但東漢的建立也並非是劉秀個人的成功,而是君臣集體的結果。

整體來看,魏晉時期一般多對光武帝好評。這不能不說和時代立場有關。當時是動盪分裂局面,所以需要光武帝這樣的中興之主。而且光武帝對於人才的愛護,明顯是要超過高祖的。相反,後趙皇帝石勒卻說,如果自己遇到漢高祖,一定會向他稱臣,和韓信、彭越競爭;而遇到漢光武帝,則與他逐鹿中原,還不知道鹿死誰手呢。這種觀點當然也和他出身貧寒有關。

其實劉邦、劉秀處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出身,這種比較難免有關公戰秦瓊之感。不過整體而言,劉秀的個人魅力是超過劉邦的;但劉邦的歷史意義又勝過劉秀。這也和他們所處時代分不開。但無論如何,都是同時代的翹楚人物,有為國君的典範。


林屋公子


回望五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守護大中華縱橫捭闔的血脈精魂。歡迎關注“君山話史”。

從個人喜好說,我非常喜歡光武帝劉秀,認為他是中國歷史上幾近完美的皇帝。從個人修養品行上說,劉秀要強過劉邦;從指揮作戰的能力上說,劉秀要強於劉邦,他親自指揮的昆陽之戰可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從保全功臣上說,劉秀是所有皇帝中做得最好的。

但是,如果要說他跟劉邦誰更厲害,我覺得劉邦更厲害。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曾這樣說過:如果遇到劉秀,可以跟他爭取天下;如果遇到劉邦,他只能拱手稱臣。以皇帝來評價皇帝,我想是比較中肯的。

為什麼說劉邦更厲害呢?

同樣的開創帝業,劉邦比劉秀更難。

難在哪呢?

劉邦幹革命時已經四十八歲,現代人到半百還一事無成,估計這一生也就玩完了,何況是人均壽命要低得多的古代。劉秀幹革命是二十八歲,正當盛年。

年齡還不是主要問題,劉邦的起點比劉秀要低得多。

劉邦是以平民身份白手起家,沒有任何背景;他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了,祖輩父輩都是非常平凡的普通百姓。在革命之前,他當過最大的官就是亭長,亭長是什麼,相當於現在的鄉長,算是最芝麻大的官。而且,後來他私自放走犯人苦役,亭長也不當了,落草為寇。所以,劉邦起家,真的是一窮二白,既無顯親貴戚,也不認得什麼達官貴人。跟他幹革命的,蕭何與曹參是沛縣小吏,周勃則是辦喪時吹拉彈吹的,樊噲是殺豬的,都算是社會底層的。

劉邦的發展壯大,是一步一個腳印,沒有太多的關係戶,都是靠自己的奮鬥,靠自己的口碑,靠自己的積累。

劉秀雖然也是白手起家,但皇裔身份對其事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可資利用的資源要多得多。

作為皇族後裔,到劉秀這代,其家族亦已平民化了,但畢竟比一般百姓要強得多。

首先,家裡還是有點錢的,結交天下豪傑,沒點銀子是不行的;其次,同宗同族的親戚很多,不要小看這個,舂陵起義時,起義軍的核心就是劉氏子弟。其三,他

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哥哥劉縯,從醞釀起義到策劃到發動起義,都是劉縯一手包辦,劉秀基本上沒幹什麼事,就是個閒雜人等。後來起義時他身穿戎裝出現時,大家都很驚訝,怎麼這個不問世事的老實人也要造反了?

倘若沒有皇裔這個特殊身份,劉秀估計要被時代大潮給淹沒掉。這個身份,在關鍵時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譬如說劉秀在河北被王郎追得滿世界跑時,轉折點的到來,是與真定王劉揚結盟。結盟前,劉秀只有幾千人馬;在真定王劉揚還把外甥女郭聖通嫁給劉秀後,陪嫁品是十餘萬大軍。劉揚為什麼會選擇劉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同宗同族,如果劉秀不姓劉,可能就沒這好事了。

還有一個人對劉秀幫助很大,就是漢中王劉嘉。劉嘉盤踞漢中,擁兵十數萬,他還送了一個人給劉秀,此人便是後來東漢名將賈復。不僅如此,在劉秀登基建立東漢政權後,劉嘉最終選擇歸順朝廷。這裡有個原因,

劉秀與劉嘉不僅是同族,劉嘉的正娶夫人,就是劉秀姑媽的女兒,這就親上加親。

所以,不要以為劉秀起兵時一無所有,你把這張關係網鋪來看看,比劉邦所擁有的社會資源,不知要強上幾百幾千倍呢。

再來看看劉邦的對手與劉秀的對手,強弱也是不同的。

劉邦的對手,先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秦軍,後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項羽。秦軍的厲害就不用講的,看看戰國後期如何風捲殘雲便知。秦的滅亡,距離秦統一六國,僅僅十五年。在此之前一百多年裡,秦軍是無敵於天下的。項羽更是可怕的對手,在戰場上幾乎是無敵的。對手偉大,才越能突顯事業的偉大,不是麼?

劉秀起初是對抗王莽政權,以小搏大,非常不容易,打出了震憾古今的昆陽之戰,足見其軍事天才。單論個人打仗水平,他比劉邦要厲害。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劉秀統一中國之戰,對手其實都不太強大。劉秀消來的對手有王郎、以赤眉軍為首的農民軍、燕王彭寵、周成王田戎、楚黎王秦豐、梁王劉紆、齊王張步、海西王董憲,以及西北的隗囂與西南的公孫述等。這些軍閥的名字,讀者不太熟悉,因為他們實力都不算很強大,與項羽不在同一級別。

從事業之難易說,我覺得劉邦要更難一些。

石勒說遇到劉邦要拱手稱臣,這裡有一層意思,就是劉邦的統御力、領導力是很強的。同樣是當皇帝的人,石勒認為自己在這一方面是遠不及劉邦。只要看看劉邦手下都是些什麼人就知道了:蕭何、張良、陳平、韓信等等,拿出來誰不是千古留名的人物。

韓信是很自負的人,曾在劉邦面前吹牛說,你最多隻能帶十萬兵,我帶兵則是多多益善。劉邦就損他,那你怎麼被我逮了呢?韓信只得悻悻道:陛下雖然不會帶兵,可是會馭將。馭將,就是領導力,統御力。

劉邦是非常大氣的,有一種非凡的直覺,他在用人上沒有什麼邏輯可言,就是靠直覺。第一次見陳平,他覺得這個可以,直接提為都尉;人家中傷陳平收受賄賂貪財,劉邦乾脆交四萬斤黃金交陳交去搞反間,錢怎麼用,他一概不問。再比如韓信,也沒打過仗,也沒哪兒體現出很厲害的樣子,蕭何說韓信行,要拜為大將,劉邦說好,直接拜為大將,把其他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事實證明,他用的這些人,都用對了。像韓信、陳平、張良等,為什麼能在劉秀或石勒麾下謀臣武將之上呢,就是因為天才也要遇到像劉邦這樣的主,才能有淋漓盡致的表演空間。

還有一點我要提一下,就是劉邦的政治智慧。這點我覺得非常了不起。

秦國曾那麼強大,項羽曾那麼強大,為什麼轟的就倒了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制度。

秦國搞郡縣制,這是完全不同於之前的諸侯制,新事物潛在的風險是難以預測的。郡縣制權力全部集中於中央,當出現趙高這樣玩弄政治的權臣時,國家就被玩完了,也沒有實力派諸侯來拯救,最後垮了。到了項羽,政治智慧更低,封了十八個諸侯,連個中央政府都沒有,不亂才怪。

劉邦吸取了秦與項羽的教訓,搞了郡國並行制,既保留郡縣主體,又保留諸侯制,這是非常有政治智慧的。漢朝能長治久安,與這個基本制度是分不開的。

與劉邦相比,劉秀在個人修養、操守方面是很完美的,但是他並沒有很多創新的東西。放在大歷史的背景下看,劉邦雖然個人毛病多,但對歷史的影響要大於劉秀。


君山話史


光武帝的名氣當然遠不如劉邦,但也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稱其才兼文武,豁達有大度。他長於用兵,善於以少勝多,出奇制勝。

在昆陽之戰中,他知人善任,中興二十八將大都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

他對待臣僚“開心見誠”,不念舊惡,但賞罰嚴明,雖仇必賞,雖親必罰,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鮪(讀作"為")。

光武在戰爭中所以能夠克敵制勝,還在於他注意講求策略,具有敏銳的政治眼光。他在統一戰爭中,善於採用政治攻勢,如宣佈釋放奴婢、刑徒,減免賦稅刑法,用以瓦解敵軍,壯大自己的勢力。

他還注意整飭軍紀。早在他擔任更始政權的將軍時就注意約束部下遵守軍紀,這就有利於取得更多的支持。

在統一全國之後,光武仍能兢兢業業,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

他所實行的各項政策措施,既維護了東漢封建統治,也維護了國家統一,與民休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後漢書》作者范曄論曰:“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光武中元二年人口為4,279,634戶,21,007,820口,較之建武初年將近增長一倍。

光武晚年,雖因迷信圖讖,宣佈圖讖於天下;此乃後話,按下不表。


閒看秋風999


本人認為是劉邦更加的厲害。

一個人的成就既要看個人的努力,但往往更重要的還是歷史的進程,歷史人物的評價也肯定是不能脫離他們的歷史背景來單獨比較他們誰更能打,誰長的更帥的,所以我們要比較的還是他們的歷史成就,那麼我認為開創之主劉邦當然是要勝過劉秀的。

劉邦和劉秀最終都同樣的一統天下成就了帝業,可以說他們人生的頂峰是大致相同的,但是他們的起點卻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劉邦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從一個地痞流氓成長為了大漢的開國之君,而劉秀身為宗室之後,雖然他的家族已經沒落,但是王莽篡漢之後,尤其是到了新代後期,人們對於強漢的懷念是非常強烈的,而當時各地的起義者往往也都是打著大漢的旗號,這中間也包括了劉秀,所以說劉邦成功的難度也是要大於劉秀的。

當然歷史上關於兩位皇帝的評價是有很多的爭論的,但這些爭論往往也還是屁股決定腦袋,身為開創之主的自然認為劉邦更厲害,渴望中興的自然是對劉秀評價更高,那麼對於本人而言,正如我始終認為我朝太祖功蓋千秋一樣,我還是認為劉邦這樣的開創之主更加厲害,畢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