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在高考中的應用(重點)「生產與經濟制度」第四講

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經濟生活——在高考中的應用(重點)「生產與經濟制度」第四講

(1)生產決定消費。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

消費是生產目的,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

消費是生產的動力,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

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帶動一個新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經濟生活——在高考中的應用(重點)「生產與經濟制度」第四講

2.再生產

含義:生產過程的不斷重複和更新。

四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

直接生產過程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和交換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樑和紐帶;

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3.為什麼大力發展生產力?

(1)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一條基本要求。

(3)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4)發展,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

4.怎樣大力發展生產力?

(1)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2)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

(3)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

(4)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係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要通過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基本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與活力。

5.公有制的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居於主體地位。

○公有制經濟包括:

國有經濟(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支持、鼓勵和幫助)、混合所有制經濟(公+非公)。

○注意: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國有經濟以外的所有經濟形式都是民營經濟。

○股份制是國有經濟,股份合作制是集體經濟。

經濟生活——在高考中的應用(重點)「生產與經濟制度」第四講

6.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體現:

一是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二是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不一定是100%股份)。

7.如何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要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必須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推進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合作經濟。

○公有資產=國有+集體≠國有資產

8.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都屬於非公有制經濟。

○注意區分: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區別。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公+非公)包括社會主義經濟(特指公有制經濟)。

○國民經濟=公有+非公有

經濟生活——在高考中的應用(重點)「生產與經濟制度」第四講

9.為什麼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1)非公有制經濟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

(2)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3)非公有制經濟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有利於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繁榮城鄉經濟、增加財政收入,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0.基本內容: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為什麼堅持: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踐證明,它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怎麼做: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