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江蘇知名的沿海旅遊城市比較少,這是爲什麼?

我在河海望金陵


首先,我想說,我同意這個觀點。相對於沿海的省份,江蘇知名的沿海旅遊城市確實比較少。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領土面積大的沿海國家。我國位於太平洋西海岸,有著長達1.8萬公里的海岸線,主要沿海的省份有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在我國的漫長海岸線上,湧現出了不少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優秀旅遊城市,比如遼寧大連、山東青島、威海、煙臺、浙江寧波、溫州。福建廈門、泉州、廣東深圳、珠海等。而同樣是沿海省份的江蘇,似乎沒有什麼知名的沿海旅遊城市,當然連雲港因為花果山,還是有一定名氣。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地區,整個領土東部,由北至

南,全部沿海。江蘇省的海岸線有長達4000多公里,但是我們從地圖上看,總共沿海的地級市也就只有連雲港、鹽城、南通三個。而其城市像青島、廈門把中心城區都建在海邊的,沒有一個。正是因為這樣,這也就直接導致了江蘇沿海知名旅遊城市少。江蘇省北邊的山東,南邊的浙江,海岸線上清一色的城市,唯獨江蘇卻只有三個。基數太少,所以數量就少了。


而究其根本原因,是江蘇大部處於平原地帶,地勢低窪,少有大山。蘇南是太湖平原,蘇北是高郵湖,境內河湖眾多,水系發達。東部沿海地勢更低,除了北邊連雲港有點山以外,其他都是地勢低而平坦的地方。沒有山作為自然依託,很迎海發展起來。所以,江蘇沿海的三座城市,其市區離海邊都相對較遠。

從歷史上來看,中國古代靠海發展起來的大城市不多。而就江蘇而言,城市發展都是靠江河湖,處在水運便利的江河湖岸邊。尤其是以長江,京杭大運河為最。江蘇的大城市基本上都集中在如今的長江沿岸,以及古京杭大運河沿岸。

雖然現代是處於海運時代,沿海城市發展都比較好。但是對於江蘇而言,內陸城市千百年來進行了歷史文化、經濟基礎的原始積累,城市格局早已形成。另外就是,江蘇靠近中國第一大海邊城市上海,對外貿易、貨物運輸都在上海進行,江蘇很難在新時代從上海那裡搶過資源,把沿海城市發展成海港大城市。

基於以上幾點,江蘇的經濟、文化、商業、政治中心都遠離海岸線。江蘇原本就很難在海邊發展起大型城市。所以,知名的沿海旅遊城市就更少了。


那詩那遠方


江蘇沒有沿海旅遊城市且缺海港,是由其海岸線的地理結構所決定的,因為面臨黃海的淺大陸架,而且沿岸大多衝積平原,海岸線基本都是淺海灘塗,既無法形成深水良港、又沒有能夠供船舶駛入的內河水域(除了常常氾濫的淮河),同時淺海灘塗海水混濁、泥漿沉積,不利於沙灘的形成,也不利於海產魚類生長。所以,江蘇除了連雲港因靠近山東的海域和呂四港靠近長江入海口北端而形成一定規模的港口且有較多海產品外,其他漫長海岸線既無良港也沒什麼景點和海鮮產地。


用戶6179945830


回答這個問題先讓大家看一張圖,基本上這個問題就可以回答一半了。

江蘇海岸線是全中國在有史記載以來變化最大的,江蘇沿海三個地級市(特別是鹽城和南通)直至清末才大致固定下來,別說旅遊資源,這幾座沿海城市歷史上就連政區地盤都不穩定,談何其他的生產或發展。

首先,旅遊資源大體上分為三種形態。

一,文化資源。

這是完全依靠歷史沉澱為基礎的,歷史累積越深,更替的形式越豐富,其遺留的文化旅遊資源越豐富,比如南京,蘇州,揚州,徐州等等,當然即便是無錫,常州和鎮江都因其出於各種時代變遷的地理鏈條之上,因此,作為旅遊的重要資源組成——文化,在江蘇大放異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江蘇從面上看什麼都沒有,旅遊卻如此發達的原因,因為他們並未意識到中國歷史,從北到南,從中原到江南,從黃河文明到長江文明,從內陸文明到海洋文明,哪一次不是從江蘇大地碾壓而過,因此,無論征伐,融合,文化的衝撞造就了江蘇文化旅遊資源的無比昌盛。而江蘇的沿海,因為成陸晚,當然也就錯過了幾乎所有歷史的洗禮,除了南通以近代第一城(說白了還不是晚清民國留下一點點),還有一些白來年的資源遺留外,別無他長。

二,自然資源。

當然就是山水,這一點,別說沿海,整個江蘇有什麼特別驚人的自然山水嗎?沒有。說南京鐘山,蘇州靈巖,無錫惠山,連雲港雲臺山,或者散落在徐州,江陰,鎮江等地的孤峰殘丘,那些也是因歷史文化的附著和承託才顯現出山的可玩味之處,否則,鄰省的浙皖魯隨便搬一座到江蘇,自然形態都比本省的好。

可能江蘇說到自然風光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還有幾座大湖,但山水山水,得有山,江蘇的山,若除開文化,啥都沒有。

那麼說到沿海,山海山海,沿海的自然旅遊資源,一看海,海要藍,要清;海邊要有沙灘,要適合休閒玩樂;要有山,崖壁或岩石直入海中,礁岩浪卷,或登山頂遠眺大海茫茫,遼闊天際,這就是我們對自然風光的體驗,而這些,江蘇沿海,都沒有。

看看浙江普陀的海天一色,台州臨海的花崗岩地貌,福建平潭海蝕奇景,或者兩廣沿海的碧海藍天,就連膠東,遼東或者冀北沿海因為有了山海奇觀也分外引入入勝,而江蘇沿海的自然旅遊資源的匱乏基本就是造物主的薄待了。

三,人工資源。

這是後天營造的旅遊資源,因為缺乏自然的,就靠人造的,當然也有巧妙利用本身並非優質的自然形態產生很好效應的,比如鹽城的丹頂鶴或麋鹿國家保護區,正好就是利用了江蘇沿海灘塗蘆葦盪風貌,而這種旅遊形態就是名氣大,卻無法帶來真正高的經濟利益,所以不能算商業類旅遊項目。

倒是啟東寅陽建了圓陀角,也就是個廣場,通州灣弄了些遊艇項目,不成規模。

綜上,你就知道為什麼江蘇沿海無旅遊了,總結下來幾點:

成陸歷史短,

文化自不強,

近海不見海,

靠山沒有山,

泥灘沼澤多,

不見金沙灘,

潮起潮又落,

海水還不藍。

江蘇沿海旅遊?可奈何!



上輩子是驢


我想首先是江蘇沿海的城市少,另外江蘇境內的海岸線也不美。

所以江蘇真的沒有出名的海濱城市,連雲港勉勉強強吧,南通啟東也在逐漸發展跟海有關的旅遊。

其實江蘇人是很有商業頭腦的,但凡有點山水都會挖掘出來做文章,沒有山水靠園林靠遊藝都能賺很多錢,沒有著名的海濱城市確實沒有好的沿海風景。


豆莢三三兩兩


我想的可能比較簡單,不對之處請多指正!一般沿海旅遊主要兩點1.吃海鮮。2.下海玩水。雖然江蘇的海岸線比較長,但沒有好的沙灘是致命傷,大多是灘塗,所以無法吸引遊客作為沿海旅遊城市!不過這兩年連雲港連海沙灘弄得不錯,前年剛去過。但客觀來說不管是沙灘質量還是水質還是比不上青島,三亞等傳統沿海旅遊城市的沙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