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id:vv259615)

新年伊始,阳春三月

是该说一些春风拂面的吉祥话

这篇文章,许是灰暗了一些

但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

你可以由此得到些许宽慰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我得承认,我是越加害怕无法逃脱的:“离开” “离开”---消逝、失去、死亡。在更多的时候,我都会迅速自我消化掉很多负能量,因为我害怕这 些负面的影子会影响我的心绪和行为,让我失去我喜欢的东西,我 爱的人,那是我无法接受的事情。无论生活怎样,我不能做自己的 刽子手。

对“生命”,对“死”的想法,该是怎样呢?

后来我想了很久,我们其实也没有什么资格去定义这件事。毕竟我们,都还没有活明白不是吗?但是对于我来说,在我的观念里也许就只有两个字---“敬畏”。

我敬重生命,畏惧死亡。

生命是强悍的,每一个生命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中努力地长大---努力长大是为了承受更大的压力而生命总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造一切的不可能为可能。每个人由此而伟大,也由此而坚韧。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可同时生命又是那样脆弱到不堪一击。

我们哭着醒来,又哭着遗忘。我们在自己的眼泪里认识世界,短短百年后又在别人的眼泪中回归自然。死,本身可能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离开后可能就再也没有丝毫存在过的痕迹了。自此,笙歌泯灭,哨声远去,销声匿迹......

每每想到终有一天,身边的人事包括自己,都会突然从这个世界消失,像没有来过一样毫无记载,恐惧就袭面而来。

小时候不懂,以为人生很长,长到没有尽头,长到可以完成所有美好的梦。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死亡并开始怕死,是从我家里两位老人的离世。

在我的记忆里,那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大爷是在我亲爷爷之前离世的。我没有参加葬礼,准确的说,我甚至都不知道大爷走了。但是我却又是深切感受得到这一切的发生。

在我的记忆里,爱情最美的样子大概就是大爷大奶那样的。

一生风雨,对你唯爱唯一:

青春芳华,陪你苦乐共当;耳顺之年,教你写字看报;古稀杖朝,伴你步履蹒跚;耄耋迟暮,执子偕老,佑汝安好。。。

从我初中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看起来很老了。大爷是个颇有文化涵养的学者,但是奶奶并不是琴棋书画式的女性。可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倒是过得了长久一生。那些年的每天每天,你都能看到两个银丝白发的老人,相伴在乡间迂回悠长的小路上,走累了,坐在田埂上,大爷会手握手教奶奶写字,田野地头,总会烙下一笔一画,和着无垠葱绿、暖色稻香,两个背影依偎在晚霞里的样子,总是那么的温馨美好,只一眼,便懂得何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只是这样的画面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岁月无情,留不住青丝变白发。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其实在家族关系中,我并不算是他们的直系孙女,但是从小到大他们都特别疼爱我,也常常准备觉得好的东西留给我,哪怕是有个大石榴,老人家也会想着走上两条街给我送过去。后来在外面上学,每当我周末回家,奶奶都会握住我的手嘘寒问暖,大爷也以他的方式看好我,鼓励着我。他总是比我更相信我的未来。这让我的学生时代,增添了许多奋斗的动力。

大爷去世的那天晚上我做梦了,我记得梦到家里有老人跟我说话。看不清面孔,但很亲切。

第二天我给家里打电话问,家里一切都好。但我总也觉得有什么事没有完成。很长一段日子之后,妈妈告诉我。 说老人家走的突然,时间仓忙怕我难过,所以就没有让我回家。对于我来说,必然是遗憾的。但是念于心底,也该是最好的祭奠了吧。

去年春节回家,我看到奶奶一个人坐在村头石板上。她又老了很多,腰也弯了,也握上了拐杖。她颤颤巍巍拉住我的手,还是像很多年前一样,拍拍我的手背:“孩子,今年有二十多了吧?上班了吧?都要嫁人了吧?长大啦孩子们都长大喽...”

我们长大了,可她也老了。只是,如今空留她一人面对这晨起幕落,该是增添了不少独孤吧。。他们都说奶奶老糊涂了,总是说些胡话。我回头望了望那个银丝白发的身影,想到从上学到上班,我的每一个阶段,我该在哪儿,忙什么,这一年一年,她似乎没有记差过任何。我想,再糊涂,她也一定记得那些和大爷一起走过的路,那些写过的字,读过的报纸......在我看来,其实她比谁都活得明白,且活得淡然。

永远的离开,总是悄无声息

我爷爷在老一辈中排行老五,是个性格最固执倔强的老头。

爷爷是去年冬天去世的。在经历了一场手术,已经恢复之后,午睡间,突然地,就走了。

当时我正在北京上班。所以,半年前我回家见过爷爷一次,简短的几句嘘寒,竟成了最后一次见面。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生在多子多孙的家族里,在我13岁之前,我并不被我爷爷看在眼里。大概是那个年代的老一辈,都注重香火气吧。奶奶去世早,家里的孩子们都不曾见过。所以我的童年里,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过所谓“隔辈亲”的宠爱。但我还是始终,很敬佩爷爷对字画的一生坚持。以至于从小在满大屋的字画中耳濡目染,我也喜欢上了拿起画笔的感觉,因此画画大概是我童年唯一好的记忆了。

但是时代在进步啊,人也是会改变的。

大概是初中快结束的某一天吧,我突然就多了一份关爱。是的。爷爷他渐渐地变了,就像是突然发现了我这个孙女的存在,嘘寒问暖也是成了一种常态。这大概..跟我总记着他的生日,陪他过重阳节端午节新年有关吧。也或许,人的年纪大了,更牵挂亲情了。流淌在血液里的亲情,终归是割不断的吧。之后的许多年,我算是弥补了童年的缺失吧。

可人生总是如此无常,哪成想,假期回家那一趟,竟是这一生最后一次见面。“其实有些人,你们已经见过这辈子最后一面了。只是你还没发觉

”,届时再想起这句话,我才是切身感受到了其中意义。

当我再次赶回家见到爷爷,他很安静很安静的躺在那儿。还是一身中山装的样子,那个毛主席时代的印记在他身上总能感受到。我虽然看不到他的呼吸,只能听到周遭的抽泣和喧闹,可是他面容红润,祥和,就像平日里睡着了一样。我甚至恍惚觉得,这场仪式并不是送别眼前这位老人的。他好像就只是一个旁观者。家人的红眼眶,亲朋的叹息,仿佛都静止在了门前的三炷檀香间。白日光下烟雾缭绕,总给人一种似有若无的假象感。

直到主事高呼--封棺,我才意识到,爷爷是真的已经走了。而且要永远的离开了。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慷慨激昂得跟我讲毛主席时代了。

我跟着一行家人, 从老家的大门穿过村子的主街,一路送爷爷到了墓地。在墓地,我看着那个躺着中山装老人的棺木,由上而下缓缓落在了土里。祭奠之后,很快的,平地隆起了新的土堆。子子孙孙在上面插满高高的花圈,这样就算,所谓入土为安了。那一天,有阳光,有微风,爷爷从那一刻起,长眠于此。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然后呢?

眼泪,哭诉,悲伤,这些在棺木入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消减。亲朋好友已经送逝者走完最后一程,也算得尽了情谊。按照习俗,未来的三年里,每年要给逝去的人安排祭奠悼念。期间亲人自然是免不了伤感。三周年,最后一次仪式祭奠。新坟变旧冢,自此,孝满。

三年以后,朋友已经不会再去叹息,亲人也只剩偶尔的怀念。可是五年以后呢?十年呢?就连最亲的人,也要忙于嘈杂的生活。没有人会永远沉浸在悲痛之中。没有人会时时惦念着已经离去的灵魂。多年以后,已经很少会有人再想起,那个随风离去的,阳 光映照的午后。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人死如灯灭。

两位亲人的离世以及自己亲眼目睹送走一个人直到永远,才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话说你永远不会预知,意外和明天的太阳哪个会先到来。所以我们焦虑,却也无可奈何。

但其实我们总是表面化的以为,停止心跳,就是最终的死亡。身体死了,便是一切都不复存在了;相对的,只要身体有着呼吸,便是活着。但事实上这样绝对吗?

我想有个人应该可以告诉你---CoCo,《寻梦环游记》。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想念你。。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的死亡;第二次是社会宣布你死亡;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管它叫---“终极死亡”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老年痴呆的太奶奶CoCo,心里一直深深思念着一个人。就是自己身为音乐家的爸爸,米格的曾曾祖父--埃克托。而埃克托在亡灵世界存在的意义,便是他的女儿CoCo。在埃克托将要消亡的之际,被唤醒记忆的CoCo,再一次叫了“爸爸”。埃克托最终也得以与女儿在亡灵世界相逢。在亡灵世界一家牵手的画面格外温馨感动。离开,或许真的也从未离开吧!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点开的时候我还诧异,一部动画片为何能拿到9.1分的好评。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对“死”多了一份豁然。才明白,它让你记住的不只是影片,更多的,是令你记起所爱的一切。

皮克斯用了大量的骷髅形象,但是却并没有恐怖感,而是十一分的温馨。在死者的世界中,不是暗黑冷清的,他们和活人的世界并没有太大区别,甚至活得更加自由洒脱,生活更加斑斓炫彩。它不仅讨论了家庭与梦想,更重要的是它讨论了死亡与遗忘。

在爱的记忆消失以前,请记住我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我开始相信电影里说的,其实离世的人并没有真正死去,他们还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着,在鬼门关大开这天,这些离世的人就会来到现实世界里和亲人欢聚。但是被遗忘的,不仅走不出这亡灵世界,更是会面临“终极死亡”,魂飞魄散。

作为同样平凡的我们,活在这个感情世界里,一生都在牵挂和被牵挂中游走。生命的长短,似乎不在于身体存在的年限,从某种程度上讲,而是在于记忆。

一个人对一个人的记忆,才是一个人在另个人心目中存活的定义。身体的死亡,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心跳停止,是对这个社会宣布的死亡,每个人都会如期而至。有些人离开了,无人再念,便是永远的不存在了;而有的人虽已逝去,却永久地活在了很多人的心里。

但是也或许有些人,虽身体健康地活着,却在某个人的心中早已死去,这个人,可能是别人,也可能是自己。为什么还会是自己?因为在我看来,有些人,不是别人忘记你,而是自己早就放弃了自己,没有意义地活着,没有灵魂地行走着,再或者......直接选择死去。所以说人很奇怪,有时候害怕死,有时候却轻蔑生命。试想,自己都忘却了自己,还想让谁记得你呢?如此,该是最对不起自己了!生活该是多一分豁达,起码给自己,留有一席之地。

死亡不是永别,忘记才是。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吧,我也会依然记得你们,你也要紧握自己,为了我们都能在另一个世界等待弥补遗憾,请不要怠慢了人生!

有人说,没有人哭,就好像死亡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情。

——而事实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电影也好,现实也罢

我们没有办法跨越生死

终究会有一天,我们都变成昨天

这虽然是我们生命轨迹的悲伤之源

可也是幸福时刻的美好记忆

因 为

是你 陪我走过 一生一轮回 匆匆的人间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进入夜晚的时间都要安眠

沉眠者找不到方向

失眠者找不到天堂

没有人知道真相

因为这是阴影的面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