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父母离婚”,婚姻是如此“脆弱”

每年的六、七月份是中小学的招生季,在今年的招生季中,石家庄“幼升小”招生政策无意间成为了“网红”。近日有网友爆料,在“幼升小”招生期间,石家庄出现了适龄儿童父母集中离婚的情况。

“孩子上学,父母离婚”,婚姻是如此“脆弱”

“孩子上学,父母离婚”

家长离婚与孩子上学有什么联系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石家庄“幼升小”招生政策中有一项规定,孩子的户口必须随父母,更准确一点说,就是随父母双方。然而,夫妻双方户口异地情况普遍存在,很多孩子的户口都是随父母的一方,这种情况下,孩子在“幼升小”时,就无法优先在片内小学入学,需要等待教育部门的调剂,可能要到较远或教学水平较差的学校上学。

为了避免孩子被调剂,家长也是够拼的,他们想到的办法非常直接,就是离婚。这样的话,孩子的户口只要随一方就可以了。不过,这种做法虽然能让孩子顺利入学,却会产生一系列后续隐患,极可能得不偿失。

“孩子上学,父母离婚”,婚姻是如此“脆弱”

教育部门做出回应

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教育部门也进行了回应,但并没有解决核心问题。石家庄市教育局表示,“该市多年来一直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对于适龄儿童、少年户口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且户口和住址符合户籍管理有关要求,即户口、住址和父母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相一致的,优先满足划片就近入学。对于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均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家庭实际情况和各学校学位情况调剂安排到片内学校或相对就近的学校入学。”

但是,政策中并没有注明“随父母”所指的是随父母双方还是父母一方,而在实际执行中,大多数小学招生时都规定是随父母双方。虽然教育部门没有强制要求孩子户口必须随父母双方,不过这种模糊规定让孩子入学生出了很多变数。

教育专家分析认为,“孩子上学,父母离婚”是教育资源短缺,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催生了这类现象。其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力在不断增强,但教育资源的短缺现象却始终难有改观,除了大学呈现出近乎过剩的增长外,中学、小学的教育资源增长缓慢。据统计,如今我国大学的录取率已经突破90%,而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只有60%多,数字反差的背后,仍然是中学教育资源的短缺。

“孩子上学,父母离婚”,婚姻是如此“脆弱”

离婚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近些年,中国夫妻的婚姻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离婚可能与感情没有半毛钱关系,比如拆迁前的大范围离婚、为转移财产而离婚等等,如今连孩子上小学家长都要用离婚来解决,可能在他们看来,离婚是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法,但“假戏真做”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婚姻不是儿戏,更不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关注科曼一卡通,关注身边的科技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