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大跌近10%,企鵝到底病在哪?

騰訊大跌近10%,企鵝到底病在哪?

昨晚騰訊ADR在美國股市大跌近10%,讓很多人感覺不安。

投資界分析後的主要原因是:

又到了港股“股王”騰訊放榜時,市場的悲觀情緒早在財報發佈前開始蔓延,經歷20年的長途奔跑,如今的騰訊有些疲憊。8月15日晚間,騰訊發佈2018財年Q2財報,財報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736.7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178.6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滑2%。

華爾街很多基金經理好比西醫只看結果,看到財務報表不及預期,增長乏力,本能選擇就是拋售不給予高估值。大致上,基金經理可以分為四種:1:懂中醫,不懂西醫;2:懂西醫,不懂中醫;3:懂中醫、懂西醫;4:不懂中醫、不懂西醫;中國今年很多投資者頻頻遭遇黑天鵝屬於哪一種呢?對號入座吧。

一直以來,企鵝老闆小馬哥是很低調的,很符合潮汕人悶生髮財的企業家形象,而且人也很帥氣,屬於全球多數女性的夢中情人那種。我過去一直看好騰訊,也一直堅持它的估值應該達到1000港元以上才匹配小馬哥的形象,哪怕去年媒體說他的遊戲存在一些問題,我第一時間寫文章力挺企鵝。從今年開始,很多朋友對我說騰訊並不是我描述的那樣美好,他們具體舉例說明:

1:高調進入A股市場

騰訊大肆參與A股的股權轉讓或定增,A股的江湖水很深,企鵝是戰略整合還是價值投資?有些股票感覺不像。他們分析企鵝二級市場投資團隊也許存在一定問題,因為有些股票一看就是機構想出貨,利用騰訊品牌吸引韭菜而已,具體就不舉例說明了。有興趣的建議一一研究騰訊參與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走勢,分析今年的中報是否因為有騰訊的資源協同都出現了財務的收入和利潤的提升?

2:騰訊的戰略問題

很多國內投資人去香港買騰訊至今沒有明白企業的發展戰略主線。他們感覺企鵝就是中國土豪大肆買買買投資泛文化產業模式,是想複製聯想不大規模投入研發的全球發展模式?搞不懂。按道理,騰訊的社交用戶可以發展幾十億級別,它的微信支付和相關金融服務收入應該超越阿里才合理,可是目前全球投資界只知道螞蟻金服是全球最大的未上市互聯網金融服務獨角獸,阿里雲估值也不菲。馬雲在基礎科學、芯片、教育開始大量投資,我們至今沒有看到小馬哥作企業未來幾十年後的戰略性投資規劃信息,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有些投資者比較騰訊與阿里在技術領域的投入,評估企鵝的長期發展戰略存在問題,沒有技術領域的與時俱進,企業要保持長期的健康發展難度很大。對於大市值公司如果職業投資人看不到持續增長的預期,就會按照幾倍到20PE倍數之間的估值計算股票價格。當然不排除企鵝在偷偷大量研發外人不知道的黑科技,不過可以從財務報表去研究。

3:封號問題

很多網絡名人最近都在抱怨:微信的封號存在問題,他們說如果他們犯法了,國家的法律部門找他們論理按照國家法律處理就可以,憑什麼企鵝剝奪他們說話的權利?美國總統川普因為拉黑一個批評者,最後法律宣佈川普拉黑無效說明啥?比如去年投資界最喜歡看的對證券監管機構某會犀利的批評韓志國的微信公眾號居然被封號,地產大佬任志強的聲音也聽不到了,可是過去十年只要聽任志強投資地產的家庭沒有不發財的。

韓志國批評有一定道理,我們股災後把一級市場的幾百家財務存在一定泡沫的公司帶到二級市場泡沫再放大幾倍到幾十倍讓大小非瘋狂套現,二級市場指數不跌才不正常呢?貿易爭端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一些對國家某些政策提出善意批評的專家、學者、個人微信號被封說明企鵝的網絡管理存在問題,當然一批傳播謠言的個人或自媒體的微信號被封有合理性。

作為一個大眾喜歡社交平臺一定讓老百姓有說話的權利和自由。如果一些人言論真有對國家和他人造成傷害,這些信息騰訊提供給國家有關部門與這些人溝通依法處理沒有錯誤,也給監管機構提供一個機會。騰訊應該與公眾有一個溝通部門,比如某某的號被封了就通知他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政府網監問題,建議與政府部門溝通,不是粗暴的進行封號後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杳無音信了。騰訊的封號問題需要騰訊聘請有一批懂法律的專業人士與網絡名人進行溝通解釋溝通,企業應該值得花費這筆費用,否則大批名人和粉絲會討厭微信社交平臺。

建議騰訊與政府達成共識:微信不是政府宣傳平臺,可以給個人充分的言論自由,有問題讓政府監管機構與這些說話人論理溝通甚至依法辦事。不要讓人產生錯覺:騰訊屬於政府平臺了。

希望企鵝再次飛起來,五大洲市場很大呢。與臉書的巔峰對決還沒有開始呢,在中國和國際市場空間廣闊呢。騰訊未來建立人與動物,人與外星人的社交平臺市場將大得不得了。外星人抄底騰訊股票如何?

野人推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