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古訓你們怎麼理解這句古訓?

清風明月Xqmmm


‘為己’、‘為人’,孔子要褒獎的是‘為己’的學者,貶斥‘為人’的學者。

《論語》中的這兩個詞,到現在褒貶的意思都反過來了,現代人對‘為己’痛恨得不行,直接將其與‘自私自利’劃上等號;對於‘為人’則將其作為一種美德來頌揚。



但這不屬於孔子這話包含的意思,孔子說這句話,指的是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

‘古之學者為己’,是為了自我提高而學,凡是能提高自身認識、境界、能力的,能夠孜孜不倦地學習,與此無關的,則擱置在一邊。孔子的好學,正是如此,對於禮樂文化既能學而不厭,又能不恥下問,這是孔子學習之樂,是自我提高之樂。


‘今之學者為人’,為人,不是為了幫助別人,而是為了在別人面前炫耀、顯擺而學。其學習動機並不是為了自身的提高,而是為了‘證明’‘這個我也懂’、‘那個我也知’,背後是虛榮心在作祟。

至於‘學者’一詞,翻不翻譯都行,《論語》的這句話放到現在看專家‘學者’,或者更適合。


幽幽南山客


筆者對這句話的理解如下:

首先,如果你認為這句古訓是叫我們“為了自己可以自私一點”,那就理解錯了。

“古之學者為己”意思是“若我們懂得真正的為自己愛自己,沒有想到為別人的時候,反而其他人都得到好處”。

“為己之學”的觀點還體現在以下:

其實就是《易經》裡講的[復自道],意思是回到自己的生命過程;
就是西方教育家蒙特梭利講的[正常化],意思是叫你從你本心,符合人性去活,正常化,而不要被人的心機,人為人工的一套控制,扭曲了自己的天然人性。
也就是西方心理學家榮格講的[個體化],意思是他認為所有人都能夠活出一個個體的莊嚴,因為生命的道理,不是外在,每一個個體一定是自足的,不是別人給予的。



其次,我們現在大家普遍的行為是口口聲聲“為別人”,其實很可能是為自己。

因為可能是滿足自己的控制感、不安全感或某種目的心。心理學上有一種界定,叫做“非愛行為”,跟這種行為很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的非愛性掠奪。這種行為往往發生在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母子父女之間。

夫妻和戀人之間經常會說:

“你看看,我為了愛你,我放棄了什麼什麼”;“就為了這個家,我今天怎麼怎麼付出,所以你必須對我如何如何”。

父母對孩子經常說:

“你看看,我自從生了你,媽媽辭職全心全意照顧你,就是為了你,你為什麼不好好唸書呢?”

筆者的體會是,在現實中,以上這些“非愛行為”,對情感的糾纏傷害極大,問題是還難解,因為是“以愛的名義”,似乎就有某種豁免權?

而如果我們換個緯度,先學會愛自己,儘量調節好自己的抱怨和負面情緒,就會好很多,至少不會因為負能量的傳導造成對別人的負面影響。其實,你只有真正懂得愛自己,你才會明白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越早讓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你就越成功。”



所以,一個人格穩定的人,他不必強調愛人,他做出來的事,一定是合乎道德,就是愛人;滿口強調這個大原則、那個大原則,為了別人,為了愛,為了社會的人,其實可能很麻煩,因為可能是偽善。他連如何愛自己都不知道,又怎能很好的愛別人呢?

以上就是筆者對“古之學者為己、今日學者為人”的理解。



梁春光說


“為己”不是讓你自私自利

這裡的為己,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一樣的,但很多人誤解成,人如果不自私自利一心為了自己,那就活該天誅地滅。

有這種想法的人,我感到悲哀。

我們古代的聖人,境界這麼低嗎?他們只知道赤裸裸的鼓勵大家自私自利嗎?

顯然不是這樣的。

為己,是做好自己的本份的意思。

為,wei第二聲,為,作為,成為的意思。

如果一個人都不懂得做好自己,承擔自己的責任,這個人就活該天誅地滅了。這才是我們先賢的意思!

古之學者為己

是說古代的學者學習知識,追求智慧,是為了更好的成為自己,做一個高尚的人。

西方存在主義哲學同樣認為:

人是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沒有意義,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礎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從而擁有意義。

古之學者為己,即肯定自己的存在,並自我塑造和成就,選擇成為一個真實的自己。

今之學者為人

這是一種功利化的學習,所謂“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會本領知識來謀生,賺錢,撈取名聲。

這種學習會有目的性,也很實用,這成為大多數人學習的動力。

但如果將所有的學習都強加一種功利化的、世俗化的目標,這種學習,就失去了學習、探索的最大樂趣。

正如我在另外一個答案中所說的:科學和哲學的本質都是無用的

清華大學吳國盛教授這樣說科學精神:

希臘人強調真正的科學是為了自身目的存在的,所以他有所謂的為學術而學術、為科學而科學、為知識而知識。所以,真正的科學的第一個特點是超功利的,是沒有用的。

科學和哲學,都是出發於對世界的好奇心,而引發的思考和探索。

希望大家能真正的理解“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談者無語


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篇第十四》,原文為下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當然這句話也在《荀子》《新序》《顏氏家訓》中出現,也基本源出《論語》,只是有所發揮,所以在此不一一列舉。

首先我們對比一下楊伯峻的《論語譯註》和錢穆的《論語新解》中對這句話的翻譯:

楊伯峻先生的翻譯如下

孔子說:古代學者的目的在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現代學者的目的卻在裝飾自己,給別人看。

錢穆先生的翻譯如下

先生說:古之學者,是為己而學的。今之學者,是為人而學的。

為什麼每次提及《論語》的問題,我都會翻出楊伯峻和錢穆先生的這兩本書?因為這兩位先生是在《論語》古注轉今注今譯最先嚐試的人,而且也是頗有建樹的,後來學者在做《論語》今注的時候都多多少少參考了兩位老先生的著作。當然這都是題外話。

要從翻譯的理解難易程度上來說,楊伯峻先生的翻譯更容易理解,因為他帶了非常明顯的傾向,即讚揚前一句,貶低後一句。這也是楊伯峻先生參考了《荀子》《新序》等書做出的最後權衡。

反觀錢穆先生的翻譯,就相當於沒有翻譯。而這也正是其中的妙處。因為在註釋中錢穆先生已經說的很明白。其實孔子說這句話的意思並沒有褒貶之分,只是有前後之別。現在全部摘錄下來,方便閱覽:

今按:本章有兩解。荀子曰:“入乎耳,著乎心,為己也。入乎耳,出乎口,為人也。為己,履道而行。為人,徒能言之。”如此解之,為人之學,亦猶孟子所謂“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也。又一說:為己,欲得之於己。為人,欲見之於人。此猶荀子謂“君子之學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以為禽犢”也。今按:此兩解義各有當,然當孔子時,學風初啟,疑無此後世現象。孔子所謂為己,殆指德行之科言。為人,指言語、政事、文學之科言。孔子非不主張學以為人,惟必有為己之本,乃可以達於為人之效。孟子特於古人中舉出伊尹、伯夷、柳下惠,此皆為己,而為人之效亦見,故三子者皆得預於聖人之列。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立己達是為己,立人達人是為人。孔門不薄為人之學,惟必以為己之學樹其本,未有不能為己而能為人者。若如前兩解,實非為人之學,其私心乃亦以為己而已,疑非此章之本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非常認同錢穆先生的說法,也覺得他的解釋更符合孔老夫子說這句話的本義,但是楊伯峻先生的說法才是古代學者理解這句話的主流,即褒揚前一句,貶低後一句,為此和出現了“為己之學”這一特有學風。孔子之後,大多學者以“為己之學”為榮,以“為人之學”為恥。大抵不是他們沒有參透這層意義,只是有更多的教化作用在裡面吧。


安意如


《論語》“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真正意思是:

古(指《論語》成書前的原始大同社會)競爭學習的目的是“為(自)己"的服務對象人民服務,今(指《論語》成書時的奴隸封建社會)競爭學習的目的是“為人”治服務

一一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相近:“人(治)不為(自)己"的服務對象人民服務,“天(黨)"要“誅”他,地(人民)要“滅”他,否則亡黨亡人民國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第二十四章原文: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句話的意思可不是古代學者的目的為自己,今天的學者的目的為別人那麼簡單的解釋。古文言不是說白話,是一字一言的理論操作語言。

本篇名意思是:在民主立法紀規矩工作時,不愛法紀規矩約束,“言(任何意見)者無罪"(十四),其章意思是:討論時提不同意見不準壓制,是法紀規矩的規定(二十四), 篇章序數相乘的得數是三百三十六,代表的意思是:“一”定要讓人們反映不同意見(二),正反意見展開辯論、競爭,求同存異,達成統一的共識意見(三),分離加倍壓制這一辯論、競爭的權力(百三),為自己的服務對象人民(己六)。這是這句文言中的代詞"之”的意思。

“己”是天干第六位,代表自己領導、服務對象人民的意思,不是代表自我的甲一。

例如:自己工作時的身體(己,睡覺時的身體是巳);自己領導服務的單位全體職工(己)等。

要準確地理解古文言文,不明白這龍的數字代表的意思這一點,永遠解釋不通文言經典。

《論語》是“言”說“吾”龍(五)的傳人傳的文化“語”言體系,不是人們隨"口"亂說的話的意思。其編排非常嚴謹,不是以往誤解的《論語》是雜亂無章的“談話語錄"。詳見《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出自《論語》,也是一句經典語錄。

這句話其實淺白易懂,我們很容易理解,說的就是古代人讀書學習是為了化為己用,把知識用來澆灌自己。

現代的人讀書學習是為了標榜自己,讓別人給自己打分,以此彰顯了不起。

在我看來呢,這句話要表達的哲學道理與意義深刻,我們無論是讀書學習還是做學問,都不應該僅僅只是為了表面功夫上的好看,為了讓別人知道自己多麼了不起,而忘記去提升自己、建設自己。

學習是一件受益的行為,不應該是為了去表演去做作去為了彰顯了不起去做的行為。

我們讀書,既是豐富自己的閱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也是為了傳道受業解惑,為這個時代做出應有的貢獻。

此外,這句話也有警醒的作用,提醒現在的年輕人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應該是為了豐富自己提升自己,也是為了讓世界變美好去讀書。不帶功利心,只帶一顆淡泊的心。


沈善書


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篇: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意思就是:古代人的學習是為了增加自己的修養學識,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表現給人看。

這算是孔子尊古諷今之詞。

孔子奉唐堯、虞舜、文武二王、周公為聖人,但同期的春秋雖然如柳下惠、孔文子之類得他盛讚,但最多稱為賢人,遠沒有聖人的高度,所以孔子算是厚古的人,認為古代人讀書是增加自己的學識也就不足為怪了。

《論語·學而》中有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就說明孔子所向往的就是“古之為己之學者”。

聯繫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的興起,學者著書立言為的是什麼?就是為了能得到諸侯的重用,所以說“之學者為人”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純粹形而上


甚至可以把這句話理解為罪己。

因為儒家之前的學者就是為己,而儒家出現後的儒家學者就是為人。

一個是提升自己,一個是干涉他人。

儒家主張干涉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