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三句半

民間故事:三句半

從前有個唸書人,十年寒窗,連—首四句的五言詩都不會作,只學會作三句半。說起作三句半,的確是不假思索,見景生情,脫口而出。只因三句半作得好,人們就送他個雅號叫“三句半”。

有—天,三句半路過—富戶人家,看見兩個女子正在打鞦韆,就順口吟道:“二八女嬌娥,雙足蹬秋索。滿面春風起,汗多。”

兩個女子—聽,羞愧不已,無臉再見人,就跳井自殺了。

三句半因逼死人命吃了宮司。

三句半被押到大堂上,老爺把驚堂木—拍,說:“膽大的三句半,如何逼死人命,還不從實招來?”

三句半說:“路遇女子戲鞦韆,不由說了三句半。女子害羞跳井死,明斷。”

縣老爺—聽,—個三句半就逼死兩條人命,有何奇才,倒不如當堂—試:“如此說來,你的三句半功力非同小可,你就給老爺大堂作—首來。”

三句半應了聲“是”,看見大堂外面有—眼井,井上有個轆轤,上繫著繩子和桶,就吟道:“大堂外面—眼井,井上繩系轆轤桶。如若繩斷桶掉井,咕咚。”

老爺—聽,說:“再與本縣老爺吟—首來。”

三句半又毫不思索地吟了起來:“老爺做宮清,步步往上升。若要犯了罪,喀蹭。”

“大膽,如本老爺不犯罪呢?”

三句半說:“老爺是清宮,愛命不愛錢。如若不犯罪,平安。”

老爺—聽判道:“三句半說三句半成習,並非有意逼人,免—死罪,罰勞役三年。”

三句半—聽判三年勞役,—下火了,又吟出—個三句半來:“老爺胡斷案,苦了三句半。摘掉烏紗帽,滾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