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剛:和父母交流是一門語言的藝術

張紹剛:和父母交流是一門語言的藝術

-1-

悠悠從小被父母管束著長大,很少讓出去玩。性格內向的她大學也沒談過戀愛。

上學時沒狀況,父母高興。但過了25歲還單身,父母就坐不住了。開始叨叨:有合適的就定下來吧,年齡也不小了。

悠悠開始還能心平氣和地聽,但架不住說得多。於是,父母再說,悠悠就憋不住火了,“行行行,我知道了”。

再後來,還會發脾氣,“能不能別說了,煩不煩啊?”

再然後發展到,只要一看到父母來電就心驚的地步,說起回家更是既高興又發愁。

小陳是個高三學生,對於報考家鄉還是外地的學校,學什麼專業,和父親的意見產生分歧。

父親不理解小陳想報考“電競”專業,“那正經嗎?”

小陳不理解父親的老腦筋,這都什麼時代了?

這兩個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子女和父母之間總是不能愉快地溝通。

類似的情況其實從小時候就開始了,父母會過問你和誰一起玩,父母要決定你報什麼專業...再然後,父母會催婚、催生。

而孩子的反叛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你不讓我玩,我就偷偷玩;你這麼說,我偏不這麼做;也會反抗,會嫌父母囉嗦,“能不能別說了?”

似乎父母從來都把我們當孩子,而我們也總是用孩子的反叛精神去回應。

不能好好溝通是很多父母子女之間的通病。

-2-

5月26日江蘇衛視《無限歌謠季》,研修生和導師開啟了“今生第一次”的演唱會。

張紹剛和毛不易組成的“老不容易”組合,帶來了歌曲《等自己》,就像是父子對話,娓娓道來。

兒子說,我的人生不是要拓你的模板,但難堪的是我也會和你一樣去重複生活。

父親說,成長就是和全世界為難,誰都會跌倒,但站起來的人才能品嚐勝利的回甘。

這一期,張紹剛沒有犀利,沒有毒舌,而是深沉、深情。

張紹剛:和父母交流是一門語言的藝術

他說,人到中年之後,會有很多想法,會去回想父親的人生,職業、愛情、生活、喜怒哀樂。

但很可惜,我們不知道,因為父親一直是都忙著的,無時不在,但又不親密。

長大後,人過四十,才發現自己並不瞭解父親。

其實,我們從來沒有了解過父母。

從反叛,到難堪,這一路我們走了三十年後,才開始回想和父母的關係,才發現我們彼此可能都不懂對方。

岳雲鵬說,我不敢去觸碰,因為這是內心特別痛的東西。

此時,張紹剛早已淚奔。

他父親去得早,再也沒有機會去了解父親了,也就永遠無法瞭解父親的心路歷程。

所以,在這首歌裡,張紹剛想表達,成年以後我們要學著去和父親心平氣和地交流。

他說:和父母交流是一門語言的藝術。

好好說話,用心溝通,才能彼此理解,才不會留有遺憾。

-3-

人生很多遺憾來自於沒能好好溝通,而與父母之間最好的溝通方式可能就是“成年人與成年人的溝通模式”吧?

面對朋友、同事、客戶,我們用的都是成年人的溝通模式。

張紹剛:和父母交流是一門語言的藝術

但面對父母,我們一下子就退回孩子的狀態。

當父母提出一個自己不認可的建議,有多少人是要麼心不甘情不願地執行,但滿腹委屈;要麼“這是我的事,你們就別管了”。

和父母交流並不是意味著你還是處於孩子的狀態,你可以詢問他們的觀點,你並不一定要接受。

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是願意為子女好的,他們提出的建議和要求也是出自他們的好意,但好心未必就能辦出好事。

如果做子女的明知道父母不對,卻打著“孝順”的旗號去順從,其實是不孝。

同時,一個成年人也不應該對著交流者嚷嚷“別說了,煩不煩”。

成熟的溝通模式應該是面對異議,要麼不辯解,清者自清;要麼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態度和訴求。

我們每個人都是子女,也可能是父母。

做子女的,不要等人到中年才想起來要去了解父母,才明白他們的不容易。

做父母的,多想想自己同齡時的樣子,試著去理解子女,去和他們平等溝通。

早一點明白,“人生原來只是在畫一個圓圈”。

-4-

張紹剛說,希望所有的爸爸,別老說小孩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很努力,只是父母有更多的要求。

能夠心平氣和地交流,從對方的身上看到自己,或許就會有成熟的父子關係了。

與父母和解,其實是與過去的自己和解;體會孩子的反叛,更容易走進他們的內心。

不要期望父母變成自己希望的樣子,就像你無法期待孩子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一樣,溝通不一定是說服對方,也可以是讓對方更瞭解你。

只有彼此瞭解,才能更好地相處。

張紹剛:和父母交流是一門語言的藝術

作家劉震雲說過:

人生在世說白了也就是和七八個人打交道,把這七八個人擺平了,你的生活就會好過起來。

這七八個人,父母子女幾乎佔了一半,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用心和他們溝通、相處。

和父母交流這門必修課,應該早一點及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