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冷鏈「新夏暉」出世 新物種製造物流變局

順豐冷鏈“新夏暉”出世 新物種製造物流變局

【聽楊姐說】

在物流行業全方位升級中,幾乎所有的快遞大佬都會提及一個關鍵詞:冷鏈物流。在所有資源都向頭部擁擠的當下,順豐控股與夏暉成立合資公司的消息無疑成為了冷鏈物流行業大事件。

其實,從今年3月開始,順豐試圖創造新物種、搶佔優勢跑道的消息就在圈子裡傳開——8月10日,靴子落地,順豐控股與夏暉正式宣佈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新夏暉,將經營夏暉在中國已有的部分業務,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供應鏈及物流業務(包括國內貨運管理),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供應鏈及冷鏈物流解決方案,其中順豐控股為新夏暉的控股股東。

順豐控股相當看重與夏暉的“聯姻”——這是鮮少露面的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第一次參加順豐的發佈會。

發佈會當天,40多萬順豐及夏暉員工得到順豐在麥當勞訂製的“順豐夏暉慶典套餐”,套餐價值1500萬元。

王衛直言:“企業有能力滿足怎樣的需求,就會有怎樣的未來。這一點,我們與夏暉的願望高度一致。我們是兩家實幹的企業,新夏暉公司仍會延續這一風格。同時,新公司也同樣會執著地去做好的產品、好的系統,讓冷運技術、物流技術、信息技術在這裡匯合集成,創造美好的圖景。”

順豐冷鏈“新夏暉”出世 新物種製造物流變局

為慶祝新夏暉成立,順豐為40多萬順豐、新夏暉員工購買了總價值1500萬的麥當勞套餐

行業的裸泳者 夏暉的護城河

在今年3月,順豐控股與夏暉將成立新夏暉合資公司這件事在圈子裡傳開。

當時一位十多年從業經歷的老冷鏈人表示,雖然市場很大前景也很廣闊,但是留給我國冷鏈業的發展窗口卻在縮小,一方面是現在的冷鏈市場結構已經進入到供應鏈管理方案的競爭階段,是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而不是單純接單拉貨送貨的競爭,另一方面是比如食品冷鏈衛生規範這類強制性標準的即將出臺,將有一大批不合規冷庫、冷運車出局。

在供應鏈競爭日趨激烈及行業標準化監管日趨嚴苛背景下新夏暉的成立,意味著隨著冷鏈業的清算日到來,頭部效應不斷釋放的結果就是強者恆強。

在很多熟悉冷鏈物流的從業者看來,夏暉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積累的優勢資源與經驗,可謂是我國冷鏈物流解決方案領域教父級別的存在。

而之所以我國的冷鏈業利潤率遠不如歐美國家,就在於冷鏈主要是通過高度標準化、強大的執行力來降低成本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的,而這正是夏暉在中國耕耘36年鑄就的護城河。

至少在當下,這條護城河依然是難以逾越。

在中國,需要使用冷鏈進行配送的主要是對溫度變化敏感的部分電子配件行業、醫藥行業、以及農產品食品行業,其中,農產品食品行業是主要客戶。但是在冷鏈物流中,機會主義者始終大有人在。而這僅是行業的亂象之一。事實上,冷鏈行業最大的發展機會恰藏於亂象背後——標準所能建立之處。

早在2006年埃森哲為中國冷鏈業所寫的一份名為《創建高效的中國食品冷鏈供應鏈——現狀、挑戰與實施探討》的研究報告中,便直接點出,“國家和省政府必須制定正規的冷鏈政策、標準及監管/執行機制。但我們不確定政府究竟會多快提供提供所需的立法支持。”

但埃森哲顯然仍看好中國冷鏈業的巨大發展空間及相應政策預期。

2010年,《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正式發佈,這是冷鏈物流業首次被提升到國家高度,此後,“農產品冷鏈物流”連續七年被列入中央一號文件。2017年,《關於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相繼出臺,將冷鏈物流上升到保障食品安全與民生的重要抓手地位。

今年4月,商務部、工信部等8個部門聯合下發通知,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無論從市場面還是政策面,冷鏈物流業都正好處於加快發展的歷史機遇期。

截至當前,冷鏈業相關標準已經設置超過200項。

但是,亂象依然存在!

其原因在於在冷鏈物流上尚無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標準可供參考執行,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自己制定了一些標準,而相應的監管缺位難以解決冷鏈物流向來存在的“高成本vs低認知”矛盾,致使從業者執行力差。

而反觀歐美髮達國家,其對於冷鏈物流的重視已經上升到法規高度,歐洲很多國家對冷鏈運輸和設備進行了詳細的規定要求,一旦企業觸碰將面臨罰款乃至法律制裁。

所以一個更合乎市場發展邏輯的判斷便是,當監管盲區被照亮,裸泳者是上不了岸的。而隨著政策及監管的密集出臺與加碼,冷鏈物流業的公開淘汰賽正在緩緩啟幕。

相比之下,新夏暉合資公司卻正在試圖樹立中國冷鏈物流的新標杆,並通過技術創新、服務升級以及標準化管理,在行業整合方面做推動者。

冷鏈江湖群雄鏖戰 得格局者得天下

在2015年之前,中國的冷鏈物流行業構成是超過90%的小散公司與不到10%的大公司;而在2015年之後,隨著消費升級與政策紅利的釋放,冷鏈市場規模擴大,資本的目光也望到此處,則傳統物流企業競爭仍劇,而跨界者頻繁入境,群雄鏖戰之勢始成。

正如英國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里斯多弗所說,“市場上只有供應鏈,沒有企業,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而眼下的冷鏈物流行業,其市場分割已進入供應鏈管理方案的競爭階段,謀一域更謀全局,格局大者得天下。

而這盤步點營陣、心思縝密的大棋局,夏暉在中國已經下了36年,順豐則是25年——兩家企業加起來,剛好超過一個甲子。

1974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的夏暉集團(HAVI Group),早在麥當勞宣佈進入中國之前就在中國建立了業務運營。

作為麥當勞一站式綜合冷鏈物流服務商,入華36年的夏暉根據麥當勞的店面網絡建立了分撥中心和配送中心,在運輸、倉儲、信息處理、存貨控制、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等環節已經密佈棋子,每一項業務都嚴格遵守操作步驟,包括裝載速度要求、溫度記錄、跟蹤標準、調溫標準、貨物接收流程及質量檢查,建立了在食品業提供完整供應鏈管理的能力。

而1993年成立的順豐控股,則是目前中國物流領域少數能夠提供全鏈路綜合物流能力的第三方直營制企業,且這種全鏈路服務能力正在自我強化。

順豐目前正進行全面的科技化轉型,大額科技研發投入不僅提升了內部運營效率,而且已經形成獨立的商業產品,實現對外賦能。與此同時,順豐沒有選擇電商的低利潤快遞,而是在傳統時效件市場深挖護城河,與EMS共同佔據主導地位——順豐的多元化佈局,例如重貨業務、冷鏈業務,為業績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使該公司未來3年在這些新業務上有望陸續進入收穫期。

當前快遞行業正經歷從勞動力驅動向科技驅動的轉型階段,而順豐控股則是業內率先進行全面科技化轉型的公司。2017年,順豐科技研發人員(含外包)達2800人,科技投入高達16億元,遠超國內其他快遞企業投入總和。

據新夏暉董事長黃贇在發佈會上介紹,順豐控股與夏暉的合作創造了順豐歷史上的多個第一:“這是順豐在供應鏈服務方面第一次這麼大手筆的投入,這個聯姻意義非常重大,未來順豐會從一個快遞公司向更快、更好的綜合供應鏈服務公司發展。”

新夏暉劍指中國冷鏈物流領導者

正如王衛在發佈會現場所說:“第一,冷運是順豐的戰略,新夏暉是主要承擔起冷運戰略的新公司;第二,我就是因為看重夏暉的國際質量標準,希望夏暉的標準也能夠幫助提升中國冷鏈的標準。”

在王衛心裡,新夏暉,不光要成為中國冷鏈物流從標準制定者,還要做市場領導者。

在2017年6月,時任夏暉物流副總裁發給大陸及香港澳門地區全體員工的信裡,明確提及:“作為一家志存高遠的公司,我們還是希望繼續推進業務增長。這需要我們找到不同的運營方式,更快拓展至中國更多地區……將有助於加速我們的業務增長,保持我們的市場領導地位。”

“更快拓展更多地區”、“保持市場領導地位”,而這正是隱藏在網絡喧囂下中國冷鏈物流“教父”新夏暉的雄心暗碼和箭頭指向。

順豐冷鏈“新夏暉”出世 新物種製造物流變局

新夏暉成立啟動儀式現場,左起:新夏暉董事長黃贇、麥當勞中國董事長張懿宸、夏暉首席執行官Russ Smyth、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新夏暉首席執行官林樂傑、新夏暉物流中國區營運總經理費莉

事實上,新夏暉的背後,是一個物流大時代!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中國冷鏈物流業進入模式轉換期,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系統化物流服務方式正在快速興起。物流服務逐漸從服務單一企業轉向服務供應鏈。這個時候,物流企業需要系統梳理和整合供應鏈的各種物流需求,通過流程再造和整合供應鏈中的各種物流資源,形成面向供應鏈全過程的系統化、一體化的新型物流服務管理方式和服務體系。

其次,目前中國冷鏈百強企業佔領市場份額低於15%,而生鮮市場的發展正處於狂飆突進式增長,也因此冷鏈物流業的市場增長預期很高,而夾雜在大市場與大龍頭之間的正是小散型冷鏈物流企業。

從第一點看,供應鏈管理是夏暉的優勢,而從第二點看,要爭奪到更大的市場份額,就需要更強大也更“接地氣”的合作方打配合。

這兩家公司也算是“夢幻組合”了:順豐控股作為國內領先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在中國市場具備龐大的網絡基礎、顯著的產品優勢以及豐富的運營經驗,近些年該公司對冷鏈物流業務持續投入。

據北大縱橫調研報告披露,2017年順豐控股冷鏈板塊實現營收22.95億元,同比增長59.70%,已成為冷鏈行業巨頭之一。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認為,順豐的直營模式使得它建立起了行業的高准入門檻,其商業模式與競爭對手相比有著獨特的優勢,在提供高質量服務的高端市場有著較強的整體定位,與其他更多關注於價格的企業有著顯著的差異。而順豐在重貨、冷鏈運輸等多元化的努力是建立在對現有資源的延伸上,發展前景也是可以預期。

其實,夏暉作為麥當勞的“御用物流服務商”,擁有強大的供應鏈規劃設計能力,重點是服務於B端客戶,順豐控股擁有眾多的B端和C端冷鏈客戶,因此,兩者強強聯手可以為眾多B端客戶,尤其是快餐連鎖、超市等提供物流配送綜合解決方案。為C端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實現供應鏈規劃能力與客戶資源的優勢互補。

楊姐點評:

冷鏈,是考驗一個物流公司水平的尺碼,現在眾多物流巨頭都在冷鏈上砸下重金,例如京東。

而此次順豐與美國夏暉的合作,從模式上看成立合資公司是一個典型的順豐式投資:圍繞產業發展重心與各個專業領域的領先者進行合作,實現品牌優勢結合,這樣市場能互補,技術能互補,以投資獲得稀缺性資源,以合資和長期投資形式為主。

新夏暉的成立,應該能使順豐冷運的全國佈局網絡資源、車輛倉儲資源、雄厚資金及強大的品牌變成了新夏暉的重要資源提供方,將與夏暉的標準化運營能力及標準融合,是順豐由快遞形象向食品綜合冷鏈供應鏈形象的重要跨度。這場合作,註定要去到更多更廣的冷鏈市場上開疆拓土。

新夏暉,作為帶著整合並提升整體行業水平的使命的新物種,掀起的可能是行業洗牌的序幕,這場以質量定成敗的鏖戰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