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來到這裡!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撰文| 武紅利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林海青翠的塞罕壩

清風拂過,青草地翻起層層綠浪,遠處的白樺林鬱鬱蔥蔥、隨風而動,綿綿細雨打在七星湖湖面上,激起陣陣漣漪……日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100餘名臺籍青年來到位於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壩,集體參加2018年京津冀臺籍青年社會實踐活動。

56年來,一代代塞罕壩機械林場幹部職工艱苦奮鬥、拼搏奉獻,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2017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蹟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他們的事蹟感人至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範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全黨全社會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代接著一代幹,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為子孫後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

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三地臺聯組織學員們親身感受“中國綠色明珠”的璀璨光芒,感悟塞罕壩精神。一行人自河北省承德市出發,驅車200餘公里來到風光如畫的塞罕壩。宜人的氣候、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風光,讓人難以想象,這裡曾是一片荒蕪的沙漠。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王立軍(右一)現場教學,講解樺樹生長特點

“你們如今看到的每一棵樹都是塞罕壩人親手栽種的。”塞罕壩林場林業科副科長王立軍現場教學,為三地臺籍青年講述了塞罕壩“蛻變”背後的故事。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塞罕壩建場前的荒原

塞罕壩,蒙語原意為“美麗的高嶺”。清朝晚期,國勢漸衰,為彌補國庫空虛,同治皇帝宣佈開圍墾荒。此後,樹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到解放前夕,塞罕壩從“林蒼蒼,樹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皇家獵苑變成“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沙起好荒涼”的沙地荒原。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塞罕壩荒原上發現的一棵松,被稱為“功勳樹”

上世紀60年代的塞罕壩,集高寒、高海拔、大風、沙化、少雨五種極端環境於一體,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為破解風沙南侵的困境,經過考察,國家撥出巨資,在河北北部開展大規模的防沙造林。林業部決定在塞罕壩等荒漠化嚴重的地方籌建五個大型機械化林場,以弧線方式構築一道保衛北京、造林固土的綠色屏障。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創業者住過的窩棚

剛剛建場的塞罕壩,沒有糧食,缺少房屋,交通閉塞,冬季大雪封山,人們便處於半封閉、半隔絕的狀態;沒有學校,沒有醫院,沒有娛樂設施,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建設者們,除了簡單的行李衣物,其他幾乎一無所有。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工作人員在塞罕壩機械林場植樹

“六女上壩、夫妻護林、書記魂歸壩鄉……”是一代代林場幹部職工的真實工作生活寫照。勇於擔當的創業者們,用青春和汗水乃至生命,寫下了這百萬畝綠色詩篇。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這張珍貴的照片,是當年在學校一個宿舍的姐妹。其中,上壩的有“六女”

“六女上壩”是一段佳話。1964年,來自河北承德市的女中學生陳彥嫻、甄瑞林、王晚霞、史德榮、李如意、王桂珍六姐妹志願來到塞罕壩林場,終身獻身造林事業。在塞罕壩,她們吃的是黑莜麵窩頭、土豆和鹹菜。住的是倉庫、馬棚、窩棚、泥草房。一到冬天,嗷嗷叫的白毛風,吹到人身上刺骨地疼,最冷的時候零下40多度,人們的臉上、鼻子、耳朵、手和腳上都長了凍瘡。陳彥嫻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那時候的人們思想很單純,沒有想什麼苦啊累啊的,只是想怎麼把黨交給的工作幹好。”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在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的一座“望海樓”裡,防火瞭望員劉軍(左)在記錄觀測情況,齊淑豔在瞭望林場

塞罕壩林場最高的地方,叫大光頂子山,山上有一座望海樓,是守護森林的“眼睛”。劉軍、齊淑豔夫婦倆守望望海樓已經十餘載,他們十年如一日,瞭望、報告,瞭望、報告……冬天大雪封山,望海樓與世隔絕,有時幾個月見不到一個人,寂寞難耐時,劉軍和妻子就對著林子喊幾聲;沒有水吃了,就化些冰雪;想兒子了,就去林子裡看看那些樹……這裡冬季最冷時氣溫達零下四十多攝氏度,為了保證設備安全運轉,他們連春節都在山上度過。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王尚海(左三)和職工一起研究造林技術問題

“堅強如鋼的領導班子”讓人肅然起敬。由於缺乏在高寒地區造林經驗,頭兩年人們滿懷希望種下的2000多畝落葉松,成活率還不到8%。關鍵時刻,王尚海、劉文仕、張啟恩等首任場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把家從承德、北京等城市搬到了塞罕壩。在他們的帶領下,林場技術攻關組改進了“水土不服”的蘇聯造林機械,改變了傳統的遮陰育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讓信心和希望,在荒原上重新燃起。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當年機械造林現場

“為首都阻沙源、為京津涵水源。”56年來,一代代塞罕壩林場幹部職工艱苦奮鬥,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壩人始終牢記職責使命,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的生態建設重任。塞罕壩林場的林地面積,由建場前的24萬畝增加到目前的112萬畝,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这里!

塞罕壩百萬畝林海,充滿了詩意

森林覆蓋率由建場前的12%提高到80%。塞罕壩林場的林木總蓄積量,由建場前的33萬立方米增加到1012萬立方米,增長了近30倍。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繞赤道整整12圈,給這個藍色星球繫上12條漂亮的“綠絲巾”。

塞罕壩三代人的青春和歲月,終於還清了人類百年間欠下的這筆生態賬。無疑,塞罕壩林場的成功實踐,是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有力印證。

去年9月6日至22日,塞罕壩機械林場先進事蹟報告團先後奔赴貴州、江西、福建、山西、青海、內蒙古、江蘇、北京等省(市、區)作巡講報告,生動講述塞罕壩創造人間奇蹟的故事,宣講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感染、感召著更多的人一起來珍愛綠色,守護家園。

如今,京津冀三地臺籍青年學員們置身其中,親眼見證了百萬畝人造森林的波瀾壯闊、鬱鬱蔥蔥。眼前的塞罕壩猶如一隻奮飛的雄鷹,用兩隻巨大的翅膀牢牢扼守著渾善達克沙地南緣,並與河北承德、張家口一帶的防護林連成一體,築起一道雄偉的綠色長城,成為京津冀和華北地區的“風沙屏障、水源衛士”。

學員們深受震撼,紛紛表示,塞罕壩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令人敬佩。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永遠銘記塞罕壩人對綠色發展做出的貢獻。我們要弘揚塞罕壩精神,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為祖國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據瞭解,三地臺聯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屆“京津冀臺籍青年社會實踐活動”,參訓臺胞400餘人次。參訓學員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歷次活動的各項內容,個人理論素養、思想認識、眼界視野、責任意識等方面均有所提升,收穫了全方位的學習體驗和實踐鍛鍊。本屆活動期間,三地臺聯組織學員們前往北京臺灣會館參加“霧峰林家的愛國主義傳統“報告會,並參觀《霧峰林家歷史特展》,傳承愛國愛鄉的臺胞初心;邀請專家解讀黨的十九大精神、點評臺海熱點話題等。

(圖片來自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