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奶」到「吃飯」:寶貝的「反抗」如何招架?

與吸吮不同,寶貝的咀嚼和吞嚥能力需要後天的訓練,從吃慣了甜甜的乳汁,到接觸不同口味和軟硬度的食物,寶貝難免會反抗、吃不了、吃不好,媽咪要多理解寶貝,幫他接受新食物。

從“吃奶”到“吃飯”:寶貝的“反抗”如何招架?

No.1 剛加輔食拒絕小勺

迎迎該加輔食了,媽媽興沖沖地為女兒做了各種食物—米糊、水果泥、南瓜泥、紅薯泥,可一喂就洩了氣,當把小勺放到迎迎嘴邊時,小傢伙總是用舌頭頂出來,好不容易吃上三四口,又開始哭鬧。吃不進東西怎麼行?無奈之下,迎迎媽買來大號奶嘴,把米糊衝到奶瓶裡喂,迎迎才吃起來。

現象分析 咀嚼功能的發育需要適時的生理刺激,需要後天學習訓練。4~6個月是後天咀嚼行為學習的敏感期,此階段寶寶的舌頭越來越靈活,會嘗試通過舌頭與口腔的配合完成吞嚥動作。不過,他們的動作還不協調,尤其寶寶習慣了吸吮,當食物送到嘴邊,會扭過臉或用舌頭把食物頂出。

專家支招

1. 為保證營養供給,寶貝拒絕小勺可以在短期內用奶瓶喂米糊,但時間長了不利於寶寶學習新本領,最重要應該堅持每天多嘗試用小勺喂幾次,讓寶寶慢慢適應新的吃飯方式。

2. 寶寶愛模仿,喂寶寶飯時,大人誇張地做出吃東西的樣子,先張大嘴巴,然後做咀嚼吞嚥動作,寶寶也會跟著學。

3. 不要為了增加寶寶吃飯興趣,把食物做得很甜膩,讓其嘗試各種原汁原味的食物很重要。

4. 可以給寶寶些磨牙餅乾,並支持其咬啃衛生潔淨的玩具,可以幫助寶寶鍛鍊口唇、手眼協調性。

5. 這一階段,寶寶的輔食應以糊狀或流質、半流質為主,如:米糊、蔬菜泥、果泥、菜湯等。

歐洲原裝進口,來自英格蘭近500年曆史家族牧場的奶源,保證每一滴奶源都新鮮健康。不添加香精、明膠、增稠劑。新鮮牛乳發酵,補充鈣與蛋白質。採用低溫巴氏殺菌,隔絕氧氣和細菌的生產環境,無需任何防腐劑也能保證新鮮。

No.2 吃東西不嚼就咽

徵徵第一次吃麵條,把媽媽嚇住了:滿滿一勺,小傢伙嚼都不嚼就嚥下去,緊接著就急著吃下一勺,一小碗麵,不大工夫就能吃完。媽媽仍擔心影響消化,於是儘量把麵條做得更軟爛。可是寶寶不咀嚼怎麼辦?總不能一直不嚼吧?

現象分析

7~9個月寶貝的咀嚼和吞嚥能力進一步增強,可通過舌頭感覺食物的軟硬度,來區分是否可以吞下去。此時,寶貝進食的慾望會增強,看到別人吃東西,都想要嘗一嘗。如果食物若過於軟爛,寶貝不用咀嚼就可以吞下去,不利於寶貝學習咀嚼。

從“吃奶”到“吃飯”:寶貝的“反抗”如何招架?

專家支招

1. 可以給寶貝一些包片、饅頭片等觀察。若寶貝開始咀嚼,要多提供這樣的機會練習。

2. 可以在寶貝飲食中加入一些稍有嚼勁的食物,如把小紅薯丁、南瓜丁、豆腐丁加入粥裡,或者把麵條粒改為麵條小段,把稀粥改為稠粥。

3. 寶貝出牙時牙齦發癢,更願意咬、啃食物,除磨牙餅乾外,可以給他們胡蘿蔔條、黃瓜條、水果條等,任其啃咬。但要防止咬掉的大塊食物卡住寶貝。

4. 此階段的輔食應以半流質或半固體食物為主,如稠粥、麵條、較粗的果泥等。

No.3 吃飯“壞毛病”嚼嚼就吐

1歲的鬆鬆添了新毛病,吃東西常把嘴巴填得滿滿的,嘴裡那麼多當然嚼不了,最後都吐出來,弄得滿身滿手都是。媽媽不明白,為什麼寶貝已經把食物咬得比較碎了,就是咽不下去,難到是他故意的?

現象分析

1歲左右寶貝的咀嚼能力及口腔動作更加協調,咬碎或咬斷食物,再進行簡單的咀嚼已不成問題。如果之前寶貝沒有適當的鍛鍊,咀嚼能力相對落後,而家長又急於讓其吃較硬的食物,寶貝無法適應,便會出現嚼嚼就吐的現象。

專家支招

1. 不要過度關注寶貝的這一現象。大部分寶貝出現這種情況只是階段性的,若強行制止或批評指責,反而會刺激他們的好奇心和反抗心理。

2. 觀察、分析一下寶貝為什麼嚼了吐。是不餓,急於進食,還是超出了寶貝的咀嚼能力,如果是後者,應提供寶貝較易咀嚼的食物,根據寶貝能力,增加食物的硬度和粗糙度。

3. 鼓勵寶貝自己進食,不妨給寶貝準備一個防水圍兜,一個適合抓握的勺子,允許寶貝多嘗試。

4. 此階段的輔食應以半固體或固體為主,如稠粥、碎菜麵條、軟米飯、蔬菜小餅等。

從“吃奶”到“吃飯”:寶貝的“反抗”如何招架?

No.4 1歲半了,還“吃軟怕硬”

都1歲半了,寧寧還不能吃塊狀的食物。寧寧媽不得不把東西煮得軟爛些。辛苦些倒不怕,只是許多食物如碗豆、筍、蓮藕,因為寧寧吃不動,都很難加到日常飲食中,媽媽擔心,寧寧的營養攝入會不全面。

現象分析 1歲後,寶貝已經能慢慢和成人吃一樣的食物了,如果家長之前沒有積極訓練寶貝的咀嚼能力,忽視在寶貝各個階段提供不同的輔食,此時會發現寶貝無法咀嚼較粗較硬的食物。如果一直給寶寶吃加工得特別細膩的食品,容易造成營養吸收不良。

專家支招 1. 1歲之後寶貝每餐的飲食應注意軟硬結合。根據寶貝對粗硬食物的處理能力,先軟多硬少,繼而慢慢增加粗硬食物的比例,直到順利接受一般的正餐食物。

2. 寶貝不能吃某樣較硬的食物,可以先切成片或是小丁,然後慢慢過渡到塊狀。比如蘋果,先切成片,然後慢慢增加片的厚度,直到寶貝能接受塊狀。

3. 1~2歲的寶貝大多都能接受餃子、米飯、饅頭、切成段的青菜、切成塊的水果等食物。

父母不要這樣做

吃軟爛食物更好消化 切得細碎、煮得軟爛的食物同樣會造成營養的過度流失。而且從根本上講,如果寶貝長期飲食過細,倒是會影響消化功能的鍛鍊和完善。

沒有耐心 性情比較急躁的父母,發現寶貝吃不了某樣食物時會自動放棄,也不再創造機會讓他們嘗試。事實上,寶貝對於食物,尤其是較粗硬食物接受起來需要一個過程,所以,父母應該耐心地尋找方法,讓寶貝多嘗試。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